作者:王娟娟 马爱国 韩磊 单信芝
【摘要】 目的 观察补充β胡萝卜素对大鼠急性放射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阳性对照组(B组)、β胡萝卜素5 mg/(kg·d)组(C组)、β胡萝卜素10 mg/(kg·d)组(D组)。照射前C组按5 mg/(kg·d) 灌喂β胡萝卜素,D组按10 mg/(kg·d)灌喂β胡萝卜素,A组及B组按照相同体积灌喂花生油。连续灌胃14 d,第15天除A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分别给予腹部单次剂量9 Gy一次性X线照射。4 d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测定各组大鼠DNA损伤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C、D组大鼠血浆MDA含量明显下降(F=5.23,q=4.20、2.80,P&<0.05)。D组大鼠血浆GSHPX活性较B组明显升高(F=3.70,q=5.11,P&<0.05)。0 μmol/L h3O2诱导淋巴细胞氧化损伤时,B组大鼠淋巴细胞DNA自发性损伤情况较其他3组严重(F=105.06,q=19.85~21.53,P&<0.05)。结论 补充一定剂量β胡萝卜素对X线腹部放射引发的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及DNA氧化损伤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辐射损伤,实验性;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大鼠,SpragueDawley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tection of βcarotene (βC) on rat with acute radiation damage. Methods Forty female SD rats were randomized to four groups: normal control group (A), positive control groups(B), 5 mg/(kg·d) βC group (C) and 10 mg/ (kg·d) βC group (D). Before radiation, 5 mg/(kg·d) of βC was given to rats in group C, 10 mg/(kg·d) of βC to those in group D, and same volume of peanut oil was given to those in groups A and B. The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lasted for 14 days.On 14th day, a single abdominal radiation of 9 Gy was offered to all the rats, except those in group A.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four days later,plasma superoxide dismutases (SOD),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glutathion peroxidase (GSHPX) were detected and damage of DNA was checked using 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B, the contents of MDA in groups C and 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F=5.23;q=4.20,2.80;P&<0.05); the activity of GSHPX in group D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F=3.70;q=5.11;P&<0.05). The damage of DNA in group B was the most sever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groups (F=105.06;q=19.85-21.53;P&<0.05). Conclusion Supplement of a certain dose of βC will have a better protection on lipid peroxidation and oxidative damage of DNA induced by radiation injury of the abdomen.
[KEY WORDS] Beta carotene; Radiation injuries, experimen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Malondialdehyde; Rats, SpragueDawley
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作为抗氧化剂可以阻断氧化应激状态,促进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h3O2)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的释放[1],具有明显的延缓细胞和机体衰老及减少辐射对机体的损伤的功效[2,3];β胡萝卜素还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可抑制由于辐射引起的微核产生,对染色体畸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可延长接受辐射动物的存活时间,提高动物的存活率[4]。腹部放射治疗是腹部和盆腔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护剂减轻腹部放射治疗损伤。国内外对于β胡萝卜素抗辐射损伤的研究一般是以一次性全身照射为主[5],对β胡萝卜素用于腹部放射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大鼠补充一定剂量的β胡萝卜素,观察其对腹部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及分组 清洁级、健康成年雌性SD远交群大鼠40只,体质量207.5~217.0 g,平均(211.6±2.6) 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京20070001)。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组)、单纯照射组(B组)、β胡萝卜素 5 mg/(kg·d)组(C组)、β胡萝卜素 10 mg/(kg·d)组(D组)。每组10只大鼠,分笼喂养。
1.1.2 实验材料 β胡萝卜素购自Sigma 公司;SOD、GSHPX、丙二醛(MDA)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正常熔点琼脂糖(MP)、低熔点琼脂糖(LMP)、RPMI1640购自GibeoBRL公司;荧光剂DAPI购自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Tris购自Amresco公司;DPH购自美国Sigma公司;小牛血清购自Gibico公司;淋巴细胞分离液由爱普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1.1.3 实验仪器 723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由日本岛津RF2540公司生产;3K30型低温离心机由德国Sigma公司生产; TCSSPZ荧光倒置共聚焦显微镜由Leica公司生产; Wlinac 23EX直线加速器以及Portal Vision 实时影像系统由美国Varian公司生产。
1.2 方法
1.2.1 动物处理 照射前C组以β胡萝卜素5 mg/(kg·d) 灌喂,D组以β胡萝卜素10 mg/(kg·d) 灌喂,其他两组分别用等量花生油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14 d,自由进食标准饲料。
1.2.2 动物模型的建立 照射前12 h禁食,称质量后用100 g/L水合氯醛(40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固定于手术板上,腹部给予X线单剂量9 Gy照射[6]。照射部位从剑突至肛门,照射面积9.9 cm×3.5 cm,放射源距腹壁距离(SSD)100 cm,组织补偿1 cm,剂量率300 cGy/ min,照射时间175 s,建立急性腹部放射性损伤模型[7]。
1.2.3 血样采集 照射后第4天将大鼠处死,腹主动脉取血4~6 mL,加入肝素抗凝管中,混匀,取30 μL血用于DNA损伤分析,其余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层血浆于5 mL试管中,-20 ℃冰箱保存备用。
1.2.4 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测定SOD活性采用羟胺法测定,测定波长为550 nm。GSHPX活性采用DTNB直接法测定,测定波长412 nm。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测定波长532 nm。
1.2.5 DNA损伤的检测和分析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8]。DNA损伤分级:0度为无损伤;Ⅰ度为淋巴细胞核周围出现毛糙;Ⅱ度为淋巴细胞核轻度拖尾;Ⅲ度为淋巴细胞核中度拖尾;Ⅳ度为淋巴细胞核完全散开。
1.2.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0及PPMS 1.5[9]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以±s表示,统计处理采用One WayANOVA检验。
2 结 果
2.1 大鼠纳入实验的情况
B组1只大鼠在腹部照射后死亡,经尸体解剖发现其肠腔高度扩张,脆性增加,肠黏膜充血明显;C组1只大鼠在灌胃过程中死亡,经尸体解剖发现为气管食管瘘;D组1只大鼠于采血过程中死亡,考虑为抽血引起循环血容量不足致死;其余37只大鼠完成实验。
2.2 血浆SOD、GSHPX活性及MDA浓度比较
与B组比较,C、D组大鼠血浆MDA含量明显下降(F=5.23,q=4.20、2.80,P&<0.05);D组大鼠血浆GSHPX活性明显升高(F=3.70,q=5.11,P&<0.05)。见表1。
0 μmol/L h3O2诱导淋巴细胞氧化损伤时,B组大鼠淋巴细胞DNA自发性损伤较其他3组严重(F=105.06,q=19.85~21.53,P&<0.05)。分别用5、10和20 μmol/L h3O2诱导淋巴细胞氧化损伤时,B、C、D组淋巴细胞氧化损伤情况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383.92~582.56,q=36.25~47.68,P&<0.05)。见表2。表1 各组大鼠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比较表2 各组大鼠以不同浓度h3O2诱导淋巴细胞氧化损伤情况比较
3 讨 论
腹部放射治疗是腹部恶性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对妇科肿瘤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抗氧化是研究辐射损伤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血浆SOD浓度无显著性差异,C、D组的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MDA的含量则低于B组,D组GSHPX的活性高于B组。提示β胡萝卜素能够有效地提高机体内GSHPX的活性,降低由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的MDA的含量,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对机体的损害。SOD和GSHPX是机体内两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其中SOD是一种金属酶,它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酶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在本实验中SOD无明显升高,可能局部的放射损伤不能有效激发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所致。补充一定剂量的β胡萝卜素可以抑制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产生的自由基链式反应,减少脂质过氧化物MDA生成;而GSHPX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催化h3O2分解的酶。它特异性催化GSHPX对h3O2的还原反应,可以起到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的作用。β胡萝卜素的补充有利于提高GSHPX的活性,亦可直接抑制和淬灭由电离辐射产生的活性单线态氧,维护线粒体膜的完整性,减轻由于放射线对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大量的研究证明,其具有抗氧化性,但并非剂量越高其抗氧化作用越强[4,10]。同时,摄入一定剂量的β胡萝卜素有抗辐射及保护DNA作用[4]。
本文从DNA损伤结果可以看出,β胡萝卜素对DNA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由于受辐射强度较大及h3O2浓度的影响,难以抵御更强的氧化损伤。β胡萝卜素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是体内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营养素,它可以保护细胞膜脂质免受过氧化损伤,其抗氧化作用基于分子中的多个共轭多烯双键的特殊结构,这种结构使其能与含氧自由基发生不可逆性反应,生成非常稳定的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β胡萝卜素[10],从而清除生理性损伤产生的大量的自由基或活性氧(ROS),如单线态氧、过氧化物等。氧自由基能与细胞膜的类脂质结合形成氧化脂质,导致细胞膜功能障碍,大量Ca2+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游离钙增加引起细胞死亡。同时细胞内外的一些活性氧,主要是氧自由基和h3O2,与细胞内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脂肪等共价结合,破坏细胞内成分,造成细胞死亡。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鼠补充一定剂量的β胡萝卜素可以对急性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冷兴志,王晓梅,苏世杰. β胡萝卜素的辐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J]. 中国辐射卫生, 1994,3(3):178179.
[2]FABIANI R, DE BARTOLOMEO A, ROSIGNOLI P, et al. Antioxidants prevent the lymphocyte DNA damage induced by PMAstimulated monocytes[J]. Nutr Cancer, 2001,39:284291.
[3]ALWANDAWI H K. Enhancement of antiradiation potential of some aminothiols by betacarotene[J]. Ann Nutr Metab, 2003,47:176180.
[4]李怡岚,乔珊珊,周蕾, 等. β胡萝卜素的抗辐射作用[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4,21(5):300302.
[5]罗银星,王笑民,富琦. 放射性肠炎治疗现状分析[J]. 北京中医, 2007,26(8):544546.
[6]董光龙,刘晓玲,王为忠. 腹部辐射致肠黏膜屏障损伤模型的建立[J].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0,8(3):154156.
[7]毕迎惠,韩俊庆,盛巍,等. 爱维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肠道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45(3):274278.
[8]马爱国,臧金林,宋风荣,等. SCGE,SCE和染色体畸变分析法用于DNA损伤与修复检测的对比研究[J]. 癌变·畸变·突变, 2001,13(3):154157.
[9]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10]范晓岚,杨军,糜漫天. β胡萝卜素的抗氧化作用与疾病预防[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19(4):47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