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肃南县高原牧区胆石症流行病学调查与健康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9485 日期:2025-04-09 来源:论文网
【摘 要】 目的 为了了解肃南县高原牧区胆石症流行病学情况,以便针对行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行空腹腹部B超检查,均符合胆石症诊断标准。结果 4080人共检查出胆石症患者591 人,占总数14.5%,单胆石症的患病率均明显超过全国或本地区既往调查的结果。
【关键词】 高原牧区;裕固族胆石症;流行病学;调查与健康教育
  胆石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可发生于胆囊、肝内胆管和胆总管,其患病率因种族、遗传、地理、饮食等因素而异。本文就肃南县高原牧区胆石症流行病学调查与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法
  1.1 对象
  2008 年6~10 月肃南县在职与离退休职工为调查对象,随机抽查 4080 人。年龄20~80 岁,平均年龄45 岁,其中男3012 例,女1068 例,在职职工3702 例,离退休职工378 例,既往有胆石症患者362 例。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行空腹腹部B超检查,均符合胆石症诊断标准[1]。将调查结果与全国胆石症的结果相比较。
  2 结果
  4080 人共检查出胆石症患者591 人,占总数14.5%,单发结石356 例,多发结石135 例。临床出现症状493 例,隐匿性结石94 例。其中男性311 例,占男性10.3%,20~40 岁66 例,占同组10.1%,40~60 岁229 例,占同组16.2%,60~80 岁152 例,占同组10.5%;女性280 例,占女性26.2%,20~40 岁74 例,占同组11.4%,40~60 岁180 例,占同组18.3%,60~80 岁26 例,占同组11.4%。胆石症的患病率均明显超过全国或本地区既往调查的结果。
  3 讨论
  胆石症的发生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多基因性疾病。油腻饮食、荤食习惯、偏食动物油、偏食动物内脏和不吃早餐均为胆石症危险因素,研究发现.高原缺氧的情况下藏族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易并发胆石症.据此推测.饮酒.特别是空腹饮酒.是并发胆石症的高危因素,同时,饮食高脂质、高胆固醇、低维生素C的特点,也是使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山麓一线,整个区域横跨甘肃省河西五市。裕固族占全县人口的绝大多数,境内大部分地区属湿润山地草原气候,海拔2500~4500 米之间,年平均气湿1~2 ℃之间,饮食结构不合理,蔬菜、水果摄入量少,牧民喜食肥牛、羊肉、酥油茶等,普遍为高脂饮食,动物脂肪摄入量多,喜饮烈性酒。杨晓等对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994 年2 月~1998 年8 月l15 例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发现胆石症患者人数之比为汉:裕固:藏族为2.01:4:1.而当地三个民族结构比为1.84:1.61:1.裕固族发病率高于其他民族.存在着民族发病特性。综上所述:中国肃南县牧区因高原缺氧、高脂饮食、长期大量吸烟、中度以上饮酒是胆石症患病率明显增高的主要原因。改变生活习惯,多吃蔬菜,低脂饮食,少食动物内脏,勤吃早餐,少饮酒,合理运动,控制体重对减少胆石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4 健康教育
  4.1 建立乡村卫生院、所、室胆石症病防治网络,建立20 岁以上首诊病人常规肝胆B超检查、积极开展胆石症病综合防治措施
  ①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胆石症的危险因素,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胆石症预防治疗的重要性。②深入浅出地耐心向病人解释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使之理解其治疗意义,自觉的付诸实践,长期坚持。   4.2 控制体重与减肥,减少热量摄入
  尽量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5,肥胖者要尽量减少高脂及富有胆固醇食物,如肥肉、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由于胆石症的发病与肥胖有关.帮助病人衙序渐进地减重,重视节制饮食。
  4.3 合理善食与限盐,减少脂肪的摄入
  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 g为宜,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应该适当限制那些刺激胆囊收缩的因素 食物成分对胆囊收缩的影响,按照强弱顺序排列为脂肪、刺激性凋味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具有较强的刺激胆囊收缩的作用。增加饮食中利胆因素会有助于胆石症的防治。中医有许多关于利胆药物的研究,如大黄、番泻叶、菌陈、柴胡、金钱草等有利胆作用。食物的量和质要适应每个人体力活动量的大小,保持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基本平衡;饮食要多品种多变化, 注意粗粮与细粮、荤与素的合理搭配,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高糖食物,少吃生冷与辛辣食品,以免助湿生火,使胆汁淤积形成结石:烹调应以蒸、煮、炖为主,少吃煎炸、熏烤类食物;宜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4.4 戒除烟酒
  酗酒、吸烟会促进缩胆囊素的产生,促进胆囊收缩,使胆道口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而流出胆汁,易促进结石形成,并易引发急性炎症发作。
  4.5 调节情志
  情志畅达有利于胆囊有节律地活动,胆汁排泄通畅。生活要有规律,避免与减少郁怒、紧张等不良精神刺激,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4.6 预防感染
  防止胆道感染。特别是从青少年开始就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寄生虫感染。如发现肠道或胆道蛔虫。要及时治疗,力求彻底驱虫。
  4.7 治疗便秘
  长期大便秘结,是胆石症和慢性胆囊炎的诱发因素。因此要注意及时补充饮水,适当增加含丰富膳食纤维的蔬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8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胆石症,有利于早期进行合理治疗。防止与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2005:567-570.
[2] 杨晓,钟晓霞,贾子荣.临床外科杂志,1999.7(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