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用于临床六十余年,已成为医生对付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武器”。但在肯定其疗效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不合理应用带来的苦果,尤其是小儿应用不当致残的报道,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特结合临床工作对儿科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综合原因分析如下:
1 医方因素
个别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医生为完成药品指标及多得药品利润,不遵循抗生素的应用原则。用贵药、进口药的现象并不少见。
医生不遵循抗生素用药原则而选择广谱抗生素,且多种抗生素同时应用。对抗生素的适应症、禁忌症、了解不够详细,且不结合小儿发育成熟度用药,不注意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
2 家长干预因素
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生病,家长着急。恨不能用药后立竿见影。如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发热,甚至惊厥。多数家长认为发热即炎症,立即要求静滴抗生素以求退热。而实际上,90%以上的上感为病毒感染,多有自限性,约一周左右。宜采用休息、多饮水、物理降温、中药对症治疗等方法即可。如继发细菌感染,甚至向局部扩散引起鼻窦炎、咽炎、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时,再合理选用抗生素。(但多数家长不理解,认为如不用抗生素,孩子有事,跟你没完)亦有家长在选用抗生素时要求用贵药,认为越贵越好。但实际上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用青霉素为首选,效果明显优于头孢类。
结合上述,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把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道理传播给身边的人,使群众理解我们的做法。严格掌握儿童不同时期发育特点,遵循抗生素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一定从小剂量开始,尽量应用窄谱抗生素,一般5 天左右比较恰当。半岁内婴儿慎用抗生素。不依据价格选择抗生素,更不能频繁更换抗生素。
关于儿科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几个问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