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9476 日期:2025-04-09 来源:论文网
我们从2005 年6 月至2011 年1 月应用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358 例,其中108 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86 例,女22 例,年龄7~65 岁。闭合骨折13 例,开放骨折95 例。
  1.2 治疗方法
  均采用上海生产SGD骨科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于中立位固定,对斜行粉碎性骨折均配合拉力钉内固定。
  1.3 并发症情况
  见表1。
   我们从2005 年6 月至2011 年1 月应用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358 例,其中108 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86 例,女22 例,年龄7~65 岁。闭合骨折13 例,开放骨折95 例。
  1.2 治疗方法
  均采用上海生产SGD骨科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支架于中立位固定,对斜行粉碎性骨折均配合拉力钉内固定。
  1.3 并发症情况
  见表1。
  
  2 讨论
  2.1 针道炎性变
  针道炎性变的标准是:针眼周围皮肤红肿,有分泌物流出伴轻微疼痛或热感。原因为:①针道周围皮肤不洁;②皮肤或敷料等反复摩擦;③水性物质浸泡针道口,如淋浴或中药水浸湿针道口等;④局部反复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治的关键是保持针道口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滴入少许氯霉素眼药水或0.1%新洁尔灭等。
  2.2 浅表感染或并有股外露
  均发生在开放性骨折中。原因为:①伤口污染严重;②清创不彻底;③局部皮肤挫伤严重,术后皮肤坏死或并股外露;④伤口张力过大,术后肢体肿胀后裂开。防治关键是:彻底清创,伤口张力太大时可做侧旁减张切口;皮肤缺损或股外露时可行局部皮瓣旋转覆盖;伤口在颈前皮下并股外露而需要拉力钉内固定时,可先清创闭合伤口,另选侧旁弧形切口进入骨折端。应尽量避免伤口下剥离过多的软组织。
  2.3 深部感染
  主要发生在开放性骨折的骨折端,与软组织损伤及污染程度有关;清创的彻底与否。位于骨折断的浅部感染,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能会发展为深部感染。感染重者,可行抗菌素液对流灌洗术。此类感染与外固定操作有关。
  2.4 固定针松动
  分析原因除固定针反复穿入退出外,还有:①钻头大于针直径;②松质骨端误用皮质针;③针道严重感染;④固定架在前期固定不良时出现异常活动,受力主要集中在固定架及针上。防止措施主要是针对原因纠正;若针过于松动而是去支架作用是应尽早去除,更换夹板或石膏治疗。   2.5 骨不连及延迟愈合
  主要原因如下:①外固定架早期松动;②术后剥离股魔术多或骨缺损;③骨折断感染;④骨折断骨质吸收后形成间隙未能及时调整固定架;⑤骨折端缺乏生理性应力刺激。在外固定架治疗中骨延迟愈合的一大弊病。骨折端应当有一个持续不断的纵向生物刺激,才利于骨愈合。故有人提出在骨折线模糊或有骨痂时,放松沿长线锁钮使支架动力化,使骨折端在纵轴上互相挤压,从而有利于骨痂生长、塑形和模造。
  2.6 骨折端移位畸形
  原因为:①外固定架未拧紧;②早期负重活动过度;③粉碎性或畸形不稳定骨折未行拉力顶内固定,其可明显增加骨折端的稳定性。已出现的畸形而尚未骨愈合牢固时,可手法矫正后以调整支架或更换夹板等固定;以骨性连接的病人可手术矫正以加压钢板内固定。
  2.7 腓神经损伤
  原因是:①未能很好的使用钻头限制器;②从非安全期进针;③钻速太快,牵拉神经致伤。预防神经血管损伤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于仲嘉,刘光汉,张志占,等.单侧多功能固定支架的临床应用(附2524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2:211.
[2] Bose MJ Treatment of unstabie tibil diaphyseal fractures with minimai internai and externai fixation.J Orthop Trauna,1989;3:223.

  
  2 讨论
  2.1 针道炎性变
  针道炎性变的标准是:针眼周围皮肤红肿,有分泌物流出伴轻微疼痛或热感。原因为:①针道周围皮肤不洁;②皮肤或敷料等反复摩擦;③水性物质浸泡针道口,如淋浴或中药水浸湿针道口等;④局部反复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治的关键是保持针道口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滴入少许氯霉素眼药水或0.1%新洁尔灭等。
  2.2 浅表感染或并有股外露
  均发生在开放性骨折中。原因为:①伤口污染严重;②清创不彻底;③局部皮肤挫伤严重,术后皮肤坏死或并股外露;④伤口张力过大,术后肢体肿胀后裂开。防治关键是:彻底清创,伤口张力太大时可做侧旁减张切口;皮肤缺损或股外露时可行局部皮瓣旋转覆盖;伤口在颈前皮下并股外露而需要拉力钉内固定时,可先清创闭合伤口,另选侧旁弧形切口进入骨折端。应尽量避免伤口下剥离过多的软组织。
  2.3 深部感染
  主要发生在开放性骨折的骨折端,与软组织损伤及污染程度有关;清创的彻底与否。位于骨折断的浅部感染,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能会发展为深部感染。感染重者,可行抗菌素液对流灌洗术。此类感染与外固定操作有关。
  2.4 固定针松动
  分析原因除固定针反复穿入退出外,还有:①钻头大于针直径;②松质骨端误用皮质针;③针道严重感染;④固定架在前期固定不良时出现异常活动,受力主要集中在固定架及针上。防止措施主要是针对原因纠正;若针过于松动而是去支架作用是应尽早去除,更换夹板或石膏治疗。
  2.5 骨不连及延迟愈合
  主要原因如下:①外固定架早期松动;②术后剥离股魔术多或骨缺损;③骨折断感染;④骨折断骨质吸收后形成间隙未能及时调整固定架;⑤骨折端缺乏生理性应力刺激。在外固定架治疗中骨延迟愈合的一大弊病。骨折端应当有一个持续不断的纵向生物刺激,才利于骨愈合。故有人提出在骨折线模糊或有骨痂时,放松沿长线锁钮使支架动力化,使骨折端在纵轴上互相挤压,从而有利于骨痂生长、塑形和模造。
  2.6 骨折端移位畸形
  原因为:①外固定架未拧紧;②早期负重活动过度;③粉碎性或畸形不稳定骨折未行拉力顶内固定,其可明显增加骨折端的稳定性。已出现的畸形而尚未骨愈合牢固时,可手法矫正后以调整支架或更换夹板等固定;以骨性连接的病人可手术矫正以加压钢板内固定。
  2.7 腓神经损伤
  原因是:①未能很好的使用钻头限制器;②从非安全期进针;③钻速太快,牵拉神经致伤。预防神经血管损伤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于仲嘉,刘光汉,张志占,等.单侧多功能固定支架的临床应用(附2524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2:211.
[2] Bose MJ Treatment of unstabie tibil diaphyseal fractures with minimai internai and externai fixation.J Orthop Trauna,1989;3:22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