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涎腺肿瘤AgNOR和p53表达的关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160 日期:2025-03-17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作者:毛明 刘彦普 唐玉祥 王晓峰 朱峰

【关键词】 肿瘤
  关键词: 肿瘤;涎腺;核仁组成区;图像分析;免疫组化
  0 引言
  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较常见的一类肿瘤,约占所有口腔颌面肿瘤的22.7%.我们对多种涎腺肿瘤分别进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AgNORs)的嗜银染色,p53mAb的免疫组化检测.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并和正常涎腺组织细胞对比.旨在探讨AgNORs技术在良恶性肿瘤中的变化规律和在诊断中的价值,及和基因调控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收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和解放军第三医院1984/1997间切除并经病理科确诊肿瘤的石蜡包埋手术标本47例,其中多形性腺瘤7例,腺淋巴瘤8例,粘液表皮样癌7例,腺样囊性癌15例,腺泡细胞癌5例,腺癌5例.对照组为6例正常涎腺组织.突变型p53mAb,Dako En-VsionTM +/HRP,Mouse显色系统(Dako公司产品).
  
  1.2 方法 嗜银染色依照Howell一步法.使用M550型计算机全自动图像分析仪,每例测定6~8个视野随机挑选50个细胞核,测定核内AgNORs颗粒数、颗粒面积及核的面积.并进行AgNOR的形态学分型.免疫组化技术采用Dako En-VsionTM +/HR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人乳腺癌石蜡切片作阳性对照,PBS溶液代替一抗的结果为阴性对照.采用方差分析对计数资料作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 镜下细胞核呈淡黄色,Ag-NORs颗粒为棕黑色位于细胞核或核仁内,恶性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AgNORs颗粒数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与良性肿瘤之间,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的颗粒数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和正常对照组颗粒面积(GA)和核面积(NA)比值有明显差异性外,与良性肿瘤组也有显著性差异,而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细胞内嗜银蛋白和p53表达的关系 32例恶性肿瘤中,20例为p53阳性,15例良性肿瘤中,4例为p53阳性.正常对照组全部为阴性.当细胞核中的AgNORs颗粒2粒以上者,同时是p53阳性结果的有一定的符合,符合率是84%.p53阳性的表达率随着颗粒面积的增大,也有增高并有一定的相关性(r=0.92,P&<0.01).
  
  3 讨论 我们发现涎腺良恶性肿瘤间,正常涎腺与恶性肿瘤之间AgNORs计数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而AgNORs颗粒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加.形态学上恶性肿瘤多为弥散型,良性肿瘤多为单一型.同时发现GA/NA比值在良恶性肿瘤间亦有差异.p5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的表达产物是转录因子,为G1 期DNA损伤的检查点[1] .随着颗粒数的增高,p53阳性表达率亦增高,且与颗粒面积有一定的相关性.总的趋势体现了p53阳性表达的肿瘤组织有相对高的细胞增殖指数.
  
  因此,AgNORs技术可以作为涎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可靠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术前活检标本,AgNORs计数和形态的观察将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它和肿瘤细胞基因调控失常导致细胞异常增殖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1]Ma LL,Li GR,Yang P,Xin XY.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in over expression and mutations of exons5-7in P53and clinical biological behavior of malignant ovariem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9;20(1):56-5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