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颈动脉海绵窦瘘12例的眼部表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6624 日期:2025-03-12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为农,郑晓龙,杨新光,高国栋,李永林,赵振伟

【关键词】 静脉交通
  关键词: 海绵窦;动-静脉交通
  
  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是眼科和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颅内动、静脉直接交通,眼部症状和体征在本症中尤其突出.临床上只要及时发现,正确诊断,治疗恰当,均能获得理想效果.我院自1998-01/1999-02共收治CCF患者12例,经介入治疗后效果十分满意.
  
  1 对象和方法
  CCF患者12(男8,女4)例;年龄9~68岁,单侧11例,双侧1例;有外伤史者11例,伤后有昏迷史者10例,伴有骨盆骨折3例,腰椎骨折等8例,病史1~52d.全部患者均主诉颅内“飕飕样”杂音,夜间尤甚.8例伤后头痛,严重鼻衄1例,视物模糊11例,复视10例.12例中1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患眼眼睑瘀血肿胀,结膜充血,严重者结膜突出于睑裂外,眼球突出9例,上睑下垂4例,眼球运动不同程度受限10例,失明2例.瞳孔较对侧散大者9例,视网膜浅层出血9例,青光眼2例,玻璃体混浊4例,脉络膜脱离3例,视盘水肿8例.全部患者均可闻及血管鸣.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均有同侧眼上静脉扩张,颈内动脉高血流量,舒张期流速均增加.7例出现眼外肌轻中度肥大.CT显示眼上静脉显著扩张,海绵窦膨大及眶内软组织肿胀,全脑血管造影均显示颅内动脉在海绵窦内有瘘口.神经外科行颅内动脉海绵窦球囊栓塞术.
  
  2 结果
  CCF1次治疗成功10例(占83%),2例又行第2次栓塞.失明2例中1例于术后1wk恢复眼前手动.在10例中视力均提高1~4行.术后眼部肿胀瘀血、眼球突出度均明显减轻和下降,眼球运动恢复正常者4例,部分恢复者3例,视网膜出血明显吸收,眼部血管鸣全部消失.术后无1例并发症.   3 讨论
  海绵窦是由静脉扩张形成的窦状结构,左右各一.海绵窦的前面接受来自眶内眼上和眼下静脉,以导流眶内,眼内及面部静脉血.在海绵窦的后面连接岩上、下窦,并与枕骨斜坡部分的基底静脉丛发生联系.两侧海绵窦在垂体凹的前后端各有一海绵间窦,将两侧海绵窦联系起来.颈内动脉及其脑膜枝穿过海绵窦,浴于静脉血中,一旦这些动脉破裂,便直接导流于海绵窦,窦内压力增加,首先出现损害外展神经,而排列在窦外壁的动眼、滑车神经首先受累、视神经和上颌神经也将随之受累.海绵窦瘘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二者之比约为3 1,男多于女.眼科医生按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高流量和低流量海绵窦瘘.临床表现:外伤性CCF可出现在伤后几小时至几月或数年,这与动脉型的撕裂或管壁挫伤有关.CCF的症状和体征几乎均表现在眼部,故成为眼科医生所关注的问题.视力不同程度下降,病程长者可失明;红眼和眼球表现血管扩张,血管成螺丝状,色鲜红.眼球表面静脉压升高,巩膜静脉窦充血,长期静脉回流受阻时,穹隆部结膜可肿胀突出睑裂外,眼球突出,复视及眼外肌麻痹.外展神经出现的最早,最多见.眼压增高可致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视盘充血,视网膜出血,眼部听诊可闻及特征性血管鸣,压迫同侧颈动脉时,血管鸣减弱或消失.眼部彩色超声检查可见同侧眼上静脉扩张,伴反向动脉化血流,同侧颈内动脉高血流量,舒张期血流增加,平均流速增加.眶内软组织肿胀.CT示眼上静脉扩张,内、外直肌一致性肿大,海绵窦膨大,均提示海绵窦瘘的存在.DSA清楚显示颈内动脉与海绵窦的关系,是确诊的最主要手段.诊断要点:眼部特殊的临床表现及彩色超声检查、CT,DSA使本病诊断并不困难.治疗的目的和方法:保护视力,消除杂音,使突眼回缩,防止脑缺血;以往治疗方法很多,但危险性大,并发症多,已被废弃.采用介入治疗技术即血管内可脱性球囊或微弹簧栓塞瘘口是目前公认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损伤小,痛苦少,安全可靠.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