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溶解术;脑出血;治疗
1临床资料
回顾了我院199807/200308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行血栓溶解术而发生脑出血的患者16(男12,女4)例,年龄48~73(平均62)岁,发病时间均小于6 h,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T检查证实,冠心病诊断符合WHO1979年制定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采取: ①AMI治疗:首先接受静脉内血栓溶解术,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 患者入院后,给予镇静、止痛、吸氧等心梗专科护理,密切监护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必要时继续血栓溶解治疗,达到极量,有条件的科室应考虑行急诊PTCA. 虽然关于急诊PTCA和血栓溶解术之间的选择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溶栓后还不能缓解症状,且没有出现冠脉再通指征的患者应积极考虑急诊PTCA术治疗[1]. 同时,还应给予极化液、抗血小板药物、抗感染等辅助治疗. ②神经外科手术治疗:AMI溶栓后脑卒中的出血量一般比较大,文献报道平均可达72 mL[2],因此,紧急减压处理非常重要. 对此类患者,可考虑急诊手术,通过颅骨钻孔或骨瓣形成以清除颅内血肿. 根据颅内压情况适当使用200 mL/L甘露醇,同时应用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降压药物、抗生素等. ③综合治疗:AMI溶栓后合并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病情极度凶险,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类患者发病后30 d的死亡率可高达60%,另有27%会出现功能障碍. 对已完成了血栓溶解治疗的AMI患者,在排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等其他病因的前提下,血栓溶解药物可能是引起出血性脑卒中的直接诱因. 对患者冠脉再通良好、脑出血量较多、部位重要的患者,主张先行神经外科手术,少量使用止血药物,然后调整抗血小板药物剂量,待病情稳定后,依据凝血酶原时间再调整药物剂量;如果患者冠脉再通不良,脑出血量较少,主张以治疗冠脉疾病为主,可先给予基本降低颅内压处理,并尽快先行急诊PTCA,改善心脏缺血后,再考虑进一步行神经外科手术. 对于出现胃应激性溃疡的患者,阿司匹林应减量或暂时停用. 对于心功能衰竭患者,应限制输液总量和速度.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为: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⑥死亡. 结果:基本治愈1例,显著进步1例,进步1例,无变化1例,变化4例,死亡8例. 死亡患者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转贴于
2讨论
AMI血栓溶解术后脑出血是临床上少见但非常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生部位多在幕上和孤立的,但也有硬膜下、幕下和多源的[2],治疗方案上存在一定矛盾,强调综合、个体化治疗,应视患者出血量大小与部位权衡两个专科的治疗原则.
2.1心理护理脑出血多为急性发病,来势凶,发展快,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昏迷,甚至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和功能障碍. 因此,患者常会出现躁动、焦虑、悲观等情况,并迫切要求及早得到有效治疗. 护士应尊重、同情患者,耐心周到,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性格特点进行疏导,作好安慰、解释工作,并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还应保持病室及周围环境安静整洁,创造有利于患者治疗和休养的舒适环境[3].
2.2心电监测及处理由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存在,常常会发生再通冠脉的再闭、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因此对患者的心电监护尤为重要,护士一旦发现有频繁出现的室性早搏、新出现或加重的房室传导阻滞以及STT的下移或患者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系统病情变化,采取抗凝、扩管、解痉、镇静等相应措施,防止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的加重.
2.3液体量和滴速由于此类患者心脏受到严重损害,多伴有心力衰竭,因此,液体滴速限制在15~20滴/min,每天液体量也限制在1000~1500 mL,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但合并脑出血后,由于手术需要,液体量和滴速都要求大于普通AMI患者,且由于病情危急,大多没有顾及液体的合理输注,为了寻求两者的兼顾,主张有条件患者采用深静脉输液,同时检测中心静脉压,有助于维持有效血容量,保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并及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患者心脏功能,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方面的改变,在完成急性期的抢救后按照AMI患者的一般要求进行液体限量输注.
【参考文献】
[1] Mahaffey KW, Granger CB, Sloan MA, et al. Neurosurgical evacuation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xperience from the GUSTOI trial. Global Utilization of Streptokinase and 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for Occluded Coronary Arteries[J]. Am Heart J, 1999;138(3 Pt 1):493-499.
[2] Gebel JM, Sila CA, Sloan MA, et al. Thrombolysisrelate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 radiographic analysis of 244 cases from the GUSTO1 trial with clinical correlation. Global Utilization of Streptokinase and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Occluded Coronary Arteries[J]. Stroke, 1998;29(3):563-569.
[3] 富艳冰,王桂静.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康复干预影响[J]. 现代康复,2001;5(11):105.转贴于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溶解术后脑出血的预防观察与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从健康查体来提高对高血压前期的认识
- 关于前列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
- 关于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 关于剖宫产围术期输入高氧液对胎儿血气的影
- 关于肾移植术后重度牙龈增生10例
- 关于控制重危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关键环节
- 关于急性左心衰现场抢救15例
- 关于瘦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舒缩功能的影响及
- 钛瓷反应层适宜厚度及元素构成浅析
- 关于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
- 关于去负荷比目鱼肌高频强直收缩疲劳性的动
- 关于人骨髓内皮前体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生物学
- 关于自然痰与诱导痰涂片细胞分类计数比较
- 关于电阻抗扫描乳腺成像的初步实验
- 关于超声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
- 关于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密度及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