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归真,柳小英,张晓秋,张阿曼,杨秀芳,陶丽,王丽萍
【关键词】 高血压
【关键词】 健康查体;高血压
0引言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CVD)发病率呈连续性相关. 新近发表的“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7)[1]提出“高血压前期”(16~18.5/10.6~11.9 kPa)这一概念. 这种提法是否会引起人们的恐慌?我们对768例的健康查体者血压分析,以提高对高血压前期的认识.
1对象和方法
收集2003/06我院职工的查体资料,共768(男193,女575)例,年龄19~84(47.5±15.3)岁,将所有查体者按JNC 7血压标准分为4组. A组为正常血压(16/10.6 kPa) 403例(52.5%);B组为高血压前期(16~18.5/10.6~11.9 kPa) 194例(25.3%);C组为1级高血压(18.6~21.2/12~13.2 kPa) 114例(14.8%);D组为2级高血压(21.3/13.3 kPa) 57例(7.4%). 分析各组在年龄、心率、SBP, DBP和PP,以及退休、男性比例、空腹血糖、血脂和ECG异常率. 心率、血压均在休息5 min后测定. 血糖和血脂检查:上午8:00~9:00抽取空腹12 h后的静脉血,用日立7170型全自动分析仪检查. 测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6.1 mmol/L为异常. 测血脂采用酶法,以三酰甘油1.71 mmol/L或(和)血清胆固醇6.5 mmol/L为血脂异常. 用LAB2.0型同步12导ECG纪录,出现以下任何一项者为心电图异常:心动过缓、心动过速、STT改变、Ⅱ度Ⅰ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完左、完右、左前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心室肥厚等.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组间方差不齐时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3讨论
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循证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 JVC 7[1]指出高血压前期进展为高血压的危险性为正常血压的2倍. 赵冬等[2]将SBP在16~17.2 kPa和17.3~18.5 kPa者与16 kPa者人群CVD的相对危险性对比,分别为2.1和4.1;DBP在10.6~11.9 kPa与10.6 kPa为2.0,这均说明高血压前期者对CVD发病有重要意义. 我们对768例的健康查体者血压按JVC 7标准分为4组发现:① 高血压前期者比例高(25.3%). ② 高血压前期者人群中年龄、心率及PP在增加,其ECG、空腹血糖及血脂异常率也均在增加. 因此,从CVD预防的角度来看,高血压前期对人群的危害是存在的,应积极采取生活方式的干预,甚至药物的治疗是有必要的. 所以高血压前期的提法虽然会使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有很大提高,使高血压的防治任务更加艰巨,药物治疗的费用也会增加,但这些表现是短期的;从长远观点来看,这能引起人群和医疗机构的重视,有利于高血压的早知晓、早治疗和早控制,对我国高血压病的防治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The seven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olu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J]. J Am Med Association, 2003;289(19): 2560-2572.
[2] 赵冬,吴兆苏,王微,等. 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基线血压和7年累计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27(10):61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