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获得性肺炎
【关键词】 重危患者;获得性肺炎;控制
1临床资料
199702/200004我科共收治危重患者97例,年龄28~89岁. 其中病危55例,病重42例. 按文献[1]标准,患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40例,患病率约为41%. 200102/200404收治危重患者92例,年龄31~90岁. 其中病危50例,病重42例. 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无显著性差异(P&>0.05). 由于对医院内肺炎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200102/200404患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仅17例. 患病率降为19%.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讨论
2.1口、鼻、腔、消化道的消毒管理坚持对重、危患者做好口腔护理,特别是对老年人、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呼吸肌麻痹、气管切开患者坚持做口腔护理,4次/d.安排胸部扩张体位,睡眠时采用侧卧位,避免口、鼻、咽腔分泌物逆流入气管内;对有呛咳现象的患者,立即停止口腔进食,定时定量鼻饲流质食物,禁止由家属操作,胃潴留呕吐时采用半卧位姿势,维持30 min,当摄食吞咽功能接近正常时尽早倡导肠道喂养,积极维持内环境的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通过肠黏膜向外移行.每1~2 h扣击背部,挤压胸廓协助排痰,定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清醒、生活能自理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正确的呼吸、有效的咳嗽,加强深呼吸运动的训炼.
2.2空气、器具的消毒管理三氧消毒机空气消毒2 h/d;在消毒抹布擦洗物品表面的基础上,湿式清扫.强调室内自然通风换气,根据室外温度,开窗3~5次/d,20~30 min/次. 同时重点做好吸入性治疗器具的消毒和检测,阻断吸入感染途径,做到氧气湿化瓶、吸氧、吸痰管道、气管切开用具及呼吸机雾化器管道更换消毒,1次/d,干燥保存,定时做细菌学检测. 重视终末消毒,每位患者出院(转出或死亡),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病床、床头柜及被褥等所有物品.
2.3各类人员手的消毒管理医护人员及陪护家属在接触患者和公用物品前后洗手,并随机检测手指菌数;进行治疗性操作时,医护人员必须用治疗车上专用的洗手液再次擦洗双手方可操作. 对陪护、探视人员的教育与管理,既是控制医院肺炎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对入住重症病房的每一位患者的陪护及家属,从一入院就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讲解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意义,制定严格的探视时间和人次. 有高危易感患者时,要求进入室内的医护及陪护人员戴口罩,以防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 医院感染管理学[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462-469.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