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p185和bcl-2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胆管癌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p185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在胆管癌中p185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28/46)和47.8%(22/46)。胆管癌中p185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 (P&<0.05),而bcl-2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胆管组织(P&<0.05)。p185高表达和bcl-2低表达与胆管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转移相关(P&<0.05)。p185表达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检测p185及bcl-2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估胆管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胆管癌;基因表达调控;肿瘤转移;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过程,包括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及细胞凋亡异常等有关。胆管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临床具有诊断困难、恶性度高、转移早、预后差等特点。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基因c-erbB-2 (p185)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胆管癌分化程度和转移的关系,为预测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指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取我院1992年1月—2006年12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标本4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0.9±12.7)岁(23~75岁);高、中分化癌32例,低分化癌14例;伴有转移者28例(包括淋巴结、肝、胆囊、肠系膜和胰腺等),无转移者18例。按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17例,Ⅲ期13例,Ⅳ期8例。取同期正常胆管组织10例作对照。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4~5 μm。
1.2 试剂 鼠抗人p185、bcl-2单克隆抗体和LSAB试剂盒购自迈新生物技术公司(均为即用型)。
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微波-链霉菌素-生物素(microwave-labelledstrept-avidin biotin,MW-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微波-金属盐抗原修复技术 即切片常规脱蜡水化后,放入枸橼酸缓冲液(10 mmol/L,pH 6.0)内,用微波仪170 W辐射5 min,冷却后水洗。其他操作流程同常规LSAB法,所不同者为三步抗原孵育和正常血清封闭用微波仪130 W分别辐射5 min,保温2 min即可。实验用已知p185和 bcl-2阳性乳腺癌组织作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h3O2-DAB显色。
1.4 结果判断 p185和bcl-2在细胞质呈棕黄色染色者为(+),凡无着色者为(-)。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配对资料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p185和bcl-2在正常胆管和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185和bcl-2阳性产物定位于细胞质(图1、2)。46例胆管癌中,p185及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28/46)和47.8%(22/46)。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p185无阳性表达,bcl-2阳性表达率为80.0%(8/10)。χ2检验,p185在胆管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P<0.05),bcl-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胆管癌(P<0.05)。
2.2 p185和bcl-2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p185及bcl-2表达均与胆管癌患者性别和发病年龄无关(P>0.05),而在胆管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转移状况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图1 胆管癌细胞质p185免疫组化染色阳性(WM-LSAB法,×200)图2 胆管癌细胞质bcl-2免疫组化染色阳性(WM-LSAB法,×200)表1 p185和bcl-2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2.3 胆管癌中p185与bcl-2的表达 在p185阳性表达的28例胆管癌中,bcl-2阳性表达者10例(35.7%),在p185阴性的18例胆管癌中,bcl-2阳性表达者12例(66.7%),p185阳性的胆管癌中bcl-2阳性率与p185阴性的胆管癌中的bcl-2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21,P&<0.05)。 转贴于
3 讨 论
p185蛋白是癌基因c-erbB-2编码的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的跨膜受体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5×103。研究发现,p185蛋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TR)有高度的同源性,它可能与未知配体结合后,通过增加蛋白激酶的活性,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和转化[1]。p185基因扩增或过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是癌症进展和转移的标志,表明临床预后较差、死亡危险性增大[2-3]。bcl-2基因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8q21。bcl-2是调控细胞凋亡的主要因子,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的作用。bcl-2高表达可使衰亡的细胞得以继续生存,然而因染色体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这种细胞容易癌变[3~5]。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联合检测了p185和bcl-2蛋白在胆管癌和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185表达阳性率在胆管癌中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 (P&<0.05),bcl-2表达阳性率在胆管癌中显著低于正常胆管组织(P&<0.05);随着胆管癌的临床分期增高、分化程度减低和转移,p185表达阳性率显著增高(P&<0.05),bcl-2表达阳性率则显著减低(P&<0.05)。提示,p185蛋白高表达及bcl-2蛋白低表达均在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和肿瘤侵袭转移的生物学行为过程中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在临床病理活检中,联合检测其基因蛋白表达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可为诊断、预后判断和临床基因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恶性肿瘤发生的癌基因研究中,许多学者提出了基因协同作用假说,认为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各阶段,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功能不同的异常激活的基因各自发挥不同作用,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协同促进了细胞的癌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胆管癌中p185与bcl-2蛋白表达之间似呈负相关,提示两者表达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临床进展和转移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着协同效应,共同参与了胆管癌的演化过程。联合检测可较好反映胆管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为今后胆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Nakamura H,Kanasaki N,Taguchi M,et al.Association of HER-2 over expression with prognosi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a metaanalysis[J].Cancer,2005,103(9): 1865-1873.
[2] 谷化平,刘艳茹,尚培中.胆囊肿瘤组织CD44v6和C-erbB-2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6):370-371.
[3] 乌新林,冯立民,王占民,等.抑癌基因蛋白P53、bcl-2、C-erbB-2在胃癌及癌前期病变中表达的意义[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5,8(1):37-42.
[4] 邵 云,赵 坡,李西红.bcl-2、bax、p53在肺神经内分泌癌中表达的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06,9(1):55-58.
[5] 胡静姿,刘惠敏,李玉莉,等.Bcl-2、bcl-XL和bax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3):249-252.转贴于
关于p185和bcl-2蛋白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Halo-vest支架对急性颈椎骨折及脱位的
- 关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在不育
- 关于神经元烟碱受体与吸入麻醉药镇痛作用的
- 关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Graves眼病
- 冠心病患者冬眠心肌中TNF-α表达及细胞凋亡
- 关于苦参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1
- 关于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中的应用
- 关于女性张力性尿失禁14例手术治疗
- 4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关并发症浅析
- 关于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血
- 关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经尿道前列腺电
-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胰岛素抵
- 关于原发性脾脏血管肉瘤1例超声表现
- 关于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
- 关于血清IgE测定在过敏性皮肤病中的临床意
- 关于小鼠白细胞介素-12基因在乳酸乳球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