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立艳 徐开林 潘秀英
【摘要】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治。方法 45例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患者中,30例选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 ,15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包括HLA不全相合3例及非血缘关系移植4例,混合移植2例;预处理auto-HSCT主要选用BEAC、CBV方案,allo-HSCT采用BU/CY2及改良的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CsA )+甲氨喋呤(MTX)或CsA+MTX+骁悉(MMF)方案。结果 30例auto-HSCT患者中70%出现口腔粘膜炎;40%出现不同部位的感染。15例allo-HSCT患者中80%出现口腔粘膜炎;53%出现不同部位的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20%;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率13%;7%出现肝静脉闭塞病(HVOD);33%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7%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移植相关死亡率27%。结论 移植相关并发症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移植期间需要进一步探索、加强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移植成功率。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目前已成为根治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由于移植前放/化疗作用引起黏膜损伤、骨髓抑制、免疫损害,移植后患者极易发生感染(细菌、真菌和病毒)和各个脏器功能衰竭。又由于供受体之间组织相容性抗原免疫差异可能致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并发症,从而影响移植的疗效。我们对1997年以来在本院接受HSCT、并有随访资料的45例患者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加以临床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均系住院患者,男35例,女10例,年龄7~52岁,中位年龄34岁。经临床体征、血液和骨髓常规、淋巴结活检病理、CT等检查确诊,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1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0例、霍奇金病(HD)3例。其中30例行auto-HSCT;15例行allo-HSCT患者中,HLA配型完全相合12例, 1~3个位点不相合3例;有血缘关系11例,非血缘关系4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骨髓移植(BMT)3例,混合移植2例,脐血移植(CBSCT)1例。
1.2 预处理方案
1.2.1 allo-HSCT选用BU/CY2或改良的BU/CY方案 BU/CY2方案:白消安(BU)1 mg/kg,每6 h,-7 d~-4 d,环磷酰胺(CTX)60 mg·kg-1·d-1,-3 d~-2 d;改良BU/CY方案:羟基脲(HU) 40 mg/ kg,2次/d,-10 d~-9 d,阿糖胞苷(Ara-C) 2 g/m2,-9 d,BU 1 mg/kg,每6 h,-8 d~-6 d,CTX 1.8 g/m2,-5 d~-4 d,甲环亚硝脲(Me-CCNU)250 mg/m2,-3 d;无关供者及半相合移植加用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2.5 mg·kg-1·d-1×4 d。
1.2.2 auto-HSCT选用BEAC方案 卡莫司汀(卡氮芥)300 mg/m2,-6 d,依托泊苷(VP16) 100 mg/m2,12 h,-5 d~-2 d;Ara-C 100 mg/m2,12 h×4 d,-5 d~-2 d;CTX 1.5 g·m-2·d-1,-5 d~-2 d;部分选用CBV方案:卡氮芥300 mg/m2,-6 d,VP16 150 mg/m2,每12 h×3 d,-6 d~-4 d;CTX 1.5 g·m-2·d-1,-6 d~-3 d。
1.3 allo-HSCT者GVHD的预防 环孢菌素A(CsA )+甲氨喋呤(MTX)方案:移植前1 d起给予CsA 2~3 mg/kg,每12 h 1次,移植后30 d左右改为口服4~6 mg/kg,移植后90 d起每周减量10%,MTX 15 mg/m2用于+1 d,+3 d,+6 d,+11 d;或CsA+MTX+骁悉(MMF)方案:MMF 1.5~2.0 g/d,+1~+45 d,CsA和MTX剂量同CsA+MTX方案。
2 结 果
2.1 auto-HSCT相关并发症 30例中口腔黏膜炎21例(70%),其中Ⅰ~Ⅱ度19例(63%),Ⅲ度2例(7%)。发热15例(50%),3例(10%)原因不明,12例(40%)为感染性发热。12例感染性发热中细菌性感染6例(50%),经咽拭子、血培养及肛周拭子等培养查见阴沟肠杆菌、链球菌、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感染2例(17%),其余病原体不明。30例中无1例发生间质性肺炎(IP)、肝静脉闭塞病(HVOD)、出血性膀胱炎(HC)。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
2.2 allo-HSCT相关并发症 15例中口腔黏膜炎Ⅰ~Ⅱ度12例(80%),Ⅲ~Ⅳ度3例(20%)。发热9例(60%),1例(7%)原因不明,8例(53%)为感染性发热。8例感染性发热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3例(20%),其中2例为CMV-IP,1例为CMV肝炎;播散性毛霉菌感染1例(7%);大肠杆菌菌血症1例(7%);支原体感染1例(7%),其余病原体不明。
2.2.1 IP发生情况 IP 2例(13%),均与CMV感染相关。1例发生于移植后22天,CMV-pp65(+),CMV-IgM(+),CMV-DNA滴度正常;1例发生于移植后120天,CMV-DNA滴度增高,CMV-pp65(-),经更昔洛韦、大剂量丙球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前者治愈,后者死亡。CMV感染3例中CMV肝炎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2.2.2 HC发生情况 HC 2例(13%),均为迟发性,1例为Ⅲ度,发生于移植后61天;1例为Ⅱ度,发生于移植后76天,经水化、碱化、利尿、解痉、止血、成分输血(红细胞悬液及血小板)、抗病毒等治疗后,2例均治愈。
2.2.3 HVOD发生情况 HVOD 1例(7%),为重型,发生于移植后18天,经限制钠盐摄入、利尿、保肝、改善微循环、改善肾血流等治疗后,痊愈。
2.2.4 GVHD发生情况 5例(33%)发生急性GVHD(aGVHD),除1例CBSCT发生超急性GVHD(hGVHD)外,2例为Ⅰ度,1例为Ⅱ度,1例为Ⅳ度,经CsA加量、MMF、ATG、抗CD25-单抗、FK506等治疗,2例患者(hGVHD及Ⅳ度aGVHD)死于GVHD,1例(Ⅰ度)死于CMV感染所致的IP, 其余2例GVHD控制;1例(7%)于移植后104天出现了肠道的慢性GVHD(cGVHD),经CsA、MMF、强的松等治疗后症状控制。
3 讨 论
移植后并发症是影响HSCT成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真菌和病毒尤其是CMV感染已成为移植患者条件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最近的报告显示真菌感染中曲霉属更常见,一旦侵及脑实质,死亡率接近100%[1],毛霉菌所致的感染较少见,但预后极差。本组1例allo-HSCT患者发生了播散性毛霉菌感染,该患者治愈成功的经验是早发现,早期、长程、足量两性霉素B加支持治疗。BMT以后的CMV活动性感染发病率约为60%左右,无关供者的BMT、发生Ⅱ~Ⅳ度GVHD、使用肾上腺皮质类激素及抗排斥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易并发CMV感染[2],CMV-IP的病死率高达80%[3]。因此,移植前应用更昔洛韦等预防CMV的感染,移植后密切监测、发现感染后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目前认为HVOD是HSCT患者与预处理相关的最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本组HVOD发生率较低,与实施保肝等支持治疗,尤其对移植前存在一定肝损(转氨酶升高)及HBsAg(+)者及时进行保肝、抗病毒治疗,预防性应用复方丹参、凯时(PGE1)密切相关。
本组HSCT患者HC总的发生率较国内文献报道低[4],此与预处理期间持续水化、碱化、利尿和美司那应用有关。其中auto-HSCT患者HC发生率为0,allo-HSCT患者HC发生率也较低为13%,且均为迟发性,与Seber等[5]报道相符,故考虑与病毒感染有关,应加强病毒的检测。
口腔黏膜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多出现于移植后7~10天,严重的黏膜炎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增加感染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本组中自体、异体移植中重度黏膜炎发生率均较低,与加强口腔护理、使用黏膜保护剂(肯特令、洛赛克)、细胞因子(GM-CSF)漱口相关。
GVHD是阻碍allo-HSCT移植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组有33%患者发生了aGVHD,其中2例(13%)短期内死亡。在allo-HSCT后存活半年以上的患者中有60%~80%会出现cGVHD,cGVHD已日益成为影响移植后期生存及生命质量的主要参数指标,约占移植后非复发性死亡的54%[6]。本组1例患者发生了cGVHD,考虑与其在急性排斥期后自行减少CsA用量有关。说明移植后血液中CsA浓度监测对于预防cGVHD具有重要意义。
据Champlin等[7]统计34个国家105个移植中心的移植结果,allo-HSCT相关病死率30%~35%。本组allo-HSCT后,移植相关病死率为27%,以GVHD及CMV感染为主,需进一步加强GVHD及CMV感染防治以提高移植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de Medeiros BC, de Medeiros CR, Werner B, et 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 following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an autopsy report of 27 cases[J]. J Hematother Stem Cell Res,2000,9(4):535-540.
[2] Kanda Y, Mineishi S, Saito T, et al. Pre-emptive therapy against cytomegalovirus (CMV) disease guided by CMV antigenemia assay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in Japan[J]. Bone Marrow Transplant,2001,27(4):437-444.
[3] 达万明,裴雪涛主编.现代血液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54-379.
[4] 江 岷,陈 虎,王 波,等.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其相关发生因素[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19(2):103-104.
[5] Seber A, Shu XO, Defor T, et al. Risk factors for severe hemorrhagic cystitis following BMT[J]. Bone Marrow Transplant,1999,23(1):35-40.
[6] Margolis J. Vogelsang G. An old drug for a new disease :pentostatin (Nipent) in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J]. Semin Oncol,2000,27(2 suppl 5):72-77.
[7] Champlin RE, Schmitz N, Horowitz MM, et al. Blood stem cells compared with bone marrow as a source of hematopoietic cells for 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J]. Blood,2000,95(12):3702-3709.
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