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依赖患者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亲密度和适应性的调查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5941 日期:2025-03-05 来源:论文网
作者:刘华,姚云,朱相华,张鹏

【摘要】 目的 探讨酒依赖患者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特点,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以及亲密度和适应性对60例酒依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健康成人对比。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依赖者家庭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高矛盾性和控制性差(P<0.05或P<0.01)。在教育方式上,酒依赖患者父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P<0.05),而母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P<0.05或P<0.01)。在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患者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均较对照组为差(P<0.05)。结论 酒依赖患者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均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可能对酒依赖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酒依赖;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亲密度;适应性
在物质滥用的病因中,心理及社会因素的作用相当重要,尤其家庭因素是不可忽视的[1]。现有研究表明,海洛因依赖者的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及亲密度和适应性比非依赖者有较高的缺陷,其滥用的发生与家庭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但同样作为物质滥用的酒依赖是否与家庭因素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探讨家庭因素在酒依赖发生中的作用,为酒依赖的预防提供依据,对酒依赖患者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5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酒依赖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之酒依赖综合征诊断标准:年龄25~60岁,已婚(但未离异),不伴有非酒精依赖所致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没有药物滥用史,无脑外伤史。符合上述条件者共60例,平均年龄(40.5±6.8)岁,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无饮酒史的健康已婚男性,年龄26~60岁,平均(39.1±7.3)岁。2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一般资料问卷: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种族、健康状况、父母职业和文化、父母婚姻和健康、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等。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2]、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3]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2]对2组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①FES-CV包含90个条目,各10个因子,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及控制性。所有90个项目按选择的答案来评分,若回答“是”评1分,若回答“否”评2分。②EMBU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共81个项目和2个附加题,包括父亲养育方式6个(即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及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母亲养育方式5个(即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及严厉、过分干涉及保护、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让受试者对幼年父母的教养方式分别进行评定,即按不、偶尔、经常及总是4个等级评分,分别计1、2、3、4分。③FACESII-CV包括2个量表,即亲密度和适应性,共3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答案得分为1~5分,即“不是”为1分,“偶尔”为2分,“有时”为3分,“经常”为4分,“总是”为5分,不满意程度为实际感受得分与理想得分之差的绝对值。 测试均在统一指导下,由受试者笔答所有项目。对不理解的条目或句子,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作具体指导,但不能做任何启示性的暗示。
  1.3 统计方法 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2组FES-CV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1。表1 2组FES-CV评分结果比较表1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酒依赖患者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及组织性4个因子评分均较低,而矛盾性及控制性2个因子评分均较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   2.2 2组EMBU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酒依赖患者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评分较低,而惩罚及拒绝因子评分较高;另外,患者父亲的过分干涉及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分亦较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表2 2组EMBU评分结果比较
  23 2组FACESII-CV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3。表3 2组FACESⅡ-CV评分结果比较表3显示,酒依赖患者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亲密度和理想适应性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为低(P<0.01)。
  3 讨 论
   家庭环境是指一个家庭所处的情况和条件,包括生活条件、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行为因素。在这一环境中,各成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的任何个体出现了心理或行为问题(如物质滥用等),都不应孤立的看待,而应视为家庭系统运行障碍所导致的症状。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不仅累及患者本人,也秧及家庭其他成员[4]。本研究发现,酒依赖患者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及组织性4个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者,而矛盾性及控制性2个因子评分则明显高于正常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其次,患者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亲密度和理想适应性均明显较正常者为差(P<0.01)。此结果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患者家庭具有僵硬、松散、缺乏灵活性及较多矛盾的特点,这些不良因素可能在酒依赖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据报道,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以及整个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是子女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5]。本文结果显示,酒依赖者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评分较低,而惩罚及拒绝因子评分较高,另外患者父亲的过分干涉及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评分亦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提示酒依赖者父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P<0.01),母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P<0.05或P<0.01),说明患者普遍受着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不良的教养方式,往往会引发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并为物质依赖的发生提供人格基础。生活在不良家庭环境中的个体,情绪问题无法在家庭中得到疏导,只能压抑在心里,他们往往转向家庭之外去寻求解脱,加上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极易染上不良行为如酗酒、吸毒等,而家庭组织性低下,难以发挥协调管理的作用 ,无法有效地监管个体的行为,同时,个体行为问题的存在与恶化,反过来加剧了已有的家庭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综上所述,在酒依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因素有较大作用。因此,要重视酒依赖者家庭中存在的一些家庭问题,有的放矢的开展家庭工作,通过家庭治疗和开展家庭治疗帮助解决其家庭问题,对防止物质滥用和成瘾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郝 伟,杨得森,肖水源,等.国内六地区饮酒情况及相关问题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3):152-154.

[2]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4-142.

[3]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167.

[4] 马振武,王志敏,孟庆伟,等.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综合式家庭心理干预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1771-1772.

[5] 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208-209.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