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白血病,急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化学治疗;预激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危及人类生命的血液系恶性肿瘤,随着强烈化疗和骨髓移植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率不断提高,而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比较棘手,患者并发症多,缓解率低。我们自2003年以来用阿克拉霉素(ACR)、阿糖胞苷(Ara-C)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方案 (AAG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均为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15~73岁。根据FAB分类标准诊断,M1 8例,M2 10例(其中1例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5 7例,L2 4例,L3 1例。难治性19例,复发性11例。难治性白血病的判断标准参照文献[1]。
1.2 治疗方法 ACR 7~14 mg·m-2·d-1,静脉输注,第1~8天;Ara-C 10 mg·m-2·12 h-1,皮下注射,第1~14天;G-CSF(商品名瑞白)300 μg· m-2·d-1,皮下注射,在第1次注射Ara-C之前给予,至最后1次注射Ara-C之前12 h停用。如果白细胞计数大于20×109/L,暂停用G-CSF而不停化疗,待白细胞计数回落后再用G-CSF。
1.3 支持治疗 患者住普通消毒隔离病房;用制霉菌素、5%碳酸氢钠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在骨髓抑制期,如果血红蛋白小于70 g/L或血小板小于20×109/L,予以成分输血;发生感染后采用抗生素治疗。
1.4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
[2] 标准,判定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未缓解(NR),CR+PR计为有效。2 结 果
2.1 化疗效果 30例患者中CR 13例,PR 7例,NR 10例,总有效率66.7%。接受1个疗程治疗缓解者8例,10例治疗无效者均为复发性。
2.2 不良反应 在诱导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骨髓抑制,以血小板减少最多。6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合并肛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均控制。其他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均较轻,主要有恶心、呕吐、乏力、肌肉酸痛,患者均能耐受。无神经、肾和心脏毒性发生。4例出现轻度的肝功能异常,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一例在治疗中死亡。
3 讨 论
如何提高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的疗效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难点。用化疗结合G-CSF的AAG预激化疗方案,在化疗前应用G-CSF,使处于G0期的白血病细胞动员至S期,提高白血病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3],同时加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的恢复。G-CSF的应用不仅改变细胞周期,更重要的是促进细胞的药物摄入和代谢。根据细胞动力学理论,化疗药物对处于G0期细胞的杀伤作用差,这是化疗难以根治肿瘤的症结所在,AAG预激化疗方案的特点在于这几种药物在细胞动力学方面的合理组成。ACR是一种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静脉给药后很快下降到一定水平,并维持较久。ACR可嵌入DNA双股螺旋结构,干扰DNA的模板功能,影响DNA聚合酶[4]。 Ara-C是嘧啶类抗代谢药物,目前有观点认为小剂量Ara-C可能兼具促进原始细胞分化成熟和抑制白血病克隆生长的双重作用机制[5]。以上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白血病效应。体外实验证明,G-CSF能有效增强小剂量Ara-C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凋亡及分化作用[6]。G-CSF能加速骨髓粒系细胞的增殖,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难治性、复发性白血病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常规化疗后外周血象及一般状况均明显下降,往往不能耐受大剂量的化疗,而AAG预激化疗方案化疗强度弱、毒副作用小、有效率高,与其他化疗药可能无交叉耐药,值得推广使用。
AAG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已有报道,而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报道甚少。我们用AAG预激化疗方案治疗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例L2 CR,3例L2 PR,1例L3 NR。对于难治性、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别是年老、体弱、外周血白细胞低,用常规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案无效者,可试用AAG预激化疗方案。
【
参考文献
】[1] 陆道培. 白血病治疗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92-93.
[2] 张之南.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4-227.
[3] Harousseau JL, Wu DP. The use of GM-CSF and G-CSF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eukemias [J]. Leuk Lymphoma, 1995, 18(5-6):405-412.
[4] 吴学宾,高雪芝,金宝翠,等. 鬼臼乙叉甙诱导HI-60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12):651-652.
[5] 杨天楹,张之南,郝玉书. 临床血液学进展[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239.
[6] Bai A, Kojima H, Hori M, et al. Priming with G-CSF effectively enhances low-dose Ara-C-induced in vivo apoptosis in myeloid leukemia cells [J]. Exp Hematol, 1999,27(2):25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