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冬青滴丸制备工艺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5540 日期:2025-03-01 来源:论文网
作者:李苑新 刘燕华 朱盛山


【关键词】 毛冬青滴丸/生产和制备;,,中药工艺改进;,,正交试验法
 摘要:【目的】优选毛冬青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含膏量、干膏细粉粒度、基质、冷凝剂种类对滴丸质量的影响。【结果】按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毛冬青滴丸,圆整均匀、色泽一致、无粘连,产品质量合格。【结论】该制备工艺简便,技术参数值合理,适合企业化生产。
关键词:毛冬青滴丸/生产和制备; 中药工艺改进; 正交试验法
毛冬青为冬青属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et Arn.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脉,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中心性视网膜炎[1]。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干膏细粉粒度、滴丸含膏量、基质、冷凝剂种类对滴丸质量的影响,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将《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WS11512(ZD1512)2002中毛冬青片研制成毛冬青滴丸(Maodongqing Drop Pills,MDP),现报告如下。
1 试剂与仪器
聚乙二醇(汕头市光华化学厂);二甲硅油(镇江市宏扬硅氟材料厂);液体石蜡(广东汕头新宁化工厂);石油醚(广州化学试剂厂);DW4型中试滴丸机(江苏泰州市明扬制药机械有限公司);ZRS8G智能溶出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毛冬青干膏细粉的制备
毛冬青粉碎成粗粉,加水煎煮2次,第1次?4?h,第2次?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110~115?kg/L(50℃),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30~135?kg/L(T=50℃)的稠膏,减压浓缩干燥成干膏,粉碎成细粉。
22 DW4型中试滴丸机实验技术参数
料罐温度80℃,滴罐温度80℃,冷凝剂温度(10±1)℃,滴头内径为?25?mm,滴头外径为?40?mm,滴距?10?mm,滴速?40~45滴?/min。
23 基质与冷凝剂的选择
根据初步试验结果,按照DW4型滴丸机的技术参数值,以毛冬青滴丸的基质、冷凝剂种类[2]、干膏细粉粒度和滴丸含膏量为因素水平,选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见表1),对滴丸的外观质量、溶散时间、丸质量差异[3]进行综合评分。溶散时间按崩解时限检查项下方法操作,实验数据为6粒滴丸的平均值;丸质量差异为取20粒滴丸,测丸质量,求出变异系数[4];外观质量的评分为圆整度、色泽、硬度3项指标,按质量由好到差分别记为1~5分的结果直接相加。综合评分=(溶散时间/最大溶散时间)+(丸质量差异变异系数/最大丸质量差异变异系数)+(外观质量分数/最大外观质量分数)。综合评分分数越低滴丸质量越好,分数越高质量越差。 实验结果分析见表2、表3。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表2 正交试验结果 由表2、表3的结果分析可看出,A、B因素对滴丸的制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毛冬青滴丸质量影响因素由大到小次序为A>B>D>C,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A2B1C2D1,即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二甲硅油为冷凝剂,干膏细粉粒度120目,滴丸含干膏细粉量控制在质量分数为30%(300?g/kg)。
24 滴丸洗涤剂的选择
实验采用不同种类的有机溶剂作洗涤剂,洗除滴丸表面的二甲硅油,对洗涤剂的功效进行评价,结果见表4。
25 最佳工艺制备滴丸
称取聚乙二醇4?000水浴(80℃)加热煮熔,加入毛冬青干膏细粉(120目),使混合药液的干膏含量控制在30%。充分搅拌均匀,按中试滴丸机技术参数制备滴丸,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剂,再用石油醚洗除滴丸表面剩余的冷凝剂,45℃低温烘干滴丸?3~4?h。
26 滴丸质量检查
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滴丸剂相关规定,检测毛冬青滴丸的质量。质量考察结果见表5。
3 讨论
聚乙二醇6?000的热熔液体粘度大,适合用于表4 洗涤剂的评价结果表5 质量检测结果(N=3)冷凝剂的种类、密度、粘度影响滴丸的圆整度,冷凝剂的密度、粘度越大,滴丸的沉降越慢,滴丸易变成扁圆形;冷凝剂的密度、粘度越小,滴丸的沉降越快,滴丸易出现拖尾,二甲硅油201100型粘度适中,适合聚乙二醇类作基质制备滴丸的冷凝剂。
干膏细粉的粒度对滴丸的外观质量有影响,提高滴丸中干膏细粉的细度可提高滴丸的均匀度、圆滑度和硬度。二甲硅油能与石油醚混溶,用石油醚洗除滴丸表面剩余的冷凝剂,效果好,成本低。
毛冬青干膏粉碎过120目筛,滴丸含膏量控制在质量分数为30%,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二甲硅油为冷凝剂,石油醚为洗涤剂,按上述技术参数制备滴丸,工艺简便,成品率高。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41.
[2]弥宏,董方言,陈颖,等.冠心丹参滴丸的成型工艺设计研究[J].中成药,2000,22(3):190.
[3]张志华,赵新华,孟庆军.正交试验法优选益心酮滴丸制备工艺[J].中草药,2001,32(1):28.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附录VIIA.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