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优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0144 日期:2024-06-18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从黄淮海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的优点和配套技术两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优点;栽培技术;黄淮海地区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粮食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粮食问题更为突出。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玉米需求量不断增加,依靠科技进步继续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必然选择。黄淮海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0%以上、总产量的50%左右,因此提高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对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与选用优良玉米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改变玉米播种方式、构建高质量的群体结构就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在20世纪80~90年代,夏玉米播种方式多采用麦垄套种。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播种方式已由麦垄套种逐渐转变为麦后贴茬直播。
  1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的优点
  1.1缩短播种时间,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避免人工踩踏或机械碾压伤苗,实现一播全苗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由于小麦大部分实现了联合收获,收获时间由过去的10 d多缩短到目前的3~4 d;同时,使用播种机进行直播,一般在小麦收获的当天或第2天就可以进行播种作业。黄淮海地区小麦收获时间一般为5月25日至6月20日,6月20日之前能够顺利完成播种工作。选用生育期100 d左右的中早熟玉米品种,可以充分保证后期籽粒灌浆和成熟,在9月25日至10月5日及时收获腾茬。进行玉米免耕机械直播,通过对机械性能的调整、操作控制,能够规范种植,便于适量播种,播种时可以充分保证行距、株距、播深,覆土一致,并且不打乱土层,确保苗齐、苗全、苗匀、苗壮,提高幼苗质量和长势整齐度,为提高产量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受国家“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激励,小麦联合收割机购买量急剧上升,小麦机械化收获面积几乎达到100%。套种玉米由于套种时间早,苗龄大,小麦收获时会碾压伤苗。即使小麦收获时玉米未出苗,萌动的种子遭受碾压损伤,也会造成出苗不齐。特别是地头、地边,碾压更重,形成缺苗断垄。采用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就可以避免人工踩踏或机械碾压伤苗,有利于实现一播全苗[1]。实施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麦田可不留套种行,保证小麦合理密植,提高小麦产量;同时,不套种玉米,也减少了对小麦的人为损伤。
  1.2利于田间管理
  玉米一播全苗需要充足的底墒,玉米麦垄套种,如果墒情不足,易造成出苗不齐,而此时又常常处于干旱少雨季节,小麦后期浇水还会影响小麦粒重和品质,遇风还易造成倒伏,影响产量。采用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就可以解决上述矛盾。在玉米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保证玉米出苗整齐。免耕机械直播地块由于地表有小麦秸秆和麦茬覆盖,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干旱时土壤地表温度相对较低不易裂缝“跑墒”,在雨后不易积水,肥料不易流失,产量也得到相应提高。免耕机械直播地块由于玉米表层根量多,主根发达,抗倒伏能力增强。长期小麦秸秆还田还可实现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以及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壮苗是提高玉米单株生产力的基础,施肥可以促苗健壮生长。玉米播种机带有施肥装置,可在播种的同时播下种肥,有利于培育壮苗。以往套种玉米因苗期与小麦共生期间光照不足、争水、争肥,易形成弱苗,还易招致粘虫、灰飞虱、蓟马、麦秆蝇等虫害危害,造成旋心苗、粗缩病苗严重发生,个别地块粗缩病苗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免耕机械直播田克服了套种田施用农药的限制,喷药方便,有利于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
  1.3 利于生产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生态环保
  机械化播种,全田种植规格一致,便于机械化收获,有利于推动玉米生产向全程生产机械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可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可使小麦秸秆直接还田,减少耕整作业,减轻土壤风蚀影响,有利于保护环境,有效地解决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配套技术
  2.1提高小麦收获质量,选用良种
  收获小麦时应选用带秸秆粉碎和抛撒装置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作业,小麦留茬高度在15 cm以下,麦秸粉碎长度不超过10 cm,麦秸在田间抛撒均匀,为方便玉米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奠定基础。免耕直播时地面较硬,可选用一次能完成破土、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多道工序的机械,如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农哈哈牌2BYQF-3型气吸式免耕施肥播种机、2BYF-3A型仓转式、2BYF-3型大外轮式3行玉米播种机、豪丰牌2BJM-2(7)型多功能灭茬播种机、2BJM-2(6)型窝眼式播种机,与36.75kW拖拉机配套的2BMSF-10/5型播种机等[2]。每次播2~5行,按照具体要求适当调整穴距、播量。夏玉米机械直播要选用株型紧凑、耐密植、生育期100 d左右的中早熟高产优质杂交种,如郑单958、浚单20等,种子质量要好,发芽率高,籽粒大小均匀一致。使用包衣种或进行药剂拌种,以防地下虫害和苗期病害的发生。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2精细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前要注意对播种作业机械手进行培训,对播种机预先进行调试,以符合农艺技术的要求。一般调试下种量至2~3 kg。等行距调至60 cm左右,宽窄行行距范围在30~120 cm。株距视品种和留苗密度而定。播种时开沟深度不小于5 cm,所开的种肥沟宜窄,以能使覆盖的秸秆分向沟两侧不遮种沟为准,种子一般应播到距地表3~5 cm处,种肥应施在种子侧下方5 cm处;种肥一般选择磷酸二铵37.5 kg/hm2左右、尿素75~150 kg/hm2,使用带施肥器玉米免耕播种机,播种施肥同时进行。对于墒情差的地块应在播后立即造墒,为后续作业做好准备。播种作业过程中,严格操作规程,播种速度不可过快,确保播种质量,达到下种均匀,覆土、播深一致[3]。还要注意跟踪播种机逐行检查,对裸露籽粒及时覆土,对因秸秆、泥土等堵塞未播下种子的地段及时补种。如果采用半精量播种机播种,播种机构成穴性要好,每穴单双米籽粒≥70%以上,精密播种单粒率≥90%,空穴率≤1%,破碎率≤1%,覆土要严密,镇压要实。留苗密度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定苗一定要根据品种特点,宜密则密、宜稀则稀,稀植品种在留苗时不宜密度大而致空棵率增加和果穗变小或管理赶不上而减产。竖叶耐密品种结实性好,必须适当增加密度才能超高产。实践表明,玉米五叶期为最佳定苗期。
  2.3及时浇水,科学施肥
  玉米播种期正处于气温升高干旱少雨季节,土壤水分蒸发快,播后要及时浇好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整个生育期应结合天气情况及时浇水,注意浇好拔节水、孕穗水,特别是在需水临界期,要适时灌溉浇水,保证水分供应,防止“卡脖子旱”。根据玉米需肥规律,进行科学配方施肥。密度与肥料试验和高产栽培的经验表明,夏玉米单产9~12 t/hm2的适宜施肥量为施纯氮225~300 kg/hm2、五氧化二磷75~150 kg/hm2、氧化钾150~270 kg/hm2。在缺锌土壤施硫酸锌15.0~22.5 kg/hm2。在肥料追施上一般分2次进行,第1次追肥在拔节期,用肥量为总肥量的30%~40%;第2次追肥在大喇叭口期,用肥量为总肥量的60%~70%。追肥时应使用化肥深施机具深施肥,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玉米关键生育阶段喷施无公害优秀液肥——天王肥,可明显促进玉米逆境成苗,根系发达,节水抗旱防早衰,提高化肥利用率30%以上,提高农药防病虫害效果,对玉米青枯病、叶枯病、粗缩病、矮花叶病防治效果突出。玉米生育后期喷施可促进穗大粒饱满,提高籽粒重量。
  2.4病虫草害防治
  在整个生育期,发现病虫害及时对症施药防治。苗期重点防治粘虫、蓟马、蚜虫、灰飞虱以及地下害虫,中期重点防治2代玉米螟和蚜虫。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因小麦机收后麦秸较多,虫口密度大,杂草生长快,应在播种后趁墒用40%阿特拉津1.125 L/hm2+50%乙草胺1.125 L/hm2+50%乙酰甲胺磷2.25 L/hm2,对水750 kg进行封闭式喷雾,这样可在地面形成1层药膜,有效防止杂草生长,并兼杀小麦秸秆上残留的害虫和虫卵。
  2.5化学调控
  化学调控是作物高效低耗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玉米化控是一项减灾、抗灾、低投入、明显增产增收的方法。为调节玉米营养生长,降低植株的高度和结穂部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在拔节初期可用矮壮素375 g/hm2对水450~600 kg,对玉米植株喷雾,降低玉米株高30 cm左右。为促进雌穗发育,降低玉米植株高度,也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乙烯利1.5 kg/hm2对水450~600 kg喷洒在茎叶上,不仅可以促进穗粒发育,还可以使株高降低20~30 cm[4]。
  2.6适时收获
  当前大面积生产推广的优良品种大多数是活秆成熟,为发挥这类品种库大、流畅、源足的增产优势,延长7~10 d收获,可增加光合产物积累、提高粒重,增产达5%~15%。适时收获的标志是:籽粒灌浆乳线消失,黑糊层形成,苞叶枯黄松动,此时玉米完全成熟,为最佳收获期,千粒重最高。因此,在黄淮海夏玉米生态区,应该大力提倡玉米适时晚收,这是一项不增加投入、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也不影响小麦适时播种的重要增产措施。
  3

参考文献


  [1] 王振华,刘晓文,张前进,等.夏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8(4):33-34,38.
  [2] 郑杰.夏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J].河南农业,2004(9):28.
  [3] 于永婷,张守林,张国合.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9(2):113-114.
  [4] 秦文永.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J].安徽农业,2004(5):2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