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了夏播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芝麻;高产;栽培技术;豫东南地区
豫东南地区是河南省夏芝麻主要产区,常年种植总面积占河南省芝麻种植面积的50%,总产量占45%。近年来,由于国家组织实施油料倍增计划,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芝麻种植水平不断提高,初步积累了夏播芝麻高产栽培技术经验。现将豫东南地区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播种
可选用具有品质优良、高产稳产、抗病性强、早熟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的品种,如豫芝11号、郑杂芝3号、郑芝98N-09等。为有效预防苗期根腐病、立枯病、炭疽病等,同时培育壮苗,用2.5%适乐时种衣剂150 mL/hm2,对水150 mL拌种7.5 kg,阴干后播种。芝麻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 ℃以上,且属于无限生长植物,当最高气温达到25 ℃以上时,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根据多年试验、观测,夏芝麻每早播1 d,可提高产量22.5~37.5 kg/hm2。因此,豫东南地区南部芝麻应在6月1日前播种,北部应在6月3日前播种,最迟播种日期不得超过6月10日[1]。一般进行铁茬抢播,即麦收后立即用耧播,播种深度1.5~2.5 cm。芝麻播种对土壤墒情要求不高,黑墒至黄墒均可。墒好则浅播,墒差时可适当深播,但最深不得超过3 cm。种植模式采用宽窄行播种,要求宽行距40 cm,窄行距20 cm。播量4.5~7.5 kg/hm2。
2苗期管理
芝麻田的灭茬工作应及早进行,一般在出苗后7 d进行。因为芝麻苗小苗弱,麦茬严重影响通风透光。苗期灭茬宜浅不宜深,以免伤至芝麻根系[2]。芝麻播种7.5 kg/hm2,墒情适合时可出苗150万根/hm2以上,远远高于留苗密度,为减少无效养分消耗,应及早间苗。一般要求在芝麻长至2片真叶时进行,每隔5 cm左右留1株,应除去丛生苗,留单生壮苗,间苗时要减少对所留苗的根系损伤,保证所留苗的旺盛生长。芝麻间苗后,留苗60万根/hm2左右,防止死苗,以免造成缺苗断垄。苗期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根腐病、茎点枯病等,可用80%乙蒜素750~1 050 mL/hm2对水450 kg叶面喷雾预防。苗期虫害主要是地老虎、蟋蟀、金针虫,可用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25 mL/hm2对水225 kg于傍晚喷雾,或40%毒死蜱乳油500倍液,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800倍液喷雾。在芝麻苗长至4~6片真叶时,应进行化学除草(切勿在芝麻2片真叶前喷施),用8.8%精喹禾灵600 mL/hm2对水450 kg,混匀后叶面喷雾防治[3]。此次除草只能除去禾本科杂草及自生麦苗。通过苗期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等管理,芝麻苗生长健壮,死苗的可能性很小,在芝麻6片真叶时定苗,宽窄行播种的(即宽行40 cm,窄行20 cm)适宜密度为16.5万株/hm2。定苗后3~5 d进行第2次中耕,此次中耕深度要求为6~10 cm,切记只在宽行内进行,并将中耕土的1/2培在窄行内,提高窄行高度,并掩埋窄行内杂草。这样沟垄高度可达10~15 cm,有效预防涝灾和后期倒伏。
3中期管理
此期追肥百亩以上示范方一定要改以前的撒施为条施,可用独腿耧在窄行内施芝麻示范专用肥万亩方450 kg/hm2,施肥时间应掌握在有50%的植株第1朵开放时(即6月底前后)。施肥深度要求15 cm左右,以利于根系吸收[4]。施肥后2 d内进行第2次中耕,对于培土高度未达到15 cm的要培土至15~20 cm,按第1次培土的方法从宽行内向窄行内封土,同时要彻底清除杂草。中期主要病害有疫病、褐斑病、叶枯病、细菌性角斑病、茎点枯病等,应于7月中旬前后普遍喷1次20%二氯异氰尿酸钠600 g/hm2对水450 kg。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块应于7月底用0.3%丁子香酚450 mL/hm2+20%二氯异氰尿酸钠450 g/hm2对水450 kg混合喷雾,或用50%多菌灵375 g/hm2加20%二氯异氰尿酸钠225~300 g/hm2加25%戊唑醇120 g/hm2对水375 kg喷雾防治。芝麻属耐旱怕涝作物,汛期排水至关重要,通过2次中耕培土,沟垄明显,只要及时将沟垄与地头沟、路边沟疏通,就能顺利排水,有效防止涝灾发生。
做好排水防涝的准备,及时防涝。注意测报病虫害发生情况,对不会造成大危害的病虫害可以不防。芝麻打顶一般可增产75~105 kg/hm2,打顶时间一般要求在8月20日前后,掐去植株顶端2 cm左右。芝麻打叶是影响芝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要杜绝发生,保证芝麻后期的正常生长。
5适时收获
当芝麻下部有2~3个蒴果时开始开裂,此时,中、上部蒴果已基本成熟,也就是9月上旬开始收获。收获后捆成直径为15~20 cm的小捆及时晾晒,切记闷大垛,避免芝麻品质下降甚至霉变,保证芝麻丰产丰收。
6
参考文献
[1] 方良发.南阳盆地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245.
[2] 石林权,陈宏.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20):9.
[3] 童山.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9(7):7-8.
[4] 丁双玲,张体德.夏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1(5):12-1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