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山东枣庄;峄城区
玉米是峄城区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左右,总产9万t左右,面积、总产占全区粮食作物面积、总产的40%以上。抓好玉米生产,事关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对进一步挖掘玉米生产潜力、缓解玉米供求矛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要实现玉米高产,增加粮食总产,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播种及田间管理等技术工作。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各镇街可根据各自的生产条件和产量指标选用郑单958、鲁单981、浚单20、农大108、泰玉2号、登海等系列优良品种,相同品种集中连片种植,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种子发芽率95%以上,做到品种布局区域化,栽培管理科学化,良种良法配套化,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种子大小一致、籽粒饱满,是苗齐苗壮的基础,因此除精选机选外,播前还应进行人工挑选,剔除霉粒、虫咬粒等。用药剂拌种,用50%辛磷硫乳剂50 mL对水4~5 kg拌玉米种35~50 kg,防治地下害虫较好;种子包衣可以起到杀菌、杀虫、促进幼苗生长等多种作用,有利于全苗、壮苗,增产效果明显,但包衣后的种子不可再进行药剂拌种,并要做好发芽试验。
2抢时播种与合理密植
麦收后抢时直播夏玉米。播种量52.5 kg/hm2左右,播深3~5 cm。用磷酸二铵37.5 kg/hm2作种肥,做到肥种隔离,覆土盖严。也可以用生物有机肥150 kg/hm2作种肥。使用套种耧能保证玉米密度,做到种肥隔离。坚持足墒耕种,做到种子深浅、种子大小、种肥多少、覆土厚薄一致;如不能及时造墒,播后可浇蒙头水。做到3叶间苗,5叶一次性定苗,去弱留壮,去大留小,去病留健,去混杂苗,留颜色、苗势一致的苗[1]。在玉米3叶前,发现连续缺苗3株(穴)以上,应及时进行补苗,可采取带土移苗补栽的方法,以减少与相邻株间的差异。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以缩短缓苗的时间,确保成活。缺苗3株以下,在缺苗处一侧或两侧,留2株即可,不需补栽。一般不提倡补种。合理增加密度是协调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实现夏玉米高产的基础。高产田玉米大多1株1穗,单株营养面积比较稳定,群体发育较好。因此,只有保证且适合品种的苗株数,才能确保应有的苗穗数和营养面积,充分发挥玉米杂交种的增产优势,确保产量达到较高的水平。种植方式采取大小行或等行距种植,平均行距60~65 cm,株距因品种而异。鲁单981等大穗型品种4.5万株/hm2左右,农大108 为4.95万~5.70万株/hm2,郑单958为5.25万~6.75万株/hm2,浚单20为6.00万~6.75万株/hm2。
3肥水管理
根据夏玉米的需肥特点和生育规律,施肥应遵循“底肥足,苗肥早,穗肥重,粒肥补”的原则,高产田一般施有机肥37.5 t/hm2、钙镁磷肥900 kg/hm2、硫酸锌15 kg/hm2,全生育期施标准氮肥1 125 kg/hm2。氮肥的具体运筹是:提苗肥占30%,孕穗肥占50%,攻粒肥占20%。上述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可达到有机与无机结合,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结合,满足高产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实现玉米高产稳产[2]。追肥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前进行。此次施肥有促根、壮苗和促叶壮秆的作用,为高产打下基础。没有施种肥的,要早追。要给瘦弱苗施偏肥,促苗早发。玉米苗期浇水时要避免大水漫灌,浇水1~2次。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田间管理
及早进行田间管理,满足玉米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是高产玉米栽培的基本要求。麦收后及时灭茬,以疏松土壤、消灭杂草、促根深扎。共灭茬2~3次。灭茬入土深度掌握苗旁浅、行间深的原则。第1次灭茬在定苗前进行,深度为3~5 cm。第2、3次灭茬在拔节前进行,耕深要适当深一些,以8~10 cm为宜。麦收后应根据玉米留苗密度及早进行间定苗,于3叶间苗,5叶定苗,不宜延迟,以防苗荒。对肥水条件充足、易出现分蘖的品种,应及时将分蘖除去,以利于主茎生长。在小喇叭口期及时拔除小弱株,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植株健壮,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在玉米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对长势过旺的玉米,合理喷施安全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健壮素、多效唑等)[3],以防止玉米倒伏。当雄穗抽出而未开花散粉时,应隔行或隔株去除雄穗,但地头、地边4 m内的不去。于盛花期人工辅助授粉。
5病虫草害防治
锈病和大斑病、小斑病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间隔7 d,连喷2次防治。种衣剂包衣,防治苗期病虫害;在小喇叭口期(第9~10叶展开),用1.5%辛硫磷颗粒剂和细砂按0.25∶1.25的比例混合,混匀后撒入心叶1.5~2.0 g/株,防治玉米螟[4]。播种后,墒情好时可直接喷施40%乙·阿合剂3.00~3.75 L/hm2,或33%二甲戊乐灵(施田补)乳油1.5 L/hm2(下转第73页)
(上接第71页)
加72%都尔乳油1.125 L/hm2对水750 kg进行封闭式喷雾;墒情差时,于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时喷施4%玉农乐悬浮剂(烟嘧磺隆)1.5 L/hm2对水750 kg喷雾,也可在玉米7~8叶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百草枯(克芜踪)水剂对水750 kg定向喷雾。
6适时晚收
改变过去“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即可收获”为“苞叶干枯,黑层出现、籽粒乳线消失即籽粒生理成熟时收获”,一般在9月25日至10月1日收获。
7
参考文献
[1] 刘秋芳,吴峥嵘,任淑娟,等.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6):17-18.
[2] 程乐庆,范成立.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7(6):16-18.
[3] 李美莲,孙淑英,董福贵.玉米新品种种星七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6):69-70.
[4] 周苏玫,李潮海,刘奎,等.夏玉米超高产栽培的资源特征及关键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0(5):3-4.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