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水稻绿旱一号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出苗至拔节期管理、拔节至抽穗期管理、抽穗至灌浆期管理、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绿旱一号;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绿旱一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研究所利用遗传工程选育的办法,将既耐旱又耐涝植物空心莲子草(俗称革命草)的基因组DNA,采用浸胚法将其直接导入优良常规水稻新品种“6527”中,选育而成的耐旱节水型水稻新品种,2004年定名为“绿旱一号”,于2005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号为国审稻2005053)。其有效穗数330万~37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20~130粒,结实率85%左右,穗实粒数100~110粒,千粒重25~27 g。基本苗180万~195万根/hm2,最高茎蘖数420万~450万个/hm2,分蘖成穗率65%~70%。6月20日前播种结束,9月5日前齐穗,10月15日左右成熟收获[1]。
1播前准备
选用种子质量符合标准(纯度99%以上、净度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的种子作为播种材料,严禁用不符合标准的种子或自留种。播种前先晒种1~2 d,可使播种后种子出苗快、苗壮、苗匀。若进行水直播,先浸泡12 h,让种子均匀吸足水分,捞出淋干后待用。前茬作物收获后,尽可能早腾茬、早整地、保好墒、早播种。整地要求:耙透、耙匀、耙碎、耙实,无明暗坷垃,土壤上虚下实,以利根系深扎、发育,增加根量,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整地措施可根据前茬而定,根茬留的浅、根量少或无根茬,可进行旋耕,而后耙平、耙碎土垡播种;若进行秸秆还田,先翻耕掩茬,而后耙碎、耙平土垡播种。旋耕深度为15~16 cm,耕翻深度在20 cm左右。绿旱一号直播生育期短,分蘖成穗率低,应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控制无效分蘖发生,应重施基肥。把全生育期氮肥的60%、钾肥和磷肥的100%作基肥[2]。有机肥采用全程施肥法,先施肥后耕翻入土。基肥使用腐熟农家肥15.0~22.5 t/hm2、尿素225 kg/hm2、二铵22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在缺锌地区,可增施硫酸锌15.0~22.5 kg/hm2。原种植花生、玉米等旱作物的田块改种绿旱一号,地下害虫较重,可结合整地,均匀喷撒林丹粉30 kg/hm2,或用90%敌百虫粉剂15 kg/hm2拌入肥料中均匀播撒于土壤中,以杀死地下害虫[3]。
2播种
适期早播不仅是全苗、壮苗的关键,还有利于后期苗的健壮生长及发育。绿旱一号用于早稻,4月下旬即可播种;用于夏直播,6月20日前都为适播期,若推迟播种应适当加大播种量。适期播种要求基本苗150万~180万根/hm2,根据基本苗确定播种量,正常情况下,播种量为45~90 kg/hm2。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绿旱一号可进行条播、点播、撒播。人工条播行距22~25 cm,机械条播行距20 cm,点播株行距配置20 cm×20 cm,条播播种量60~75 kg/hm2,点播播种量45~60 kg/hm2,撒播播种量75~90 kg/hm2。要求不重不漏,无漂籽,一般播种深度2~3 cm,切记过深,导致苗弱、分蘖发生迟。播种后及时覆土掩种,以利保墒。掩种后及时开好明沟,明沟深度15~20 cm,以利灌排水。绿旱一号直播杂草发生较重,要加强杂草防除。以化除为主,辅之人工除草。土壤封闭时间掌握在播后芽前,用42%丁·噁乳油2.25~3.00 L/hm2或33%施田补乳油2.25~3.00 L/hm2。在足墒情况下,掩种后立即喷药,用水量不少于600 kg/hm2;若墒情不足,先灌跑马水,待土壤不陷时进行喷雾,用水量不少于375 kg/hm2。
3出苗至拔节期管理
齐苗后到田间查苗,对于缺苗断垄地段,进行补种,将备用种子浸泡后催芽,露白后人工补种,苗龄达3叶以上时,可进行人工移栽,移稠补稀。于三叶一心期,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化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发田块,选用2.5%稻杰600~1200 mL/hm2,若千金子发生较重再加10%千金乳油450~750 mL/hm2;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选用50%二氯喹啉酸450~750 g/hm2加10%千金乳油450~750 mL/hm2;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可选用20%二甲四氯水剂3 L/hm2,旱管的田块用水量不少于600 kg/hm2,可选择下雨后的7:00—9:00或16:00以后喷药,有灌溉条件的田块,用水量不少于375 kg/hm2,先喷药,隔一天上水,田间保持浅水层3 d,除草效果好。5叶龄以上的杂草采取人工拔除。根据苗情追肥。对于基本苗足、分蘖发生快、苗情好的田块,可不施分蘖肥,反之,于三叶期结合降雨或灌水施尿素60~75 kg/hm2,若基肥没有施用钾肥,此期可追氯化钾120 kg/hm2。绿旱一号生育期短,生育进程快,要促进壮秆大穗,务必早施穗肥,在拔节时追施尿素75~90 kg/hm2 [4]。此阶段,绿旱一号病、虫发生较轻,重点防治好纹枯病、叶瘟、节瘟、稻蓟马。纹枯病防治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2.25 mL/hm2,或40%纹霉清2.25 L/hm2对水600 kg进行喷雾,间隔5~7 d再喷1次。叶瘟、节瘟的防治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0~405 g/hm2对水600 kg喷雾,间隔5~7 d再喷1次。稻蓟马防治可选用40%乐果乳剂1 500 mL/hm2,或20%三唑磷乳剂1.125 L/hm2对水375 kg进行喷雾。
拔节后到抽穗期,绿旱一号保持个体良好的生长,群体发展合理,对于形成大穗、巩固穗数、防治倒伏、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均有重要作用,是产量形成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时期。此期主要是搭好丰产架子。此阶段是决定水稻穗大粒多的时期,灌好孕穗水对产量贡献极大。对于旱管的田块,要灌1次透水,若自然降雨多,可保持浅水层;对于有灌水条件的田块,灌1次大水,建立浅水层。在始穗期,追尿素30~45 kg/hm2作粒肥,同时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有养根、保叶、防早衰作用。稻曲病及螟虫的防治,于抽穗前7~9 d,用43%好力克150~225 mL/hm2,或30%爱苗225~300 mL/hm2对水600 kg喷药1次。齐穗期再喷1次以防治稻曲病。用1.8%的阿维菌素450~750 mL/hm2加40.7%毒死蜱1 500~2 750 mL/hm2对水600 kg喷雾,以防治螟虫。
5抽穗至灌浆期管理
此期是决定结实粒和粒重、最后确定产量的时期,籽粒产量的绝大部分是来自抽穗以后的光合产物。此期群体持久保持高的光合生产率对于夺取高产极为重要。管理的重点是防病、虫,保功能叶。此阶段生产上常遇干旱。抽穗期缺水,则抽穗慢、结实率降低;乳熟期受旱,则空瘪粒增加、千粒重降低、米质下降,因此应于始穗期灌1次透水,保证抽穗及灌浆对水分的要求。若始穗期灌水量小,灌浆期遇旱,仍需灌1次透水。结合病虫防治,选用液体含氨基酸类的叶面肥最好,可喷2~3次。穗颈瘟防治可在水稻齐穗期用40%稻瘟灵1.125~1.500 L/hm2对水600 kg喷雾,扬花结束后遇低温、阴雨天气,于雨后再喷1次。螟虫的防治可参照拔节至抽穗期中的防治方法。稻飞虱防治可用25%优佳安1.2~1.5 kg/hm2,或25%噻嗪酮750 g/hm2对水600~750 kg喷雾。
6 收获
于收获前15 d排除田间积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收获时间,一般于蜡熟末期收获,割晒可适当提前。
7
参考文献
[1] 朱启升,王士海,张世林,等.耐旱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的选育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145,8151.
[2] 杨安中,朱启升,陈周前,等.氮肥用量对“绿旱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通报,2007,23(8):269-272.
[3] 朱有才,葛树广.绿旱一号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192-193.
[4] 杨安中,朱启升,陈周前,等.播种前氮肥用量对“绿旱一号”旱直播栽培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4):10-1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