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西瓜;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西瓜生长期短,效益高,发展西瓜生产是当前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1]。西瓜生产的效益与栽培管理水平直接相关。目前,安徽省西瓜栽培整体技术水平并不高,一些地方仍然是传统技术和粗放管理。因此,大力推广西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高西瓜的生产效益、促进西瓜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好品种是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以优质、抗病性强、易坐果为原则,选择适宜的品种。早熟瓜应选择生育期在90 d以下,耐低温弱光、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中、小果型品种;中熟瓜应选择生育期在95 d左右,中、大果型品种;秋季瓜应选择生育期在90 d左右,较耐高温、耐旱,后期果实膨大较快的中、小果型品种。播种前晒种2 d,以提高种子活力和杀灭病菌。种子应当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是:把种子浸入55 ℃的水中,边浸边搅动30 min左右,冷却后浸种2 h;药剂处理通常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 min,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 h,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再浸种催芽。将经过处理的种子浸泡3~4 h后洗净,放在恒温箱内40 ℃高温萌动6 h,33 ℃恒温下催芽,当胚根长至0.5 cm时即可播种。
2选地整地
种植西瓜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土及砂质壤土为佳[2]。如采取自根苗栽培,应选择旱地5年以内、水田3年以内未种过瓜的田块。瓜田冬前深耕冻垡,移栽前抓住墒情进行整地。瓜田要三沟配套,雨止田干,土松墒面平。基肥一般占到总施肥量的60%~70%,氮、磷、钾要搭配合理。基肥以优质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施肥量因土壤肥力情况和栽培的品种而定,一般中等肥力的田块,结合整地施用腐熟有机肥45~60 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900~1 200 kg/hm2,注意勿施含氯肥料。小果型西瓜和嫁接栽培的西瓜可少施20%的肥料。淮北地区可采取平畦栽植,淮河以南地区应采取高畦栽植。宽畦4.0~4.5 m,窄畦2.0~2.5 m。宽畦可在畦两侧定植瓜蔓对爬,也可在中间定植两面爬。窄畦在一侧定植,瓜蔓单面爬。
3播前准备
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管理方便的地块建苗床。早西瓜育苗,应在大棚或温室内进行,可铺设电热线提高土温,并在苗床上加盖小拱棚。秋延后西瓜育苗,要搭建遮阳棚,并防暴雨冲刷。营养土要求疏松,无病虫,按比例施氮磷钾肥,略有黏性。营养土配制:稻田表土6份,腐熟厩肥3份加草木灰1份,均匀混合后按体积加腐熟鸡鸭粪5 kg/m3。土壤、肥料都要捣碎过筛,保持颗粒状,然后适量加水充分拌合,在播种前1~2个月堆制。如果外购基质育苗,要特别注意基质的质量,避免不符合要求的基质造成烧苗、毁苗。钵口直径为6~8 cm,用废报纸做成,每一张大报纸做10个纸钵。也可以用塑料钵、泥钵。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营养土距离钵口1~2 cm,整齐地排列在苗床内,等待播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播种育苗
早熟西瓜,保护地育苗1月中旬至3月底播种;中熟西瓜,4—6月播种;秋延后西瓜,7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一天下午,将营养钵浇透水。播种时将带芽尖种子平放于营养钵内,每钵1粒,覆细土厚1 cm,盖薄膜。播种后,床内温度白天应控制在28~35 ℃,夜间20~25 ℃。待80%的种子破土出苗后,白天改为20~25 ℃,夜间15~18 ℃。第1片真叶出现后,白天25~28 ℃。移栽前1周开始炼苗,逐渐降温与外界一致。出土前一般不浇水,子叶期应控制浇水,地面见干见湿,以保墒为主。真叶展出后可加大喷水量,洒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洒水后应松动表土保墒,阴天不宜浇水。另外,注意揭膜通风,防高温高湿。秋延西瓜苗期高温干燥,应注意水分供应[3]。
5定植
早熟西瓜苗龄约1个月,长出2~3片真叶便可定植;中熟西瓜苗龄20~25 d,晚熟西瓜苗龄7~10 d即可定植。宽畦定植2行,窄畦定植1行。小果型西瓜棚立架式栽培,定植2.25万~2.70万株/hm2;爬地式栽培,三蔓或四蔓整枝,定植9 000~11 250株/hm2。中、大果型西瓜一般定植9 750~10 500株/hm2。嫁接无籽西瓜定植3 000~4 500株/hm2。按株行距开挖定植穴,将西瓜苗按子叶与畦向一致的方向放入定植穴内,定植的深度以瓜苗营养土面与畦面相平为宜,用细土填满定植穴,并带人畜肥和带药浇定根水。做到边移栽边盖膜,膜宽不低于80 cm,在山地或易旱地方,可全畦盖地膜,起到更好的保墒作用。盖膜要做到墒面细平,膜与墒面要贴紧,四周封实,破膜处要用细土封严实。采取滴灌栽培的,在覆膜前,先铺设滴灌管线。
6田间管理
爬地栽培一般采取三蔓整枝方式。在主蔓8~9叶时,选留主蔓和2个健壮的侧蔓,其余子蔓和孙蔓全部除去。整枝不宜在阴雨天进行,以防病害传播。当蔓长到50 cm左右时,结合整枝用土块压蔓,以后间隔3~4节压1次,每蔓共压2~3次,将瓜蔓均匀分布在畦面上。应选留主蔓第2、第3雌花或侧蔓第1、第2雌花结瓜。为确保在适宜的节位上坐瓜,若遇阴雨天气,应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同时人工疏果。瓜坐稳后,将幼瓜下面的地面整细拍平做成斜坡状,然后将幼瓜顺着斜坡放置,并使幼瓜与藤摆在一条直线上。果实充分长大后应及时翻瓜,翻瓜时顺着一个方面转动,每次只能转动1/3左右。
7肥水管理
当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视植株长势应追施膨瓜肥,一般追施三元复合肥150~225 kg/hm2。灌水时间要在气温较低的早、晚夜间进行。幼苗期应尽量少浇水,以至不浇水,促使幼苗形成发达的根系,开花坐果之前,要控制水分,防止疯长、难以坐果;坐果以后,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利果实膨大,增加重量;采收前7~10 d则不宜浇水。灌水采取沟灌荫墒,即灌水于畦沟,待水分渗透瓜垄后,立即排去沟中余水。灌水和雨后立即排干田间积水,否则易造成烂根烂藤。
8病虫害防治
防治炭疽病,可用50%的苯来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防治猝倒病,可用70%敌克松500~1 000倍
液灌根。防治疫病,可用25%瑞毒霉1 000~1 500倍液灌根。防治白粉病,可75%百菌清、7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喷洒。防治病毒病,结合治蚜虫,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喷洒。防治枯萎病,每7~10 d喷1次药,西瓜采收前10 d应停止喷药。防治蚜虫,用50%抗蚜威2 000倍液,或杀灭菊酯2 000倍液喷洒。防治黄守瓜,用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洒植株叶面,以控制成虫迁来觅食。对于土中幼虫可灌注药液防治。防治种蝇,可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喷洒。瓜螨可用25%喹硫磷乳剂1 000倍液喷杀,也可用螨虫盖特、全力等药剂防治[4]。
9采收
以上午采瓜为好。长途运输或贮藏的,可在8.0~8.5成熟采收。近郊当天销售的则可在9.5~10.0成熟采收。一般
早熟品种在授粉坐果后28~30 d,中熟种35 d,晚熟种40 d左右采摘为宜。因果实成熟的快慢,受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的影响,最好在授粉时做有注明日期的标记,在预计成熟的时候,采取样瓜剖开果实,测其糖分并品尝,确认成熟以后按标记分批采收。
10
参考文献
[1] 王英.大棚西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9):44.
[2] 胡秀凤,常顺强,赵世敏,等.西瓜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1):6-7.
[3] 高素玲.西瓜早熟栽培保护地无公害育苗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11):74-75.
[4] 韩善收,汪洪洋.京欣二号西瓜早春保护地栽培要点[J].种业导刊,2009(7):4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