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0090 日期:2024-06-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介绍了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水肥管理、田间管理、去雄与授粉、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播种;田间管理;去雄;授粉
  
  近年来,不少农民由于对麦茬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认识不足,没有将玉米高产技术掌握并落实到田间地头,影响了玉米产量、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实现夏玉米的优质高产,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叙述如下。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种子是高产的基础,在选购种子时要选择抗病、抗逆性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如郑单958 ,其根系发达,株高、穗位适中,抗倒性强;高抗黑粉病、大斑病、小斑病。还有农大108、浚单20 等。确定好品种以后,在购种时注意一定要选择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的优质良种。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可用专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或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1]。
  2播种
  早播是夏玉米增产的关键。早播可以提早生长,争取热量,并可避开芽涝危害。夏玉米应当在收割小麦后尽早播种,一般不能晚于6月20日。底墒对于保证玉米正常萌发、出苗具有重要意义。夏玉米的底墒水可采取麦黄水或蒙头水2种方式。麦黄水可根据土壤质地情况,在小麦收割前4~7 d灌溉,以保证玉米播种时有较好的土壤墒情,同时又能保证小麦收割机和玉米播种机进行田间作业。小麦收割前未浇麦黄水的,可先播种玉米,然后再浇蒙头水。在玉米播种的同时,可施用长效尿素300~375 kg/hm2,或复合肥750 kg/hm2。底肥一定要和种子隔行施用,肥料行距离种子行一般为15 cm左右,施肥深度8~10 cm,或底肥与种子分层施用,以防止出现烧苗现象。播种深度以3~5 cm为宜,不能太深,以免影响出苗,播种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紧实,一播全苗。
  3水肥管理
  在玉米一生当中,除浇好底墒水以外,还要注意防止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灌浆期出现的干旱。大喇叭口期干旱容易形成“卡脖旱”,影响雌穗小花分化、减少穗粒数,并造成抽雄困难。吐丝期干旱影响正常的授粉和受精,对籽粒产量影响最大[2]。灌浆期干旱影响籽粒同化产物的积累,降低粒重。以上各主要时期如出现旱情,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灌溉。玉米是高产作物,又是需水肥较多的作物。玉米只有在充足的水肥条件下,才能夺取高产。第1次追肥一般在玉米5~7片叶时,根据苗的长势,追施提苗肥。用尿素150~180 kg/hm2,距植株10 cm左右,条施或穴施,能补充营养,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旱能力,促使雄穗生长锥伸长,提高花粉质量。第2次追肥应在孕穗期(大喇叭口期)进行,孕穗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也是需肥的高峰期,因此追施孕穗肥更为重要。用尿素300~375 kg/hm2加复合肥600~750 kg/hm2,以实现穗大、粒多、籽粒饱满,为高产奠定基础。
  4田间管理
  高产玉米田必须达到合理的密度,才能取得高产[3]。夏播玉米密度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在5.70万~8.25万株/hm2范围,叶片平展型品种宜稀,紧凑型品种要密。根据密度进行间苗、定苗。在玉米3~5叶,按留苗密度和行距确定株距,若中间缺株时,两边或左右邻行可留双株。剔除弱苗、小苗、杂苗。留苗要做到足、匀、壮。中耕既可消灭杂草,疏松土壤,促进根系迅速生长,扩大根系吸收水肥的范围和防止倒伏,又有利于以后浇水,但培土不宜过早和过高,过早和过高则不利于次生根的发生,对防止倒伏是没有作用的,甚至还会因此而造成减产。培土时间以拔节以后大喇叭口期之前为好,培土高度以10 cm左右比较适宜。由于高产玉米田种植密度相对大,施肥比较多,后期很容易造成倒伏,为了实现高产就必须进行化控,防止后期倒伏,确保丰产丰收。一般可在7~11叶(根据品种)喷施化学生长调节剂玉黄金等300 mL/hm2,对水450 kg稀释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用化学生长调节剂进行化控,可使玉米基部节间缩短、株高降低,生长健壮,防止倒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5去雄与授粉
  去雄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群体光照条件,提高结实率。去雄宜在雄穗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授粉时进行。去雄方法:在雄穗从顶叶抽出1/3~1/2时,隔1行去1行或隔1株去1株,去雄株数不超过全田株数的1/2,最好将病弱株的雄花去掉,以节省养分,减少虫害。地边、地头不要去雄,以利于边际玉米雌穗授粉。授粉结束后再去掉所余雄穗。去雄时不要损伤顶端叶片,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在开花授粉期间,如遇高温阴雨的极端天气,可使花粉生活力下降,不利于授粉受精,容易造成缺粒、秃尖,致使产量下降。在玉米授粉后期要进行检查,对未授粉的雌穗花丝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授粉,效果最佳。最好边采粉边授粉。授粉的方法:采集花粉之后除去颖壳,然后用毛笔蘸取少许授到雌穗的花丝上。
  6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必要时隔7 d左右再次喷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拔除病株,可用25%粉锈宁或40%多菌灵按0.3%的剂量拌种。防治玉米纹枯病,可于大喇叭口后期喷5%井冈霉素2 000倍液。防治玉米锈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1 200倍液。防治玉米螟,可用1605液1.5 L/hm2,加适量水拌150~225 kg细沙,或用2.5%杀螟灵一号颗粒剂3.75 kg/hm2拌细沙45~60 kg,在大喇叭口期灌心。防治蚜虫,当玉米平均蚜量50头/株以上时,可用5%啶虫脒300~450 g/hm2,或10%吡虫啉300 g/hm2对水450 kg喷雾。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玉米黑粉病、粗缩病、粘虫、红蜘蛛等病害虫[4]。播后芽前用40%乙阿合剂2.25~3.00 L/hm2或玉草净3 L/hm2,对水450~750 kg均匀喷雾,进行土壤处理。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使用说明进行,喷药量充足,一次喷洒均匀,不重喷、不漏喷。
  7收获
  夏玉米要适期晚收,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籽粒变硬发亮,基部黑层出现,乳线消失时,即为完熟期,此时收获为宜,千粒重最高。但是夏玉米往往在尚未充分成熟时就被收获,不仅不利于产量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到玉米的品质。为提高玉米单产和品质,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推迟玉米收获期。
  8

参考文献


  [1] 李士君,王海英,何海波.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示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122.
  [2]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等.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河南农业科学,2010(3):18-22.
  [3] 范世友,王越人,姜海英.玉米抗旱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121.
  [4] 严明环,张云鹤.江淮地区夏玉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2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