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双膜育秧机插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70089 日期:2024-06-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介绍了水稻双膜育秧机插技术,包括育秧材料准备、育秧准备、播种及秧苗管理、大田整地、机械插秧等内容,以期为水稻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稻;双膜育秧;机插技术
  
  双膜育秧是在选好的秧床上铺设带孔的薄膜,再在薄膜上充填床土,然后播种、覆土后再盖膜的一种育秧方式。这种育秧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地、水、种子,育出的带土小苗适合插秧机作业。双膜秧1 hm2可以插本田50~60 hm2,是传统育秧的4~5倍。根系生长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根部发达,插秧时带土全根下田,伤苗轻,秧苗保持了正常的吸收功能,因此缓苗快,抗逆性强,较传统育秧分蘖多[1],保证了穗多、粒大,高产。水稻双膜育秧与机械插秧配套栽培技术,是借鉴、吸收以往机械插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经济条件,经多年试验推广的一套水稻栽培综合技术,生产实践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深受稻农欢迎。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育秧材料准备
  种子选用高产优质品种。秧田用种5 250~6 000 kg/hm2(折合本田用量为75~120 kg/hm2)。要求发芽势在80%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播种前晒种,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秧田床土用量约225 m3/hm2,要使用风化后的沟渠清淤土或含盐碱轻、土质肥沃的稻田或旱田土。床土要求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呈颗粒状,透水性好,无草籽和病菌。配制床土前将床土粉碎过筛(6~8 mm)备用[2],床土中不能混有砖、石、灰渣等硬块,否则会损伤插秧机。水稻幼苗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试验表明,床土pH值为4.5~5.5时,秧苗生长健壮、素质好、抗病力强。秧田用百施利7.5 L/hm2调酸。为防治病虫草危害,应备好相关药剂,一般备敌克松75 kg/hm2、线菌清15 kg/hm2、0.3%多菌灵7.5 kg/hm2,除草剂50%杀草丹7.5 kg/hm2或20%敌稗9.0 kg/hm2。为育壮秧,使苗床与地表通气,苗床塑料应打孔,一般备打孔地膜150 kg/hm2左右。打孔时可将底膜叠成数折后,用直径4 mm或5 mm的皮带冲子按40 mm×40 mm的孔距冲孔,不得使用钉子打孔,且要求底膜孔径一致,排列有序,不得有不透的孔眼。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用带孔眼的塑料软盘5.25万~6.00万张/hm2育秧。同时,约需地膜1 200 kg/hm2,落谷后覆膜,采用拱棚覆盖时还要另备玉米秸等物品。育秧设备包括木框架、喷壶、喷雾器、刮土板及温度计等。木框架2根/套,框架总宽度为2个秧片长度,116 cm为宜,长度为秧苗宽度整数倍。采用框架覆土可保证床土厚度均匀一致,盘苗规格一致。播种机选用南京生产的2BTP-58型和2B-116型2种高轨式手推播种机。喷壶、喷雾器、刮土板及温度计依育秧量适当准备。
  2育秧准备
  育秧田应选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地肥沃、渗透性好的地块,且方便灌、排。及时耕地做畦,苗床规格为宽1.35 m,长度可依地形而定。整平床面晾干后,在播种前用磙压1次。育秧床土厚度为2.5 cm。播种量大,要使秧苗健壮生长,除要求床土肥沃外,还应加入适量的速效养分,一般应加入10%的腐熟马粪、0.2%的硫铵、2%的过磷酸钙;如土壤肥力较差,要适当增加马粪和硫铵用量。育秧床上,要求松紧适宜,以利机播、机插和幼苗发根生长。黏重土壤的渗透性差,机械播种后,喷敌克松药液时,不能很快渗干,会有漂种现象,影响播种质量;机插时还会出现带秧现象,降低机插质量。因此,对黏重土壤应加入5%稻壳或酒糟等物。床土pH值保持在4.5~5.5即可。床土混拌以机机械混拌为主,以达到混拌均匀。混拌前必须进行认真粉碎过筛。机械插秧,苗不宜过高,否则影响栽插质量,一般控制在20~25 cm为宜,因此秧龄要适当短些,或采取控制苗高措施。秧龄期20 d左右,以此推断落谷期即可。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播种及秧苗管理
  将带孔底膜展开平铺在秧床上,压上框架,倒人混拌好的床土,用刮土板刮平。土层厚度以2 cm为宜,均匀播种,覆土,厚度以0.5 cm为宜。然后,用喷壶在床面喷1 000倍敌克松液6 g/m2对水6 kg。浇透水再喷施除草剂,用50%杀草丹6.0~7.5 kg/hm2对水750 kg均匀喷洒。覆膜后立即上水,要浇足浇透,不存明水。出苗期是决定秧苗素质极重要的时期,重点应加强对膜内温度和水分的管理。种子在32 ℃时出苗率最高,出苗快且整齐。因此,要求膜内温度在盖膜后至出苗10 mm前白天不得高于32 ℃,夜间不低于8 ℃。白天膜内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就要进行通风降温。通风方法是:在床面背风侧,分段开放通风口,通风口的多少、大小,依膜内温度及外界气温而定[3-4]。水分管理要求勤补水而不积水,保持床土湿润。秧苗长至1.5~2.0叶时即可揭膜。揭膜要在晴朗无风天气里进行,揭膜后及时浇水。揭膜后的水分管理与揭膜前基本相同,以水调温,以温控苗。揭膜后的苗期应追3次肥,追肥时间分别是1.5叶、2.5叶、3.5叶时。每次追肥时间隔7~10 d,施硫铵300 kg/hm2。3.5叶时可同时追施送嫁磷肥300 kg/hm2。为防止病虫害发生,在秧苗1.5叶时喷洒敌克松1 000倍液,应使药液完全浸入床土中。
  4大田整地
  水田耕翻能使土壤垡块暴露于空气之中,进行风化,促成团粒结构,适合隔膜秧苗生长;此外,还能防治杂草和病虫害。耕翻适宜深度为10~15 cm。耕翻时间以秋冬为宜,春(下转第69页)
  (上接第66页)
  季次之。早翻能多晒垡,使耕层土壤熟化。耕翻要求田面平整,深浅一致,犁底要平,垡平整齐,不留生格子,地头一致,尽量减少开闭垡。稻田整耙地应在秋翻或春翻后进行,先用圆盘耙斜耙或对角线旱耙1次。对秋翻后垡块较硬的地块,最好用重型缺口耙将垡块破碎后,再泡田水耙。秋翻不旱耙的地块,翌年春季提早泡田,可促使土壤膨胀和制约杂草萌发,然后水耙和水旋耕1~2次,再拖平。插秧机适于在耕层下实上松的田面作业,为此,机插地块水耙时间要提前,以便有充分的沉淀时间。但沉淀时间过长,土壤板结也会给插秧机工作带来困难,易造成漂秧。因此,一般壤土地水耙后需沉淀3~5 d;重壤土沉淀5~7 d;砂性土水耙后沉淀较快,应在插秧前一天或当天进行水耙;新开垦的稻田,因开荒耕翻较深,水耙后,沉淀时间应在10 d以上,否则插秧机易下陷。水田耕整一般都采用旋耕,耕深10~12 cm。水田旋耕或机耙后,应立即用机械或畜力拖平田面,然后放水,使烂泥沉淀。
  5机械插秧
  根据品种特性,调整插秧机的插秧密度,平均密度在27万~30万穴/hm2,基本苗数90万~120万根/hm2。插秧深度根据土壤类型而定,重壤土相对浅一些,砂性土相对深一些。插后3~5 d撒施活棵肥150 kg/hm2。其他管理与常规管理方式相同。
  6

参考文献


  [1] 方利,黄义德,张健美,等.机插水稻双膜育秧培育壮秧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2):218-219.
  [2] 於永杰,徐长青,钱宗华.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床土培肥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2):31-33.
  [3] 郭万智.水稻双膜育秧及机械插秧技术浅探[J].农业装备技术,2004(5):29-30.
  [4] 陈新华,赵敏,骆娅君.机插水稻双膜育秧及软盘育秧技术[J].农机科技推广,2005(2):30-31.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