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可 宋玮华 蔡笠 李贵雄
【摘 要】当前,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稳定性较差,不利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管理建设。独立学院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针对学生的特殊性、专业设置的市场性和培养目标的复合性,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独立学院 师资队伍建设 模式
一、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现行模式与状况
(一)根据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不同,独立学院现行的师资队伍结构大致为以下模式。教师结构是由专任教师、母体学院教师及外聘教师组成。就目前独立学院师资的发展态势来看,师资比例各占三分之一还是比较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了母体学院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建校期较短,专职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小、职称结构偏低,还没有自己学院培养出来的具备高级职称的讲师。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是发展的需要,更是生存、竞争的需要。
(二)教师的资格与聘任。院本部教师选聘都是由母体学院派出的教师,独立学院没有选择权。专职教师的选聘一般通过招聘、学院笔试、面试层层把关筛选。被聘教师均采用合同制的形式。同时对教学工作量有一定的要求。外聘教师主要是高校退休的人员,职称为讲师职称以上。
(三)独立学院师资管理不可忽视的三个问题。(1)专职教师受到学院的重视,发展很快,人数增加迅速,但结构不够合理;出现明显的“年龄两极化”。这种模式显然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受到传统的固定模式的影响,独立学院被认为是教育体制之外的新生事物,没有社会保障。部分教师也不认为独立学院是一所高校,而将之当作企业,所以存在一定的人员流动,这也是独立学院的不稳定因素之一。(2)外聘教师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稳定性。专职教师和院本部教师被优先考虑源于他们工作的稳定性。而外聘教师使用期限通常是一个学期,虽然有些外聘教师可以在几个学期内连任,但是这种“稳定性”来源于课程需要。此外,外聘教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课后指导时间、师生交流时间均受到限制。这使得有些外聘教师不布置过多的书面作业以省下批改作业的时间。(3)本部教师经过母体学院长期培养,形成了一批年龄结构、知识结构都很合理的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最为主要的教学力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母体学院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派出的教师数量越来越少。另外,学院对教师的管理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经常有随意调、串课现象发生。
二、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要以发展的眼光看教师队伍的发展,专任教师才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前提,也是实现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当前教师资源,尤其是优秀教师资源紧缺的同时,独立学院应该着眼于未来,建立自己的教师队伍。
(二)引进与培养共举,重在培养的原则。引进是改进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独立学院的待遇和政策还不能吸引高水平的教师;盲目的引进也会提高办学成本。所以培养放应该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三)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并重的原则。坚持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并重的原则,选聘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当前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这也是独立学院所提倡的建立一支双师型队伍的必要性。
(一)积极优化创建教师工作环境
教师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生理环境。为此应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为教师营造一个净化、美化、和谐的自然环境;二是为教师营造一个宁静、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三是为教师营造一个科学、民主、公平的规范环境;四是为教师营造一个健康的生理环境。
(二)积极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独立学院应摆脱原有模式的束缚,结合独立学院师资特点,构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教师管理新模式。
(三)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
独立学院在人事制度上实行竞争上岗,优化教师队伍,教师要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获取新成果,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的形式和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专题讲座。为了满足学院的发展目标和需要,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讲授。主要了解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教育思想、观念等知识。
2.选派培养。有计划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培训学习。主要形式有骨干教师进修班、助教进修班等形式。
3.以老带新。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发展,依靠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采用传、帮、带的形式,老教师对新教师在备、教、辅、改、考、研等各个环节上对新教师进行全程性辅导,传授教学经验。
4.专业实践。独立学院主要培养应用型、实践型高级专业人才,作为教师必须在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应安排青年教师有计划地轮换到行业、企业进行锻炼。
(四)积极培养教师队伍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由于教师的结构多元化,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所以更加应该强调团队精神,发挥作用。把专、兼职教师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政府、教育厅等相关部门对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应积极扶植,创造条件
教育部、省厅等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针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类型,采取有特色的培训方式,举办独立学院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对独立学院的教师遇到的困难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提高社会地位,给予相应的扶持。
(六)深入挖掘母体学院的师资潜力,处理好与母体学院的合作关系
独立学院在办学上是独立的,在教学上是相对独立的、相互协调的。母体为保证教学质量,保持母体学院的社会声誉,应积极配合,选派一批优秀的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业务讨论、课题研究、培养青年教师。双方是指导、支持、协作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对抗的关系,独立学院应妥善处理好这种关系。
(七)充分利用投资方资源优势,培养教师的专业水平
利用投资方的资源优势培养教师的专业水平是独立学院所独有的特色,教师所具有企业员工属性使其理所当然的要接受企业的相关业务培训。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相应提高。企业的工作经历在课堂上可以更有机的与理论知识的相结合而生动。
(八)加强对母体学院教师及外聘教师的管理力度
由学院督研部门组织专家听课,学生及时反馈信息等途径搜集信息。对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并签订合同长期聘任。采用教师末位淘汰的原则,对学生反映不好,教学质量差的教师给予解聘。同时应有计划、有目的的建立外聘及兼职教师的人才储备库,作为解聘教师的应急储备,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洪晓军.国有民办二级学院教师队伍构建初探.杭州电子工业学报,2002,(2).
[2]杨荣.对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师资培养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5,(7).
[3]李里.谈基础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继续教育培训.教育与职业,2005,(3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