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照射治疗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0228 日期:2025-11-06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微波局部照射治疗甘露醇静滴引起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76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微波局部照射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25%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07,P<0.05)。 结论 微波局部照射治疗甘露醇静滴引起的静脉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静脉炎;甘露醇;微波照射

20%甘露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血管病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有效药物之一,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该药为高渗性溶液,静脉快速滴注后达到利尿脱水的效果。但在静脉滴注时,由于药物的高渗性和微粒等因素,可导致周围组织、静脉损害,引起疼痛,管壁变硬,弹性消失,管壁闭塞等静脉炎现象。主要的症状是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改变。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我们应用微波局部照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2006年10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住院病人,使用20%甘露醇静滴后发生静脉炎76例,其中颅脑外伤29例,高血压脑出血36例,颅内肿瘤1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岁,病程1~4天,静脉炎程度:Ⅰ度20例,Ⅱ度12例,Ⅲ度6例;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43.5岁,病程1~3天,Ⅰ度19例,Ⅱ度10例,Ⅲ度9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静脉炎程度以及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微波局部照射,患者体位不限,将微波治疗仪的探头置于患处皮肤上方4~5 cm处,以患者感觉皮肤微热为宜, 功率为20~30 W,每次照射20~30 min,2次/天,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25%硫酸镁溶液加热后,湿润棉垫湿敷于患处30分钟(期间保持棉垫湿润),2次/天,7天为一个疗程。

  3.静脉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的诊断标准[1]:Ⅰ度:局部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②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7天内疼痛消失,皮肤呈暗红色条索消失或缩小;有效:治疗后7天内疼痛减轻,皮肤呈暗红色条索缩小;无效: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68.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疗效更好(见表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n(略)]注:总有效率比较,χ2=5.07,P<0.05。

  讨 论  

  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为280~310 mmol/L,当输入甘露醇等高渗性液体时,可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发生萎缩和坏死,产生无菌性炎症。同时,可引起局部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并引起静脉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静脉中膜层白细胞浸润炎症改变,释放组胺,使静脉收缩变硬。微波是一种波长约为1 mm~1 m,频率为30 MHz~300 MHz的高频电磁波。它可在非常微小的功率密度下,作用在人体上并产生治疗作用,其最基本原因在于促进生物细胞信息物质增强,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和调动机体的内部潜力。人体组织吸收微波能量使温度升高,产生热效应,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组织细胞膜通透性增强,组织代谢增快,促进局部病变代谢产物吸收,同时可解除肌肉痉挛、消除堆积乳酸,起到消炎、解痉、止痛作用[2]。微波能使机体的神经纤维和体液系统发挥作用并扩展到整个机体,对包括被照射部位和远离照射部位的疾病均产生有益的治疗效果。它在镇痛、消炎、促进组织再生、机体修复方面有明显的疗效。微波具有较强的定向性,照射后促进组织内部产热,作用均匀,其穿透深度约为3~4 cm ,照射局部后, 加快组织间水分子运动并产生热量, 使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使代谢产物及炎性产物的排泄加快,从而起到抑菌消炎、解痉、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 加速血管内壁创面的愈合,达到治疗静脉炎的目的。而硫酸镁湿敷时必须充分暴露局部,为避免衣服潮湿而导致病人着凉,这在天气寒冷的冬天极不方便。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波治疗甘露醇引起的静脉炎,不受外界条件限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无痛苦,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玉芳,林金香,王晓珍,等.湿热敷在预防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391.

  [2]王莉娜,赵宁莉,龚新雷,等.微波治疗化疗药所致静脉炎的护理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9(4):40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