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沙吖啶持续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0220 日期:2025-11-06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依沙吖啶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72例因静脉输液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依沙吖啶持续湿敷配合微波理疗;对照组32例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χ2=4.74,P<0.05)。结论 依沙吖啶外敷配合微波理疗对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静脉炎;依沙吖啶; 湿敷

静脉炎是输液常见并发症,常用50%硫酸镁湿敷,操作繁琐,且显效慢。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对72例因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患者采用依沙吖啶湿敷配合微波理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72例,均为住院并进行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患者,年龄19~68岁,平均49.3岁。其中静脉滴注普通药物15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3例、氯化钾29例、化疗药物2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轻度25例,中度12例,重度3例。对照组32例,其中轻度20例,中度10例,重度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化疗方案,药物剂量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静脉炎的诊断标准参照《基础护理学》,轻度:沿静脉局部组织发红,肿胀范围<5 cm,有灼热感、压痛、血管痛,静脉弹性减弱,静脉壁硬化长度≤5 cm。中度:沿静脉肢体肿胀,范围>5 cm且≤10 cm,静脉触痛明显,静脉弹性差。静脉硬化长度>5 cm,且≤10 cm,或有发热。重度:沿静脉周围有较大范围的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范围在10 cm 以上。静脉呈红硬条索状延伸。膨突巨痛难忍,静脉壁硬化长度>10 cm或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方法

  观察组取0.1%依沙吖啶持续湿敷24 h~48 h(面积大于红肿边缘),观察局部组织软化后,再配合微波理疗,每次20分钟,一日2次,连续1~3日;对照组常规采用50%硫酸镁浸湿无菌纱布后直接敷于患处,并保持纱布湿润。

  3.疗效判定标准

  用药1 d后局部红、肿消失,血管弹性恢复、疼痛减轻或消失为显效;用药2~3 d方显效为有效;用药>3 d显效或无好转为无效。显效加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8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4.74,P<0.05,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疗效较好。

  讨论

  静脉输液致静脉炎主要是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甘露醇、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氯化钾等,以及药液外渗导致局部血管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静脉感染;由于经静脉给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疗程长,局部静脉反复穿刺的机械性损伤和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极易引起静脉发红、疼痛、硬化成条索状,形成静脉炎,造成静脉通道建立困难,并且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静脉损伤的程度及发生率升高,严重者可影响化疗计划的进行,从而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1]。静脉保护问题一直为护理界所关注[2,3],据统计,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达20%~30%,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有时甚至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4]。主要表现为静脉受化疗药刺激后沿穿刺点以上静脉走向血管出现红肿,灼热,疼痛,触之有条索感,严重者局部破溃,肢体持续疼痛,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其原因主要为化疗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药物的浓度和速度以及机械刺激的损伤和药物的理化因素使局部pH改变,渗透压增高、代谢障碍,引起成纤维细胞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近年来,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应用十分普遍,但由于存在选择静脉、穿刺部位的不当或留置时间过长,或无菌操作技术不严等因素,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硫酸镁溶液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痉挛的作用,Mg2+可激活细胞的蛋白激活酶及ATP酶,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稳定膜电位,消除黏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6],但起效较慢。依沙吖啶湿敷可使病灶局部血管扩张疼痛减轻,红肿有所消退,再配合微波热疗可进一步改善微循环,保护和修复受损的血管。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穿透力强,有较强的定向性,作用均匀。对于癌症放疗后的溃疡和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尤为重要[5],微波辐射作用于机体组织时,引起组织细胞中的离子、水分子和偶离子高频振荡,从而达到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总代谢,增强局部的免疫力。因此能有效地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及消炎止痛。总体疗效显著优于硫酸镁湿敷(P<0.05),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桂芳,杨秀云.自制药膏用于诺维本之静脉损伤的防护[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73.

  [2]肖金平,陈奇志,肖清秋.肿瘤病人使用浅静脉套管针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5(7):420-421.

  [3]董文,林静,饶本强.新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80例疗效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1):13-14.

  [4]李慧莉,姜伟娜,高文娣.红光照射加硫酸镁湿敷用于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4,18(2):241-242.

  [5]魏红,麻王卉,周权英.微波治疗在机体组织创面及外周静脉炎的护理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3):337.

  [6]左惠平.硫酸镁湿敷防止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观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6):53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