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在宫颈癌放疗患者阴道冲洗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0225 日期:2025-11-06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观察宫颈癌放疗患者放疗期间应用碘伏冲洗阴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放疗期间应用碘伏溶液冲洗阴道,对照组27例放疗期间应用新洁尔灭溶液冲洗阴道,观察两组宫腔积脓积液、阴道炎、阴道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腔积脓积液、阴道炎、阴道粘连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宫颈癌放疗患者放疗期间应用碘伏冲洗阴道可明显降低放疗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宫颈癌;放射治疗;阴道冲洗

子宫颈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新增病例13.15万,约占全部女性肿瘤的1/3。如果宫颈癌患者能够早期就诊、得当治疗,治愈率是较高的[1]。放射治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宫颈癌放疗时,阴道并发症最高。因此,在放射治疗期间阴道冲洗尤为重要。我科2005年6月~2007年8月应用碘伏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进行阴道冲洗预防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5年6月~2007年8月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57例,年龄28~73岁,平均43.56 岁。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94年提出的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2]进行分期,其中Ⅱa期4例,Ⅱb期21例,Ⅲa 期12例,Ⅲb期9例,Ⅳa期11例;宫颈鳞癌53例,腺癌4例。将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其中Ⅱa期2例,Ⅱb期11例,Ⅲa 期6例,Ⅲb期5例,Ⅳa期6例;对照组27例,其中Ⅱa期2例,Ⅱb期10例,Ⅲa 期6例,Ⅲb期4例,Ⅳa期5例,随诊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文化程度、放射剂量、冲洗方法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冲洗方法

  ①观察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及卫生宣教外,放疗全程(即从放射治疗第一天开始到放疗结束,约6~7周的时间)给予加温至38℃~42℃的0.2%碘伏溶液阴道冲洗,每次500~1000 ml,1次/d。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冲洗外阴后,戴无菌手套,手持一次性灌肠袋连接管中的肛管(冲洗管),打开连接管的调节开关,排出管内空气,同时湿润肛管后关闭开关,将肛管轻轻插入阴道至后穹隆处,打开开关,边冲洗边在阴道内上下左右移动肛管并调节开关,随时掌握液体的流速,直至阴道冲洗干净,闭合开关,将灌肠袋中的连接管与肛管脱离,并转动肛管使阴道内残留的碘伏从肛管远端流出后,取出肛管,消毒干棉签擦净外阴部,更换干净垫子,整理用物。②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及卫生宣教,放疗全程(即从放射治疗第一天开始到放疗结束,约6~7周的时间)给予加温至38℃~42℃的1∶1000新洁尔灭溶液阴道冲洗,每次500~1000 ml,1次/d,冲洗方法同观察组。

  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治疗全过程配合用0.2%碘伏溶液阴道冲洗,治疗效果较好,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疗效较好。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比较 (略)

  讨 论  

  1.不同冲洗液的消毒灭菌作用

  碘伏是一种广谱、高效、无毒的新型消毒剂,性能稳定,使用方便,能缓慢持久释放有效碘,达到持续较长时间的杀菌作用[3]。它是碘与表面活化剂不定型结合物,对组织刺激性低,可用于体腔、黏膜等消毒,用于皮肤黏膜消毒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滞留杀菌作用。碘在溶液中逐渐释放,可氧化细胞浆的活性基因,作用强而快,对细菌芽胞、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并能迅速减少创面的脓性分泌物,防止继发感染[4]。0.2%碘伏溶液冲洗阴道,既可利用物理作用冲洗去陈血、脓液和坏死脱落物,又可用其化学作用杀灭和控制细菌感染。而新洁尔灭是一种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损伤细菌细胞膜和灭活菌体内的酶类物质,具有杀菌、抑菌和去污作用,属低效消毒剂,但对许多病原微生物无杀灭作用,本身又常被污染。从表1可知,新洁尔灭消毒效果不如碘伏,建议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广谱、高效的消毒剂进行阴道冲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2.宫颈癌放化癌后的影响及对策

  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多为中晚期,由于肿瘤破溃,对周围组织血管的侵犯,均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及浆液性分泌物,常伴有感染,大量脓性感染样白带[5]。同时患者在放射治疗达一定剂量后,阴道壁、宫颈管内膜因放射性炎症易导致纤维化,进而狭窄粘连,致使宫腔引流不畅,从而引起宫腔积脓积液[6]。用0.2%碘伏溶液行阴道冲洗,可以将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冲洗干净,保持局部清洁,预防感染;促进上皮细胞愈合,避免阴道粘连[2];或定期扩张宫颈管,从而保持宫颈管通畅,减少宫腔积脓积液的发生。无论是盆腔部的体外照射或是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肿瘤组织均出现充血、水肿及表层组织坏死脱落,可引起阴道黏膜放射反应,致使肿瘤本身血运差,使肿瘤组织坏死脱落聚集在阴道内,容易造成大量分泌物积聚,引发或加重细菌感染,其直接原因是放射源直接照射的结果,其间接原因是放疗期间阴道冲洗不彻底所致[7]。用0.2%碘伏溶液行阴道冲洗,可有效清除坏死脱落癌组织,恢复瘤体组织血液供应,增加组织含氧量,提高组织对射线的敏感性[6]。

  3.白色假膜形成与处理

  放疗后,宫颈及阴道黏膜形成以纤维渗出和白细胞为主的白色假膜覆盖肿物,一般于放疗后3个月左右消失,此阶段若没有继续配合阴道冲洗,可因阴道分泌物增多,坏死脱落物不能完全排出体外,而导致细菌繁殖加快,加重放射性阴道炎的症状。粘连性阴道炎又是放射治疗宫颈癌的远期并发症。因此,宫颈癌放疗后患者应每天坚持阴道冲洗6个月,并要定期随诊探宫,以预防阴道粘连狭窄,防止感染,促进上皮愈合;保证宫颈管通畅,减少并发症,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阴道冲洗操作简单方便,患者可以在护士的指导下,掌握配制适宜的冲洗液温度、冲洗头放入阴道的深度、转动冲洗头冲洗等正确的操作方法,以便出院后在家自己使用专用冲洗器进行阴道冲洗,有条件的可到医院冲洗,更利于愈后。后期护理得当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广迎.放射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60.

  [2]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895-928.

  [3]辛忠,数军.固体碘伏杀菌效果及影响因素的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1992,99(2):84.
[4]米亚珍,王彦青.阴道冲洗对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3B):523.

  [5]周宏珍,郭遂群,周春兰,等.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健康教育[J].护理学报,2007,14(10):90-91.

  [6]饶小卫,温盛瑛,吴水清,等.放射治疗宫颈癌阴道冲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C):44-45.

  [7]陈昆田.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Ⅱ期、Ⅲ期)的远期疗效[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97-16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