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8289 日期:2025-10-15 来源:论文网

       作者:吴建锋,周君纯,林月明

【摘要】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培养中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 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同时对大肠埃希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 2a间28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培养中共检出大肠埃希菌105株,检出率为36.7%。10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42株,检出率为40.0%。产ESBLs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产ESBLs菌对呱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均为7.1%,对其它几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所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都敏感(100.0%)。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较高,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重视ESBLs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合理选择抗生素。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泌尿系统感染;药敏试验

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本病的主要致病菌。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在全世界广泛流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尤其是β内酰胺类药物的大量使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不断增加,给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带来不良影响。笔者对我院2a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培养所检出的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门诊及住院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的患者送检的286份清洁中段尿培养所检出的105株标本,其中男23株(21.9%),女82株(78.1%)。标本分离按卫生部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1.2 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药与ESBLs的检测
  
  将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接种于含5%绵羊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将所培养的菌株采用革兰染色及氧化酶试验初步分群后,使用法国梅里艾公司生产的GNI和GNS142鉴定卡经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药敏试验和ESBLs的检测。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3 统计学处理
  
  由VITEK中文SmartLIMS系列软件统计得出。

  2 结果
  
  2.1 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及产ESBLs菌的检出率
  
  2a间共对286份尿标本进行致病菌分离和鉴定,检出大肠埃希菌105株,检出率为36.7%,其中2007年检出45株,2008年检出60株。105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42株,占40.0%,其中2007年检出19株, 2008年检出23株。

  2.2 大肠埃希菌对15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表1)
  
  大肠埃希菌对呱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所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都敏感(100.0%)。
     
  表1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培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略)

  注:同一人多次送检只取一次结果,药敏结果中的中介归于耐药计算。

  2.3 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耐药率的比较
          
  产ESBLs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呱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均为7.1%,对其它几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详见表2。
  
  表2 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略)

  注:同一人多次送检只取一次结果;当ESBLs筛查为阳性时,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抗菌药物敏感结果由仪器专家修改为耐药;药敏结果中的中介归于耐药计算。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我院2a间从尿培养中共检出105株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6.7%,与谢国强等[1]报道的大肠埃希菌占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的37.0%结果大致相同。另外,2a间大肠埃希菌对呱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均为4.8%,所有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都敏感(100.0%),对其他几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说明本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已达较高水平,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临床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含酶抑制剂复合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本资料中,2007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42.2%(19/45), 2008年占38.3%(23/60),均远高于洪艳华等[2]报道的27.5%,说明患者使用抗生素频率较高,对于重症患者或有感染性患者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特别是第3代头孢菌素类以预防和减少ESBLs菌泌尿系感染。耐药性分析表明,我院2a间产ESBLs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
  
  产ESBLs酶是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发生机理是通过质粒介导产生了TEM、SHV型ESBLs,主要由普通β内酰胺酶TEM1、TEM2、SHV1突变而来。产ESBLs菌株为条件致病菌,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的程度、住院天数、应用抗感染药物天数等医源性因素有密切关系[3]。近年来,由于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使主要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发生率不断上升[4]。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多种药物出现耐药,且ESBLs可以通过接合、转化、和转道等形式使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扩散,从而造成严重的医院交叉感染和院外耐药菌的扩散[5],已经成为临床抗生素应用中广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提示湛江也必须重视这一临床问题。
  
  产ESBLs菌株的药敏试验中,产ESBLs菌株对呱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都敏感。2008年产ESBLs菌株的药敏试验中除了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略有升高外,其他几种相对2007年耐药率略有下降。非产ESBLs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接近或高于50%,提示本院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水平已较为严重,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彭少华等[6]报道,所有ESBLs阳性菌感染患者在分离之前都使用过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因此,如确认为ESBLs阳性使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单酰胺类抗生素活性下降,不管体外药敏如何,均应将β内酰胺类中青霉素类、1~3代头孢菌素类及单酰胺类报告为耐药[6]。
  
  临床上必须了解和掌握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迁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趋势,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保证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细菌室应持续开展ESBLs的检测及耐药性研究,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了解其流行趋势和防止院内感染均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国强,王春新,盛裕芳,等.泌尿系大肠埃希菌感染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950.

  [2]洪艳华,陈前进.尿路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性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0):11811182.

  [3]姜思通,王琳,尹翠英.126株ESBLs阳性菌株的耐药性及看感染用药调查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5,14(3):159161.

  [4]陈为俊,曲姗姗,井娜,等.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监测及分析[J].齐鲁医学检验, 2005, 16(5):1213.

  [5]叶晓光,王若伦,林红燕,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动态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5(2):9395.

  [6]彭少华,李从容,蔡旋,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克雷伯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7):49449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