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女性不孕症患者255例分为5组:A组(垂体泌乳素血症组)、B组(垂体微腺瘤组)、C组(子宫、卵巢功能改变组)、D组(黄体功能不足组)和E组(不明原因组),并以已有健康子女的育龄妇女作对照(正常组),分析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结果 A组和B组的FSH、LH、PR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E2和P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组和D组的LH、PRL、E2、P和T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组与正常组比较,除PRL和E2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不孕症的诊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不孕症;性激素;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 ,不孕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在育龄夫妇中,女性不孕症的患病率约为10%~15%。不孕症对家庭和社会有重要影响,也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应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对255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血清性激素6项检测,分别是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旨在探讨性激素水平变化与不孕症的关系,为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2007年 5月至 2008 年10月来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不孕妇女255例(不孕年限为2~16 a,男方精液检查正常),将其分为5组,A组(PRL血症组):61例,年龄21~43岁,平均(28.5±4.2)岁;B组(垂体微腺瘤组):42例,年龄22~40岁,平均(28.1 ±4.7)岁;C组(子宫、卵巢功能改变组):50例,年龄21~36 岁,平均(25.3±5.2)岁;D组(黄体功能不足组):66例,年龄18~37岁,平均(22.2±3.8)岁;E组(不明原因组):36例,年龄20~42岁,平均(26.3±4.8)岁。5组患者在年龄、取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可比性。同时选取经本院体检的已有健康子女的育龄妇女(近期未用影响激素水平的药物,无人工流产、哺乳史且月经规律者)80例作对照(正常组),年龄20~40岁,平均(31.3±3.4)岁。
1.2 方法
在月经周期2~3d后的上午8-10点间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3~5mL,放置37℃水浴箱10min,取出后离心、分离血清待测。采用德国 Roche公司生产的El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中FSH、LH、PRL、E2、P和T,所用定标液、质控品和试剂均由 Roche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数值均以±s表示,采用Duncan新法检验。
2 结果
A组和B组的FSH、LH、PR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E2和P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组和D组的LH、PRL、E2、P和T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组与正常组比较,除PRL和E2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各组血清性激素检测结果比较 (略)
3 讨论
不孕症的致病因素较多,有生殖器官因素、免疫因素、输卵管因素、内分泌失调等,其中内分泌失调性不孕占主要部分,内分泌失调可引起月经紊乱而导致不孕。正常月经周期依赖于完整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HPOA)功能的健全和相互调节,从而使性激素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异常激素分泌,干扰了正常排卵,就会出现月经失调,而导致不孕[1]。
女性体内LH能刺激卵泡成熟与排卵并转变为黄体,并与FSH共同协调完成促雌激素分泌的功能[2]。E2是成熟卵泡分泌的主要激素,与FSH、LH浓度呈负相关[3]。PRL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分泌,主要受下丘脑的催乳素释放因子和泌乳素释放因子的调节。它除了作用于乳腺发育促进乳汁分泌外,还能维持黄体细胞膜的完整性及膜内LH受体的数量[4]。据报道当PRL含量增高(&>20 ng/mL)并伴有性腺功能不全时,常表现为闭经、溢乳、月经过少、稀发、黄体功能不全以及卵巢功能不全,进而影响排卵而导致不孕[56]。女性T主要由肾上腺和卵巢分泌,其作用是参与卵泡生长和卵子成熟的调节。高T将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功能或直接对抗雌激素而抑制卵泡发育成熟、排卵,使其闭锁[2]。黄体功能不足是指黄体发育不良或过早退化,使P分泌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发育迟缓,停滞基质与腺体的发育不同而导致不孕[4]。本研究发现PRL血症和垂体微腺瘤组的FSH、LH、PRL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E2和P则较低 (P&<0.05);子宫、卵巢功能组的LH、E2和T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黄体功能不足组的LH亦比正常组高(P&<0.05),而P则低于正常组(P&<0.05),推断PRL血症、垂体微腺瘤、黄体功能不足及子宫、卵巢功能组的FSH、LH、PRL、T、P和E2的改变可能是不孕的主要原因。本文中不明原因组的4项性激素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妇女不孕原因不一定完全是由内分泌方面的疾病引起,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廷超.MEIA法联合测sTSH与性激素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上的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6,21(2):6667.
[2]赵海专,陈进,苏汉桥,等.162例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检测及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25(5):602603.
[3]方琳丽,王鲁华,奚宝珊.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1,13(5):298.
[4]杨自更,张阳. 226例不孕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1):3940.
[5]吴端宗,黄秋生,罗亚宁.不孕症妇女血清性激素含量变化及临床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4,19(6):5455.
[6]董平.性激素检测在女性原发性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J].福建医学杂志, 2006, 28(6):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