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素,杨少芬,黄韬,林宁
【摘要】 目的 观察微量肝素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抗生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素1O~20U/(kg·次)雾化吸入,每天2~3次,以7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疗效显著35例,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疗效显著25例,有效8例,无效1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6.0968,P&<0.05)。治疗组的肺体征消失时间、哮喘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疗法中加入微量肝素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可显著提高疗效,并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 肝素;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
毛细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是婴幼儿常见呼吸道疾病,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以半岁内的婴儿最为常见,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递增趋势,已引起重视[1]。毛细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毛细支气管痉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目前传统治疗主要以抗感染和止咳平喘为主,我们在传统疗法基础上加微量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以了解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与分组
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共收治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90例,所有患儿双肺均可闻湿性罗音及喘鸣音,且已排除先天性心脏病、肺结核、出血性疾病、异物吸入等疾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治疗组男25例,女20例;最大年龄2岁,最小年龄2个月,平均年龄(13.4±6.8)月;最短病程1d,最长病程6d,平均病程(2.8±2.5)d;咳嗽31例,喘憋7例,呼吸困难7例,发热19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最大年龄2.5岁,最小年龄3个月,平均年龄(14.1±5.6)月;最短病程1d,最长病程7d,平均病程(3.2±1.9)d;咳嗽30例,喘憋8例,呼吸困难7例,发热1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和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混悬液,持续7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肝素雾化吸入治疗,肝素10~20U/(kg·次)加生理盐水5mL,置入百瑞空气压缩泵内进行雾化吸入,每天2~3次,持续7d。所有患儿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并严密观察各项生命指征。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2]:显著:用药后3d内,肺部喘鸣音及湿罗音消失,症状缓解明显,呼吸平稳,三凹征和喘憋消失,心率降低至130次/min以下;有效:用药后5d内,肺部喘鸣音及湿罗音消失或减轻,症状得到缓解,喘憋明显减轻;无效:用药后7d内,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
1.3 统计学处理
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中疗效显著35例,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疗效显著25例,有效8例,无效1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6.0968,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统计比Hc=6.0968,P&<0.05。治疗组的肺体征消失时间、哮喘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表2 两组各时间指标的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1。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副反应。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冬春季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其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粘液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而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支气管管腔更为纤细,且该年龄段患儿咳嗽排痰能力差,故导致病情迁延,严重者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且由于毛细支气管和血管痉挛,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破坏致气体交换受损,部分依赖于氧气供应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组织功能受阻,从而出现喘憋、咳嗽等一系列症状[3]。
而肝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除具有抗凝作用外,还具有减轻气道高反应,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和抑制细胞增殖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发现,炎症与凝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炎症促进高凝状态,由此引发凝血反应,炎症反应开始时即伴随凝血系统的激活,两者相互作用,逐级放大,共同参与全身炎症反应[4]。肝素在婴幼儿毛细管支气管炎的治疗中主要发挥下列作用:(1)抗炎,白细胞黏附至炎症部位的血管壁上,进而穿透血管壁到达炎症组织是炎症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过程。肝素可抑制白细胞和补体系统的趋化性,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中和许多致炎因子;另外肝素可加速动员淋巴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和复制,从而发挥广泛的抗炎效应。(2)抗过敏,肝素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变态反应递质产生及减少5羟色胺和组胺等物质的释放,保护内皮细胞免受自由基攻击,降低内皮细胞通透性,从而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3)改善通气,肝素可加速血流,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外周和肺微循环;同时还可激活呼吸道壁粘蛋白酶,水解呼吸道粘稠分泌物,稀释痰液,从而达到有效改善通气的目的。本文治疗组的疗效和相关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另外,肝素经雾化吸入后很快被吸收,绝大多数储存于肺泡巨噬细胞内,然后以中度低凝状态缓慢释放到血循环中,避免了血药浓度过高;另外肝素的血浆半衰期短,易于从循环中清除,这可能是肝素毒副作用小的重要原因。本文治疗组患儿未发现明显的副反应。因此我们认为,采用常规疗法加予雾化吸入微量肝素疗法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起效快,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志翠,丁红娟,范新玲.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6,28(10):962963.
[2] 杨芳.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三联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6):568569.
[3] 李昌崇,苏苗赏.呼吸道合胞病毒致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其诊断治疗策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6):10451048.
[4] 胡皓夫.小剂量肝素疗法在儿科危重症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