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的调查及健康教育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8237 日期:2025-10-14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了解哮喘患儿的自我护理能力,识别哮喘患儿的自理需求,并观察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根据目的抽样方法选取符合抽样标准的98例哮喘患儿。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部分和自理能力问卷部分, 并对其中64例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8份,98例哮喘患儿能正确认识哮喘本质者只有28.57%,掌握如何避免过敏原者只有34.69%,了解哮喘先兆症状者只有40.82%, 顾虑吸入激素副作用者有77.55%。正确使用定量气雾剂(MDI)、峰流速仪的比率仅为55.10%、24.49%,能定期到门诊复诊的比率为20.41%,急性发作时能实施应急措施者为18.37%。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强者仅占30.61%。接受过健康教育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P&<0.01)。结论 哮喘患儿对哮喘基本知识认识不足,掌握不够,患儿自我护理能力低下,需要临床护士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措施, 促进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儿童;自我护理

哮喘患儿经规范性治疗后, 有效控制依赖于患儿长期良好的自我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强, 则疾病能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儿的自我护理能力是管理疾病、治疗疾病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鉴此, 笔者对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98例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进行了调查, 并对其中64例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在儿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98例,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10~14岁,病程1~12 a。病情分级(缓解期):轻度持续57例,中度持续41例。哮喘的诊断和分期均符合2004年儿童哮喘防治常规修订的标准[1],病例纳入标准:(1) 患儿年龄选择在6~14岁;(2) 符合我国儿童哮喘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轻、中度哮喘患儿;(3) 能听懂普通话,无智力及认知障碍的哮喘患儿;(4) 哮喘病史1 a以上;(5) 患儿及家属同意并能坚持配合治疗护理观察。病例排除标准:(1) 未能完成2次问卷者;(2) 危重、急性发作期和间歇发作性哮喘者;(3) 有神经疾病和智力障碍的哮喘者;(4) 有心、肝、肾疾病或功能不全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哮喘患儿。病例剔除标准:(1) 吸入激素气雾剂过敏或不能耐受者;(2) 不良反应明显,患儿不能接受;(3) 不愿依从观察方案者。被调查者均能读懂或经讲解后能理解问卷内容。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由笔者发卷,负责讲解。当场填写并收回,发放问卷98份,收回98份,回收率为100%。

  1.2.1 哮喘患儿个案调查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疾病情况等。

  1.2.2 哮喘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定

  采用刘雨村等[2]设计的哮喘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评定患儿对哮喘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哮喘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包括12个条目。

  1.2.3 哮喘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

  由作者参照相关资料自行设计哮喘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 涉及的内容包括:正确使用定量雾化吸入器(MDI)、注意预防诱发因素、正确使用峰流速仪、急性发作的应急措施、何时到医院就诊、记录哮喘日记、门诊定期复诊等共20道题, 每题5分。评分分强、中、差3级, 分别计5、3、0分,满分为100 分, &<60 分为自我护理能力差, 60~79为中, ≥80为强。

  1.2.4 健康教育

  对其中的64例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向患儿及家属反复介绍哮喘的本质和特征、发病机理、常见诱因、临床表现、发作先兆、治疗用药方法及护理要点等,以提高哮喘患儿对自我疾病的正确认识;鼓励患儿和家属记录哮喘日记,定期到门诊随诊咨询,把哮喘日记的内容提供给医护人员,可根据这些资料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教育方案;教会患儿如何识别哮喘的诱发因素,帮助个体找出能诱发哮喘的因素,尽量避免。加强气候季节变化的护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哮喘,指导哮喘患儿自我坚持治疗:(1) 明确哮喘治疗长期规范用药的重要性,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最佳治疗方案;(2) 指导哮喘患儿及家属掌握定量气雾剂(MDI)的正确使用技术;(3) 提高患儿利用峰流速仪自我监测病情的护理技能;(4) 提高哮喘患儿自我情绪调解和控制的能力;(5) 提高哮喘患儿自我饮食管理的能力;⑥定期有规律的随诊。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收集资料输入计算机,在SPSS V11.0软件包上完成, 采用描述性分析及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哮喘患儿对哮喘基本知识的正确认识

  98例哮喘患儿中,能正确认识哮喘本质者只有28.57%,掌握如何避免过敏原者只有34.69% ,了解哮喘先兆症状者只有40.82%, 顾虑吸入激素副作用者有77.55%。说明患儿对哮喘基本知识认识不足,掌握不够。表1 98例哮喘患儿对哮喘基本知识的正确认识(略)
  
  2.2 98例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

  表2显示:98例哮喘患儿正确使用MDI、峰流速仪者仅有55.10%、24.49%,能定期到门诊复诊者为20.41%,急性发作时能实施应急措施者为18.37%。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情况:得分≥80分者30例 (30.61%), 60~79 分者39例(39.80%), &<60分者29例(29.59%),提示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低下。

  2.3 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接受过健康教育患儿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2 98例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略) 表3 接受健康教育与否与自我护理能力(略)

3 讨论

  3.1 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较差

  本调查结果显示, 98例哮喘患儿正确使用MDI、峰流速仪的比率仅为55.10%、24.49%,能定期到门诊复诊的比率为20.41%,急性发作时能实施应急措施者为18.37%。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情况: 得分≥80分者占30.61%, 60~79 分者占39.80%, &<60分者占29.59%, 说明大部分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较差。根据Orem理论, 自我护理是人类的个体为保证生存、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宁而创造和采取的行为[3]。人类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维持和恢复个体的自我护理能力[4]。因此, 医护人员需制订一套完整的哮喘自我护理质量标准, 建立患儿复查与随访档案,定期检查患儿自我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督促患者定期复查,防止疾病复发, 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存质量。

  3.2 实施健康教育是提高哮喘患儿自我护理能力的关键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个体、家庭和社会在决定满足其健康需求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自我护理正成为一个发展趋势[5]。然而大多数哮喘患儿分散在家中接受治疗,多数患儿自我疾病认识、自我病情严重程度估计、哮喘发作的自我预防、自我处理方法的合理应用、自我护理技能(定量气雾剂吸入技巧及峰流速仪的使用)等了解不够。本研究结果显示,能正确认识哮喘本质者只有28.57%,掌握如何避免过敏原者只有34.69% ,了解哮喘先兆症状者只有40.82%,顾虑吸入激素副作用者有77.55%,说明患儿对哮喘基本知识认识不足, 掌握不够,容易造成治疗剂量不当、治疗计划中断、对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不准确等。文献报道通过对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其对哮喘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67]。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过健康教育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认识及规范化治疗意识,改善依从性,掌握用药正确吸入方法,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改善健康状况,以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育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101,219.

  [2]刘雨村,刘金华,张秀丽,等.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 24 (2):5859

  [3]Orem D E. Nursing :Concepts of practice. 4th ed[M] . New York :McGraw hill ,1991:236.

  [4 ]温翠琪,黄华兰,杨佩璇,等. 肝门部胆管癌综合治疗病人的自我护理支持[J] .护理学杂志, 2001 ,16(12) :752.

  [5]计惠民,徐归燕.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0,19(9):403404.

  [6]黄晓卫,张建青,莫小青,等.自我管理教育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0):848849.

  [7]李淑霞,张振路.自我护理教育对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5,4(4):1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