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军庆 陈海燕 潘瑞高 郑建华 付杏棉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兵训练对女性月经的影响。方法 参加新兵入伍训练的82名女兵,分别记录其训练前、训练中、训练结束后1年内的月经状况,同时进行心理评估,并与20名未参加训练的新兵进行比较。结果 参训新兵的月经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且经期参加日常训练的女兵异常率更高(P<0.05)。训练结束后月经异常率能够明显降低(P<0.01)。训练期间部分女兵出现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率亦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新兵训练对女性月经有影响,其影响是功能性的、可逆性的,且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 月经异常 女兵 军事训练
为了解军事训练对女兵月经状况的影响,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我们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对102名新兵的月经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组:82名参加军事训练的新入伍通信女兵,其中高中学历69人、大学学历13人,平均年龄18.2岁、月经初潮年龄13.6岁。对照组:20名未参加训练的新入伍文艺女兵,其中高中学历17人、大学学历3人,平均年龄17.7岁、月经初潮年龄13.4岁。两组对象均未婚,入伍时经过严格的体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调查过程中无服用影响月经的药物。
1.2 训练情况 新兵训练的主要内容为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训练时间为3个月,地点在我国东中部地区,均为冬季露天训练。
1.3 调查方法 对于受调查女兵的月经状况,采用个人按时期记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记录新兵训练前、训练中、训练结束后1年内的月经状况,即持续时间、经量、周期和不适症状等。其中不适症状内容包括: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下腹及腰骶部下坠感、痤疮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同时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评估,了解训练对女兵心理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结果用百分率和均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和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月经异常的发生情况 健康女兵的月经状况,个体差异较大,对其界定的异常改变是个体与既往行经状况作自我比较后确定的。结果发现,军事训练共导致66人出现月经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异常率高于后者(见表1),两组具有差异性。其中训练期间44人出现停经,平均停经时间出现在第2.3月。部分女兵出现行经持续时间缩短(9.1%)、经量减少(16.7%)、周期不规律(21.2%)和不适症状(31.2%)。可见新兵训练能够影响女性的月经状况。
表1 新兵训练对女兵月经状况的影响(略)
两组比较,P<0.05
2.2 异常月经的恢复情况 大多数停经女兵(75%)能在训练结束后2个月内自然复潮。训练结束后1年内部分女兵尚存在行经持续时间缩短(6.1%)、经量减少(10.6%)、周期不规律(7.6%)及继发性闭经(15.2%)和不适症状(27.3%),但多数人的异常月经恢复正常,与训练期间比较,异常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性。可见新兵训练对女性月经的影响是功能性的、可逆性的。
2.3 经期训练对月经状况的影响 训练中的新兵经期有65人参加日常训练,其中4人请假未果,只有16人能偶尔休息、1人因不适症状重而全休。经期参加训练的女兵月经异常率更高,与经期能休息的女兵比较具有差异性(见表2)。可见经期训练对女兵月经状况的影响更大。
表2 经期训练对新兵月经状况的影响(略)
两组比较,P<0.05
2.4 军事训练对心理的影响 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评估,训练期间有54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等。与对照组比较,心理障碍率明显高于后者(见表3),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可见,训练期间女兵的思想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表3 新兵训练对女兵心理的影响(略)
两组比较,P<0.01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我们考虑到气候、饮食、卫生条件等其他可能因素对女兵月经状况的影响,没有将女兵训练中、训练结束后的各项调查结果与训练前进行自身比较,而是与相同外部环境下生活的文艺兵进行比较,以便确切分析军事训练对月经状况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军事训练能够导致女兵月经异常,如出现停经、持续时间缩短、经量减少、周期不规律、继发性闭经和不适症状,多为功能性、可逆性改变,仅少数人需要药物调节治疗。军事训练引起月经异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可能是其主要因素。调查亦显示,训练期间女兵心理障碍率明显增高。
女性的月经状况因人而异,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是调控女性机体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卵巢分泌的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组成。泌乳素(PRL)、β内啡肽(βEP)、T等被称为抗生殖激素,对HPO轴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体内外任何可以影响HPO轴调节功能的因素,均可导致其异常改变。军事训练是对女兵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和心理承受能力训练的过程,剧烈运动和精神高度紧张能够导致其生理、心理上出现应激反应。应激时最突出的特征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增强,致使糖皮质激素(GC)和βEP分泌增多。GC和βEP能够抑制FSH、LH、P的释放。有研究表明,军事训练期间机体FSH、LH、P水平明显降低,E2、T、PRL水平明显升高,导致月经异常[1]。
月经的维持有赖于一定比例(22%)的机体脂肪。脂肪组织是雄激素经芳香化酶催化成雌激素的主要场所,因而缺少脂肪组织常表现为低雌激素血症。军事训练是一种长时间、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能够引起女兵(尤其是学生兵)肌肉∕脂肪比率增加或总体脂肪减少,可使月经异常。此外,过度训练可导致女兵膳食紊乱,主要是矿物质缺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引起体重指数下降。调查显示,训练期间部分女兵(26.8%)出现膳食紊乱倾向,与Lauder等(1999)对美国423名现役女军人的研究结果相接近[2]。
月经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适当运动可以改善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减轻经期的不适感,同时运动中腹肌和盆底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利于经血的排出,因此经期不必停止所有的军事训练。但是,我们要注意在女性的这一特殊生理-心理时期,不适当的训练科目能够造成其身心的伤害。调查显示,训练中的女兵经期有65人参加日常训练,其中4人请假未果,只有17人能休息(包括偶尔休息),同时有6人受过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新兵入伍后军事训练期间加强经期保健实属必要。(1)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相中机体的状态及运动能力是有差异的,月经期运动能力最低,应合理安排和调整运动内容和强度,预防过度训练而导致各种疾病[3]。经期应避免参加强度大、时间长、静力型及震动大、腹压大的运动,冬季应避免下水运动。由于运动后,卵泡期和黄体期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且各时相运动后指标水平在24小时内恢复至运动前水平,在卵泡期和黄体期可适当加大运动量和强度,提高锻炼效果。(2)训练中女兵的能量消耗过大,并且有膳食紊乱倾向,同时他们又来自祖国各地,为了保证其身体健康,应注意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和口味,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对经期女兵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烹饪药膳。保证热水供给,避免经期饮用凉水或用凉水坐浴。(3)情绪不稳定、精神质人格与青春期月经异常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4]。训练期间女兵的思想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女兵进行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军事训练过程中应增设生理卫生课程,使女兵了解月经是女性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且经期的适当运动对身心有益,消除其紧张心理。政治课程中增加必要的心理学内容,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鼓励其积极参加课余活动。条件许可时,可以设立相应的妇女保健门诊和心理门诊,运用认识干预疗法、暗示、诱导与催眠疗法、音乐疗法、发泄疗法、移情变气疗法等消除其心理障碍。同时,训练中要杜绝打、骂、体罚等违规行为,避免对女兵造成精神伤害。
参考文献
[1] 纪 巍,甫力力,于 力,等.新兵训练对女兵性激素、月经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72~175.
[2] Lauder TD,Williams MV,Campbell CS,et al.The female athlete triad: prevalence in military women[J].Mil Med,1999,164(9):630~635.
[3] 王锡群.女大学生月经周期中各时相运动能力测试[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88,4(4):304~305.
[4] 武红利,康文丽,高 伟,等.心理因素与青春期女性月经异常关系的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