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术患者 自体输血
随着外科手术患者手术中用血量的不断增加,输同种异体血感染传染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笔者2006年开始,在外科手术患者中采用选择性手术前采血,术中回输,有效减少了同种异体输血的用量,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126名患者来自我院2006年至2008年6月的输血患者。其中男性98名,女性28名,年龄16~54岁,Hb男性≥120g/L,女性≥110 g/L,Hct≥34%,对象为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病例选择排出标准:(1)贫血和血容量减少者。(2)心力衰竭,冠心病未控制者。(3)有菌血症或有发热的患者。(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功能不全者[1]。
1.2 方法 根据病例及手术类型,预计失血量及自身状况,采血1~3次,每次300~400ml,最后一次采血时间距手术日不短于3天。采血袋为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血液保存液Ⅱ。采血后标明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采血时间,放置于2~6℃储血冰箱内备术中或术后输血,每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采血后按采血量的3倍给予晶、胶体静脉输入。
1.3 结果 全部自体输血病例无明显输血反应及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将本组病例与同病种手术而输入异体血的188例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做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组术后血液指标Hb、Hct、Plt的变化(略)
以上两组结果显示,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在以上指标的比较中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自体输血完全可替代同种异体间输血。
2 讨论
同种异体输血有播散传染疾病以及出现免疫反应的可能。增加了术后医患医疗纠纷的可能。随着外科肿瘤患者手术的增多,输异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与重视,许多文献表明由于输血可引起患者免疫功能抑制,从而使残余肿瘤细胞迅速生长,增加了肿瘤复发率[2]。自体输血不仅可以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多种不良反应,对稀有血型和曾输同种异体血产生异型抗体导致的配血困难者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笔者认为在目前外科输血不断增多,同种异体输血供不应求;且输血风险不断上升的今天,只要患者心、肺、肝、肾功能正常,Hb≥110g/L,Hct≥34%,在外科择期手术中进行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疗法满意的输血方式。
参考文献
[1] 肖星甫主编.输血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17.
[2] 陈绍详,熊利泽.肿瘤患者手术输血新观念[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