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异物11例麻醉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4728 日期:2025-09-09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外耳道异物 麻醉 高原

  我院2007年收治小儿外耳道异物11例,均在一般静脉全麻下取出异物,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11例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5个月~5岁。异物存留时间1.5h~5d。异物种类:豆类3例,珠类5例,果核3例。术前神志清醒7例,神志淡漠2例,嗜睡及浅昏迷各1例。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静注阿托品0.01 mg/kg,鲁米那钠2~3mg/kg;入室后静注地西泮0.2mg/kg,氯胺酮5mg/kg,丙泊酚1mg/kg,面罩供氧;术中氯胺酮1mg/kg静脉维持麻醉。术中应用NBP4000C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

  1.3 结果 本组11例,麻醉均满意,手术用时15~55min。术后1h内苏醒10例,1例病情严重合并肺部感染者延迟至1h以上。全组术前SpO2为84%~90%,经面罩给氧辅助呼吸后恢复正常,其中1例因肺部感染降至70%,其余10例SpO2、心率、呼吸均平稳。11例患者外耳道异常物均顺利取出。

  2 讨论
  
  我院处地海拔 3650m,大气氧分压为13.58kPa(101.5mmHg),是平原地区的64%,正常成人SpO2为88%~94%[1]。迷走神经的耳支由迷走神经上神经节分出与舌咽神经分支一起从岩神经节进入颈静脉窝外壁的乳突小管,横过面神经管穿出鼓乳裂后分为二支,一支分布在耳廓后面,一支穿过外耳道软骨,分布在外耳道后壁和鼓膜的外侧面;而鼓膜的内侧面及鼓室则由鼓室神经丛分布,鼓室神经丛包含舌咽神经的鼓支,面神经鼓室神经交通支,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的鼓室支[2]。外耳道手术时都能引起迷走神经紧张,患者发生心动过缓,眩晕,昏厥,反射性休克等。


  
  外耳道异物后患者紧张恐惧情绪严重,加之异物深陷所导致的疼痛剧烈,常哭闹不安,加剧了自身的缺氧程度,甚至出现低氧血症。选用地西泮、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能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且可以保留自主呼吸,具有明显的使下颌松弛和解痉作用,避免躁动,减少了氧耗,为异物取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丙泊酚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明显剂量依赖性[3],但小剂量丙泊酚可以明显减轻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
  
  本组1例患儿手术前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肺部感染,麻醉中SpO2降止70%左右,苏醒亦延迟。说明术前一般情况差者,呼吸和循环功能衰弱者以及术中缺氧改善不良者,都可使苏醒延长,对此应酌情减少麻醉药的用量。结合高原特点,通过监护仪监测SpO2、心率、呼吸,以便及时掌握患儿氧合的情况,备齐抢救的器械和设备,防止意外的发生。由于高原地区医疗条件所限,笔者认为涉及类似的手术应进入设备完善的麻醉科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儿的危险性。总之,良好的麻醉效果,积极有效的呼吸管理和必要的监测设施常常是外耳道异物取出成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曹祯吾主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1996.17.

  [2] 刘怀琼,周定蓉.手术麻醉中的迷走反射[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703~704.

  [3] 马武华,陈启智. 异丙酚对离体SD大鼠乳头肌收缩性能的影响者[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7,17(5):28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