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肝宁胶囊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3809 日期:2025-08-30 来源:论文网

      作者:李海华,张瑜,张凤云,指导:白金尚

【关键词】 脂肝宁胶囊;脂肪肝;中医疗法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过量脂肪在肝内持久沉积所致的一种常见病。虽然大多数脂肪肝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特别是伴有炎症的脂肪肝可能继续发展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因此,对脂肪肝的防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院消化内科采用自制脂肝宁胶囊治疗脂肪肝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源于2006年9月-2009年12月本院门诊,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经随机抽样将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70例,男53例,女17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1.5±11.2)岁;病程2~38个月,平均病程(16.6±5.2)月。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29~61岁,平均年龄(42.6±12.4)岁;病程1~46个月,平均病程(18.5±6.3)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脂肝宁胶囊(由柴胡、泽泻、茯苓、陈皮、草决明、月见草、熊胆粉、延胡索、山楂、丹参、何首乌、山药、甘草组成,本院制剂室提供),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
东宝肝泰(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3片,每日3次。2组均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

  3 观察方法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及血脂,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胺转移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H-C)。治疗30 d,临床症状消失、肝脏B超检查基本恢复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血脂全部降至正常范围者为临床治愈,达到3项者为显效,达到2项者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指标者为无效。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4 结果

  4.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3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8%。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2 2组治疗前后B超变化情况
  
  治疗组B超脂肪沉积情况改善者64例,占91%;对照组B超脂肪沉积情况改善者36例,占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见表1)表1 2组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比较(略)

  4.4 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见表2)表2 2组脂肪肝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略)

  5 讨论
  
  脂肪肝以右胁疼痛、不适、倦怠乏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属中医“胁痛”、“肝着”、“积聚”、“痰浊”等范畴。本病多为嗜食肥甘,过度饮酒,劳逸失常,情志失调,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而脂浊痰湿内生;或因年长体衰,肾中精气不足,蒸腾气化无权,津液脂质停聚亦可为痰为湿,日久郁而化热,痰热内蕴,进而使气血运行不畅,血滞为瘀,化为脂浊,停积于肝,遂生本病。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胃、胆,属于标实证。在本为气虚,主要为肝气虚,脾气虚;在标为湿热、痰饮、瘀血、气滞,且多兼夹出现。故治疗本病宜标本兼顾,以清肝热、祛痰湿、化瘀通络以安其正、疏肝健脾扶正以绝痰瘀化生之源。脂肝宁胶囊药用柴胡舒肝理气解郁,以调畅气机,“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丹溪心法》); 泽泻利湿、宣壅除滞;茯苓、陈皮利水健脾、燥湿化痰;草决明、月见草、熊胆粉除肝热;山楂、延胡索活血散瘀行气;丹参一味,可抵四物,养则血源充足,通则肝体可柔,血无郁滞,使湿祛痰消瘀化;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健脾化浊,山药亦可健脾补虚、滋精固泻,二药并用可防祛邪伤阴耗血之弊。诸药合用,使肝木条达,脾土健运,气机宣通,血脉畅行,水津四布,痰湿瘀血得除,脂浊难凝,其病难成。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泽泻、草决明、何首乌、山楂、丹参、熊胆粉有抑制肝纤维化作用[2-3]。本研究在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组方制剂。结果显示,脂肝宁胶囊治疗脂肪肝具有整体调节优势,在改善症状、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等方面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J].现代实用医学,2002,14(1):100.

  [2] 李家庚,傅延龄.肝胆病证治精要[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65-366.

  [3] 侯集瑞,王秀全,盛吉明,等.熊胆茶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保护作用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2):4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