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克金岩方抗肺癌A549细胞有效部位Ⅰ成分分析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3228 日期:2025-08-25 来源:论文网

     作者:董静,尹莲,张旭,段金廒

【摘要】 目的 对周氏克金岩方有效部位Ⅰ的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深入研究周氏克金岩方抗肺癌有效部位群物质基础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试管反应和TLC方法定性鉴别有效部位成分,建立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香兰素-冰醋酸-高氯酸比色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周氏克金岩方有效部位Ⅰ中主要含黄酮、皂苷类成分,含量分别为0.85%、1.07%,纯度分别为29.7%、37.4%。结论 周氏克金岩方有效部位Ⅰ中主要含有黄酮和皂苷类成分,总纯度为67.1%。

【关键词】 周氏克金岩方;定性鉴别;黄酮;皂苷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material basis of Zhou’s prescription, components of effective parts Ⅰ in Zhou’s prescription was g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zed. Methods The components of effective part Ⅰ was identified by test-tube reaction and qualitative TLC method, the content of saponins and flavones was quantitative analyzed. Results Total content of the saponins and flavone are 1.07% and 0.85% in Zhou’s Prescription. The purity of saponins and flavones in effective parts Ⅰ are 37.4% and 29.7%. Conclusion The main components of effective part Ⅰ in Zhou’s Prescription were flavones and saponins.

  Key word:Zhou’s prescription;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saponins;flavones

  周氏克金岩方为我国著名中医周仲瑛教授临床治疗肺癌的经验方,主要由麦冬、沙参、鱼腥草、红花等组成。对周氏克金岩方有效部位系统评价,已筛选出对肺癌A549细胞有显著毒性的有效部位Ⅰ。本研究系统分析周氏克金岩方有效部位Ⅰ成分,以明确其成分类型及含量,为进一步研究该方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1 材料

  1.1 药材

  麦冬、南沙参、红花、鱼腥草均购自安徽亳州药材市场。

  1.2 试剂

  标准品:薯蓣皂苷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539-200001),芦丁(自制)。高氯酸、冰醋酸、亚硝酸钠、硝酸铝为分析纯,香兰素(T20050915)。

  1.3 仪器

  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RE-52A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2401-UV检测器等。

  2 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全方药材粉末2.782 0 g,70%乙醇浸泡1 h,回流
提取,合并提取液,用石油醚萃取,弃去石油醚层,水层回收至干,用70%乙醇定容至50 mL,取5 mL置25 mL量瓶中,制成全方供试品Ⅰ-1。精密称取全方药材粉末1.670 g,70%乙醇浸泡,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至无乙醇,依次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合并正丁醇液,回收至干,用70%乙醇定容至50 mL量瓶中,取5 mL挥干溶剂,甲醇定容至25 mL量瓶,制成全方供试品Ⅰ-2,取10 mL用70%乙醇定容至25 mL量瓶,制得全方供试品Ⅰ-3;取全方药材粉末少量,用水提取得全方供试品Ⅰ-4。取有效部位Ⅰ分别用70%乙醇、甲醇和水定容至50 mL,制得供试品Ⅱ-1、供试品Ⅱ-2和供试品Ⅱ-3;麦冬、沙参、鱼腥草、红花等药材少量,用70%乙醇加热提取,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将正丁醇萃取液回收至干,分别用水和甲醇溶解,制得单味药样品液,分别为供试品Ⅲ、Ⅳ、Ⅴ、Ⅵ。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0.010 g,甲醇定容至50 mL,即得0.02 mg/mL芦丁对照品溶液;精密称取薯蓣皂苷元对照品0.004 65 g,甲醇定容至10 mL,即得0.465 mg/mL薯蓣皂苷元对照品溶液。

  2.3 定性鉴别

  2.3.1 理化反应

  将供试品Ⅰ-1、供试品Ⅰ-3、供试品Ⅱ-1、供试品Ⅱ-3进行试管反应,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全方及有效部位Ⅰ中主要含有黄酮及皂苷类成分。表1 定性鉴别结果(略)

  2.3.2 TLC鉴别

  全方供试品Ⅰ-1、有效部位Ⅰ供试品Ⅱ-1及单味药供试品Ⅲ、Ⅳ、Ⅴ、Ⅵ于聚酰胺薄膜点样,以80%乙醇为展开剂,以AlCl3的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在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Ⅰ-1、供试品Ⅱ-1及单味药供试品Ⅳ、Ⅵ均有黄绿色荧光斑点,推测可能有黄酮类成分。将上述供试液用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1∶2)为展开剂,展距约15 cm,展开,取出,晾干,分别喷香草醛-浓硫酸溶液和5%FeCl3溶液,显紫色和棕绿色斑点,推测可能有酚性成分及萜类成分。

  2.4 含量分析

  2.4.1 吸收波长的确定

  精密吸取芦丁标准品液、供试品Ⅰ-1、供试品Ⅱ-2各1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5%NaNO2溶液0.4 mL,摇匀,放置6 min,加入10%Al(NO2)3溶液0.4 mL,摇匀,6 min后再加入10%NaOH溶液4 mL,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15 min后,分别置UV-2401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扫描。结果标准品和供试品Ⅰ、供试品Ⅱ-2在510 nm左右均有最大吸收峰,由此确定测定总黄酮的最佳检测波长为510 nm。

  精密吸取薯蓣皂苷元标准品液、供试品Ⅰ-2、供试品Ⅱ-1各1 mL,置于10 mL具塞的试管中,70 ℃水浴挥干溶剂,各精密加入5%香兰素-冰醋酸0.2 mL,再加高氯酸0.8 mL,摇匀,密塞,在60 ℃水浴中加热15 min,迅速移至冰浴中,各精密加入5 mL冰醋酸,摇匀,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在UV-2401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扫描。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元标准品液和样品液在455 nm左右均有最大吸收峰,由此确定检测波长为455 nm。

  2.4.2 标准曲线的建立

  2.4.2.1 总黄酮

  精密吸取标准品溶液0.2 、0.4、0.8、1.6 、3.2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按照“2.4.1”项下黄酮测定方法测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芦丁体积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11.008X+0.002 2,r=0.999 5。

  2.4.2.2 总皂苷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70、100、130、160、190、220 μL置10 mL具塞的试管中,按照“2.4.1”项下皂苷测定方法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0.004X+0.009 7,r=0.999 0。

  2.4.3 精密度考察

  供试品Ⅰ及供试品Ⅱ分别按照“2.4.2.1”和“2.4.2.2”项下方法,在同一条件下连续测定吸光度5次,RSD分别为2.08%和1.53%,说明精密度良好。

  2.4.4 重复性考察

  分别精密称定全方药材粉末2.782 0 g、1.670 0 g各5份,按照“2.4.1”项下方法分别制得供试品Ⅰ及供试品Ⅱ,分别按照“2.4.2.1”和“2.4.2.2”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结果表明,供试品Ⅰ及供试品Ⅱ的RSD分别为1.24%和3.43%,说明重复性好。

  2.4.5 稳定性考察

  供试品Ⅰ及供试品Ⅱ分别在0、5、10、15、20 min和0、10、30、60、90 min,按照“2.4.2.1”和“2.4.2.2”项下方法进行测定。供试品ⅠRSD=4.3%,说明该样品在20 min内稳定;供试品ⅡRSD=0.73%,说明该样品在90 min内稳定。

  2.4.6 加样回收率

  称定全方6份,每份0.4 g,加入芦丁对照品溶液,按照“2.4.1”项下供试品Ⅰ-1的制备和“2.4.2.1”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值,供试品Ⅰ加样回收率见表2。
  
  称定全方6份,每份0.5 g,加入薯蓣皂苷元对照品溶液,按照“2.4.1”项供试品Ⅰ-2制备和“2.4.2.2”项下的方法测定吸光度值,供试品Ⅱ加样回收率见表3。表2 黄酮加样回收率考(略)表3 皂苷加样回收率考察(略)

  2.4.7 含量及纯度测定

  精密吸取供试品Ⅰ-1、供试品Ⅱ-2各1 mL,置10 mL容量瓶中,按照“2.4.2.1”项下方法,在同一条件下测定吸光度,代入Y=11.008X+0.002 2回归方程计算其含量;精密吸取供试品Ⅰ-2、供试品Ⅱ-2各1 mL,置10 mL具塞试管中,按照“2.4.2.2”项下方法,在同一条件下测定吸光度,代入Y=0.004X+0.009 7回归方程计算其含量。取供试品Ⅱ-2和供试品Ⅱ-3回收至干,105 ℃烘箱烘至恒重,计算纯度。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有效部位Ⅰ中总黄酮、皂苷类成分为67.1%。表4 含量测定结果(略)

  3 讨论

  通过对周氏克金岩方全方、有效部位及各组方药中各类成分的系统定性鉴定,初步了解了方中各类成分类型、有效部位Ⅰ中成分类型。

  文献报道,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有重量法、溴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质谱法等 [1]。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主要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等[2]。本研究建立了该复方总黄酮及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灵敏、重复性好、精密度高,适用于本方总皂苷、总黄酮的含量测定。通过对全方及有效部位Ⅰ中黄酮、皂苷类成分含量分析显示,有效部位Ⅰ主要由黄酮、皂苷类成分组成,两者的纯度总和为67.1%。
  
  周氏克金岩方有效部位Ⅰ对肺癌A549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因此,拟进一步分离纯化有效部位Ⅰ中的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抗肺癌活性评价,为深入研究周氏克金岩方中抗肺癌物质基础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 娟,路金才.皂苷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6,8(3):25-28.

  [2] 马陶陶,张群林,李 俊.中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J].安徽医药, 2007,11(11):1030-1032.

上一篇:张庆祥治疗咳嗽经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