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灭幽汤对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定植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964 日期:2025-08-12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小娟 郭建生 李倩 蒋军林 郭璇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脾胃湿热 灭幽汤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已被证实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之一,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笔者采用灭幽汤治疗湿热型HP相关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并对其HP定植密度变化做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2005年4-1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参照2000年(井冈山)《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议共识》相关标准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且HP检测为阳性,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胃络痛[1]。共有60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组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1~64岁,平均(41.34±12.66)岁;其中胃黏膜轻度炎症者11例,中度14例,重度7例。对照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0~61岁,平均(40.71±11.85)岁;其中胃黏膜轻度炎症者10例,中度12例,重度6例。上述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各项参数均衡性良好(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

  治疗组:给予灭幽汤水煎剂(湖南中医药大学煎药房提供),150 mL/包,2包/d,口服。药物组成:黄芩10 g,蒲公英15 g,陈皮10 g,砂仁6 g,白术10 g,三七3 g,白及10 g,乌贼骨10 g。

  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500 mg,口服,2次/d;替硝唑(中德湖南骛马制药有限公司)500 mg,口服,2次/d;丽珠得乐(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1包,口服,2次/d联合服用。

  2组均以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服药过程中每组受试者不得使用针对上述病证的其它治疗方法及药物。

  1.3 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日本产Olympusv70电子胃镜检查,取距幽门孔2~3 cm的大弯和小弯范围内胃窦黏膜2块,距贲门8 cm处的大弯和小弯的胃体处2块,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及HP检查。

  1.3.1 HP感染诊断标准

  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学Giemsa染色检测二项均为阳性者诊断为HP感染,其中一项阳性者不包括在本研究内。①快速尿素酶试验:用快速型HP检测试纸(由珠海市克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试纸5 min内由黄色变成樱红色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②病理学检查:取胃窦处黏膜,常规组织学脱水、脱腊、切片后行组织改良Giemsa染色,显示HP紧贴胃黏膜表面,或位于胃小凹及浅层腺腔内则判断为组织病理学HP感染阳性。

  1.3.2 HP定植密度判断标准

  参照2000年(井冈山)《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议共识》相关标准,观察胃黏膜黏液层、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脉管上皮表面的HP,并进行密度分级。无:特殊染色片上未见HP;轻度:偶见或小于标本全长1/3有少数HP;中度:HP分布超过标本全长1/3而未达2/3或连续性、薄而稀疏地存在于上次表面;重度:HP成堆存在,基本分布于标本全长。肠化黏膜表面通常无HP定植,故标本全长中要扣除肠化区。

转贴于

  1.4 疗效标准

   治愈:HP阴转,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和病理检查黏膜恢复正常;显效:HP阴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病变黏膜基本恢复正常;好转:HP阴转或强阳性转为弱阳性,临床症状减轻,病变黏膜范围缩小2/3,炎症程度减轻;无效:HP、临床症状及病变黏膜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统计描述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

  (见表1)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治疗组32例阳性患者经治疗后有22例转阴,其HP根除率为68.75%;对照组28例阳性患者经治疗后有19例转阴,HP根除率为67.85%,2组比较χ2=0.006,P=0.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定植密度分析
  
  治疗后的60例患者中,HP定植密度最高的是中度,最轻的是无,众位数是无,详见表2。其定植密度与胃黏膜炎症程度相关系数为0.576,P值(双侧)为0.000。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P定植密度比较(略)注:组内比较,Z治疗组=-4.638,P治疗组=0.000;Z对照组=-4.665,P对照组=0.000;组间比较,Z治疗前=-0.144,P治疗组=0.885;Z对照组=-0.363,P对照组=0.716

  3 讨论
  
  目前,多数医家认为HP感染类似中医的邪气致病,尤以“湿邪”与“火热之邪”为主[2]。邪气入侵,脾胃运化失调,酿生湿热,痞塞中焦,阻碍气机,形成湿热内蕴、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同时,湿热邪盛又可损伤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为HP入侵致病提供了有利环境,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本研究表明,清热祛湿之灭幽汤能有效治疗HP感染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2组均能有效根除HP、减轻HP的定植密度,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灭幽汤除了能直接作用于HP,减少其定植外,还可能与其减弱HP的菌株毒力有关。本研究还发现,经根除HP治疗后,其炎症浸润程度亦随之减轻,提示胃黏膜炎症程度与HP的定植密度存在正相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S]. 1995.114-115.

  [2] 韩松岩,韩树颖.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悉尼内镜胃炎分类及HP感染相关性研究[J].中医杂志,2001,42(9):55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