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治肝法;心律失常;咳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根据五行相克原理及肝脏生理作用和与其它脏腑的相互关系,笔者从治肝入手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
1 柔肝理气治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症状,患者可无自觉症状,亦可出现心悸,胸闷,晕厥,甚则危及生命。本病属中医“心悸”范畴。究其病因,主要是体质素虚、情志内伤,其中体质素虚是发病的根本。本病的病位在心,而与肝密切相关。肝为将军之官,性喜条达,主疏泄,有统领其它脏腑之用。五行中,肝属木,如果肝有病,可直接影响其它脏腑,出现木火刑金、木乘中土、子盗母气、母病及子等证,故肝有“五脏之贼”之说。而心属火,木生火,心为肝之子,当肝阴不足,肝血亏耗,使心血亦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
案例1:患者,男,43岁,因心悸、胸闷反复发作10年,加重1个月,于2001年6月26日就诊。心电图提示:①窦性心律;②窦性心动过速;③房性期前收缩;④室性期前收缩;⑤未见明显ST-T改变。经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150 mg,tid,静点;口服活血化瘀药物,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2周后症状未见缓解。现证:心悸,胸闷,情绪波动后加重,性格急躁,夜寐不安,多梦,纳食不馨,大便调,舌黯,苔白黄,脉弦细滑。辨证:肝失疏泄,心脉失荣。立法:柔肝理气、宁心安神。药用:生地黄15 g,太子参20 g,北沙参10 g,酸枣仁15 g,菖蒲10 g,丹参10 g,郁金6 g,丝瓜络10 g,炒白芍15 g,炒川楝子10 g,合欢皮10 g,当归15 g,川芎10 g。每日1剂,7剂,水煎服。
二诊:诸症减轻,因生气后复作心悸、胸闷,舌黯红,苔黄白,稍厚,脉弦滑。上方去酸枣仁,加炒枳壳10 g、檀香6 g、砂仁6 g、厚朴10 g,7剂,水煎服。
三诊:夜寐改善,自觉心悸、胸闷缓解,进食后胃脘不舒。腹部B超提示:胆囊炎。舌质偏黯,苔干黄腻,脉弦细而结。辨证:心脉失荣,胸阳不振,夹有胆经湿热。立法:益气复脉,佐以利胆调中。药用:太子参30 g,丹参10 g,麦冬15 g,丝瓜络10 g,檀香6 g,菖蒲10 g,远志10 g,金钱草30 g,香附10 g,竹茹10 g,合欢皮10 g,郁金6 g,砂仁6 g。每日1剂,水煎服。
服上方7剂后,诸症缓解,舌质稍黯,苔薄白,多次复查心电图,未见早搏。继服上方7剂。半年后随访,未复发,心电图正常。
按:本例属于母病及子案。《石室秘录》谓:“心悸非心动也,乃肝血虚不能养心也。”心主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化生于脾,而储藏于肝;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失于正常,使气的升降出入平衡失调,从而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临床上表现急躁、易怒等病状;同时,肝血虚,心血亦不足,心脉失于荣养,故出现心悸。《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为将军之官,中藏相火,气急而志怒,喜条达,恶抑郁,体阴而用阳,喜柔而恶刚,故采用柔肝理气法,宜选用柔肝养血之品,以柔治刚,避免伐肝,以致更耗气阴,致肝阳愈亢;同时佐以理气,而心安神定,使肝血充足,气机调畅,心血亦得以濡养,诸症缓解,心律失常消失。
2 柔肝降逆治疗咳嗽
案例2:患者,女,40岁,于2002年6月就诊。自述咳嗽月余,有气管炎病史,曾服西药不效。现证:咳嗽,少痰,偶见痰中带血丝,咽痒即咳,音哑,夜间咳醒,咳甚时牵引两肋疼痛,急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肺阳不足,肝木失制,木火刑金。拟养阴清肺、柔肝降逆、止咳化痰。方用:南北沙参各15 g,玄参12 g,生熟地黄各12 g,百合15 g,川贝母10 g,桔梗10 g,炙枇杷叶l0 g,石斛12 g,丝瓜络10 g,合欢皮15 g,丹参15 g。水煎服上方1剂后咳即止,夜间安卧。
按:本病例属木火刑金案。《素问·咳论》论述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肝咳之状,咳则两肋下痛。”由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化火,肝阴损伤,肝火上逆于肺,肺失清肃,因而致咳。本方应用大量滋阴药柔肝润肺。方中玄参、川贝母清肃肺金,下行制火上逆;炙枇杷叶降肺气止咳;桔梗化痰载诸药下行;丝瓜络、合欢皮疏肝解郁通络;丹参活血化瘀。全方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故见奇效。
3 柔肝养阴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案例3:患者,女,22岁,2004年2月10日初诊。自述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年余,病情反复发作3次,服用西药他巴唑5 mg,每日3次;优甲乐12.5 μg,已1年。最近,因劳累又觉心慌,心烦易怒,大便每日2次,月经已过10 d未至。化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T4) 22.1 pmol/L,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7.7 pmol/L,血清促甲状腺素(TsH3) 0.007 μIU/mL。西医建议每日加服他巴唑5 mg,患者不愿意再加量,便求诊于中医配合治疗。检查:甲状腺肿大Ⅱ度,质软,未闻杂音,无突眼、皮肤潮湿汗出,手颤(-),心率120次/min,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细数。证属肝肾阴虚,相火妄动,痰火郁结。拟柔肝养阴、滋水涵木、清热化痰通络之法。拟方:熟地黄30 g,北沙参30 g,麦冬30 g,生白芍15 g,炒白术10 g,香附l0 g,知母、黄柏各l0 g,清半夏l0 g,胆南星10 g,连翘30 g,牡丹皮l0 g,夏枯草30 g,郁金l0 g,丝瓜络l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7剂后,月经至,大便每日1次,心率90次/min,将上方配丸药继续服之。于5月26日复查化验:FrT4 11.57 pmol/L,FT34 pmol/L,TsH3 1.44 μIU/mL,已全部正常。他巴唑减至5 mg,每日2次,甲状腺肿大Ⅰ度,继服中药调理之。
按:患者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年,素体阳气亢盛,又值青春发育期,肝阴不足,肝火亢盛,下劫肾水,使相火不封藏于肾阴之中而妄动上炎,热灼津伤,痰水内结,以致反复发作。方中用大量滋阴药,以养血柔肝、滋养肾水;用知、柏降相火,使之封藏于肾;再加清热化痰、舒肝理气通络之品,故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