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假性结肠梗阻(ACPO)的病因、诊断、治疗与护理。方法 回顾总结9例ACPO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特点。结果:9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无肠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通过临床分析可有效地与器质性结肠梗阻相鉴别,绝大多数ACPO可通过非手术方法而治愈,从而避免不当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及时明确诊断,采用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是患者痊愈的关键。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减少ACPO的发生。
【关键词】 妇科外科手术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护理 干预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acute colonic pseudo obstruction, ACPO )是指具有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但无结肠病变的一组征候群[1]。ACPO并非是一种罕见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均有较多报道。该病主要表现为结肠扩张、腹胀,而无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的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发生盲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成功救治了9例妇科术后并发ACPO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年龄28-76岁,平均52岁。其中6例在全麻下行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1例经腹行子宫全切术。9例手术经过均顺利。所有病例符合ACPO的诊断标准[2]:①有手术创伤史;②腹胀进行性加重,腹痛不明显,有或无排便排气;③腹部均明显膨隆,肠鸣音多减弱;④腹部摄片显示结肠充气扩张及结肠袋,梗阻部位呈现截断征表现,少见液气平面;⑤结肠镜及手术证实无器质性病变。
1.2 症状体征
患者术后20-48h内均有进行性腹胀及腹部隐痛;5例患者停止排便排气,4例患者有少量排便排气;7例患者有恶心、呕吐。体格检查:8例患者腹部明显膨隆,以上腹及右腹部为甚,轻度压矗薹刺矗?例肠鸣音亢进,3例肠鸣音减弱。
1.3 辅助检查
腹部X线平片:均有结肠胀气扩张,气多液少, 液平面小而分散或零星于一处,无大跨度的气液平面及重叠排列成梯样的改变,气液平面的多少及大小与腹胀不成比例,6例以右侧结肠为主;3例在肝曲或脾曲有结肠截断征表现,即扩张的结肠突然终止。
1.4 治疗与结果
诊断明确后均给予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2例应用白蛋白与脂肪乳支持治疗,4例予肛管排气、肥皂水低压灌肠,3例应用生长抑素持续泵入、石蜡油加生理盐水低压灌肠,同时应用促动力药莫沙必利口服。结果:经以上治疗,5-8d内9例患者均腹胀消失、肠鸣音正常、肛门恢复正常排气排便。恢复饮食后梗阻症状未再出现。9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8-10d痊愈出院,出院后无复发。
2 病情观察
2.1 本组资料分析发现ACPO有下列特点:①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有手术、创伤和其他系统疾病及慢性久卧等诱发因素;②ACPO临床表现有时与其它类型的器质性结肠梗阻相似,而且其发病率较低,临床医生认识不足可引起误诊误治,需进行鉴别:机械性肠梗阻 有不同程度的绞痛,肠鸣音高调亢进,腹平片梗阻近心端肠管扩张,有多个气液平面,远心端空虚不充气;麻痹性肠梗阻 全腹胀、腹痛轻、肠鸣音消失,腹平片呈全胃肠道广泛充气扩张,大小肠多个液平面;缺血性肠梗阻 多见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少数可见于腹腔手术后,起病急、发展快、累及范围广,多包括小肠在内,且可有血便;③实验室检查对诊断的意义不大,除原发相关疾病的检查异常外,本组白细胞计数少数升高(2例)多数正常;2例患者低钾其他电解质正常,与大部分消化液经小肠吸收,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出现较晚或程度较轻有关;④本病是一种一过性可逆性疾病,早期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后,一般在7~10 d梗阻缓解。
2.2 ACPO起病较快,主要表现为腹胀、腹部隐痛、恶心、呕吐、不排便、不排气,或有少量排便、排气,无腹部绞痛、高热等,病情进展较缓慢。患者多有腹部手术史及腹部外伤史,或为年老体弱、多病的患者。检查:腹胀,以右中下腹及上腹部膨胀为主,少数呈马蹄形样腹胀,早期腹部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叩诊呈鼓音,尤以结肠部位鼓音明显,无转移性浊音。多数患者肠鸣音减弱,但无肠鸣音消失及气过水声。如有肠壁的局部缺血、坏死,不仅患者有腹胀而且还有腹痛、发热,局部有压痛、反跳痛等局限性腹膜炎的症状,肠鸣音减少,减弱或消失。如有穿孔者,上述症状和体征加重,甚至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症状及体征。急性假性肠梗阻的肠缺血、肠穿孔多发生在盲肠,故体检时应加注意。X线片示结肠胀气,尤以盲肠、升结肠扩张明显,盲肠可扩张到10~12 cm,此时盲肠最容易发生缺血、穿孔,故应高度警惕。但结肠的轮廓仍较完整,可见结肠袋,并且病情变化不快,无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纤维结肠镜见肠腔扩张,肠腔内有大量的气体及粪水,肠壁张力增高,肠蠕动波少,肠粘膜充血、水肿,粘膜血管纹理不清楚。严重者时可见到呈紫红色的肠壁缺血现象。纤维结肠镜诊断假性结肠梗阻,疑有肠坏死、肠穿孔者禁用。
3 干预
目前认为ACPO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失调有关,因为支配内脏的交感神经是来自腰交感神经节及胸交感神经节。而副交感神经来自脑神经的副交感神经及骶2~4发出的副交感神经。高龄患者行子宫切除等盆腔大手术后,患者容易患ACPO,这可能是创伤的原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某段肠管运动功能的调节失衡,出现支配该段肠管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而使这段肠管的运动受到抑制;或出现支配这段肠管的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减弱,使肠管的功能失调而扩张。或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的功能都有改变,而导致ACPO。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由于来自脊髓骶椎2、3、4段的副交感神经在盆底走行与宫颈,阴道及阔韧带非常接近,在妇科手术时容易受到损伤,均可使副交感神经的传出受阻而发生结肠的抑制[3]。也可发生于子宫切除术后[4]。
因此,我们在护理这些手术病人时,采取一些措施提早进行干预如鼓励患者翻身活动,术后2小时翻身一次,术后第二天鼓励下床活动,并进行腹部按摩运动有助于肠功能的恢复,加强病人腹部体征的观察与肠功能情况的观察,应用促进肠功能恢复的药物如莫沙必利,并遵医嘱予支持治疗。及早予胃管留置,胃肠减压,让胃肠得到充分的休息可有效地减少ACPO的发生。
4 小结
ACPO又称为Ogilvie综合征,1948年因Ogilvie[5]首次对其描述而命名。其可能的发病机理:来自脊髓2、3、4 骶段(S2 4)的副交感神经被阻断,使左侧结肠弛缓无张力 [6];机体遭受损伤等应激, 体液中激素紊乱[7];老年患者肠张力差且较长时间卧床,肠蠕动减弱,由于以上原因导致肠液积聚无法向远方推进,导致肠内压力不断增高,肠腔也呈进行性扩张而发生ACPO。因此,对妇科手术病人术后发生早期腹胀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实施手术范围比较大者要高度警惕ACPO的发生,本组资料中有6例是实施的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有3例年龄在70岁以上,对这些高危群体,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密切观察,及早干预,可大大减少妇科术后并发ACPO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陈大伟,王强,王元和.急性结肠假性梗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8):502 503.
[2]所广军,赵中辛.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分析.腹部外科,2004,17(3)177 178.
[3]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7-139.
[4]孟宪风,裴象昌,荣抗美,等.子宫肌瘤切除术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死亡1例[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11):689.
[5]Ogilvie H. Large intestine colic due to sympathetic deprivation:A new clinical syndrom.Br Med J,1948,2:671 673.
[6]孟荣贵.急性假性结肠梗阻.临床外科杂志,2000,8(2):74 75.
[7]邓秋生.创伤并急性假性结肠梗阻14例报告.中华创伤杂志,1995,11(5):279.
关于妇科术后并发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的观察与干预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