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医检互认是一项制度也是利国利民的决策。推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助于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借助这一平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检验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医检互认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医检互认工作,提高检验质量,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医学检验也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支持。有关部门应出台医检互认制度相关的配套规定,把可能涉及的责任等问题明确好,让这一制度真正给患者带来实惠。医检互认对患者来说无疑是件好事,还需要相关法律保护。
【关键词】 检验质量 医检互认 沟通
目前我国已逐步推行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制度。这无疑对降低患者费用,减少患者在不同医院间的重复性检查,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效率,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作为一名检验医学者,笔者认为实施医检互认制度,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最重要应该是加强检验质量管理。只有加强检验质量管理,提高检验质量,才能确保医检互认工作的正确实施。
1 提高检验质量在医检互认工作中的重要性
临床检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药物监测健康状况的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有利于患者有利于医检互认工作的推行。临床检验的全程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部分。据相关调查显示70%以上问题多发生在分析前的采样环节,患者采样前的准备是检验质量的保证,这一环节失控检验结果会受到外因的干扰,产生误差。如:高脂肪饮食可使外源性乳糜微粒、甘油三酯升高,若在高脂饮食后抽血,该患者的甘油三酯会升高几倍,该结果对于这份标本来说是正确的,但并没能反应出患者的真实病情变化。当然,这样的结果是不可以用来互认的。因此,检验结果互认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随意互认,极可能造成误读,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患者在抽血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检验质量的提高,是需要患者及临床医生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建立分析前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才能有效地保证医检互认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强检验标本的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在工作性质上有所不同,检验医学是研究临床标本的一项工作。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实际上是分析的前阶段“标本流”的管理。临床实验室的活动,主要就是和标本打交道,所以“标本流”的管理是检验质量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患者的自身准备是确保标本质量的内在条件及前提要求,而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是这一阶段质量保证工作的核心[1]。有学者对不合格标本提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GIGO)”说的是:垃圾进来来及出去,废进废出,粗工不出细活。不合格的送检标本,不可能测定出有临床实际意义的结果,其结果可能会导致临床医生的误诊、误治。
送检标本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基于两个基本原则:
1).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
2).检测结果必须能够真实、客观的反应患者当前病情。因此尽可能避免一切干扰因素,因当这些干扰因素存在时,可以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也可以是检验结果并不反映患者当前的病情。所以“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进行检验,不如不进行这项检验”应该成为牢记的座右铭[1]!在实施医检互认工作的过程中,强调送检标本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3 患者在医检互认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质量是检验医学的灵魂,患者应该重视参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患者在留取标本前的准备、标本采集、运送等方面都必须密切配合执行。国外有报道,分析前的不规范引起的诊断失误占35.3%[2];国内报道则更高。病人采样前准备是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病人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可使检验结果产生或大或小的误差,因此,患者需要做适当的准备,以减少随机分析误差。
患者在医检互认工作中应注意:
1)抽血前的准备:血液标本采集前,患者一般需要空腹,饮食对检验结果会有影响,难以作出正确的比较,理想的测定条件应该是素食3天,空腹12-16h,不宜超过16h,否则白蛋白和葡萄糖含量下降。
2)采血前患者不能做激烈运动:患者应处于较好的休息状态,取血的前一天晚上不应有剧烈的运动,取血当日早晨不要走长路,取血前应静坐10min。运动后白细胞计数增高。 转贴于
3)采血前停用一切药物:药物对检验结果影响是非常复杂的,药物有干扰作用,如:大剂量维生素可使葡萄糖、胆固醇的结果假性减低等等,一般要求病人停用一切药物2天后再取标本[2],以免产生偏差影响诊断和治疗。影响检测的因素很多,病人在做检验时一定要配合医生和护士正确的留取标本,做好标本采集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4 临床检验人员应加强与医生护士及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
要想做出一份能够指导临床治疗的检验结果,不仅要求检验者有较高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检验技术及现代化的检验设备,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全程质量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失控,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从而导致临床医生作出错误的诊、治。医院是一个整体,缺少任何部门工作都难以顺利进行,所以,临床检验人员要加强与临床沟通,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如发生问题,都可发生影响标本的质量,甚至标本量的多少也会影响结果,这就要求检验人员要主动走出实验室,深入临床科室,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和交流,完善制度规范服务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患关系。以往的沟通,可能侧重于对某一检验结果临床应用介绍,以及对某些患者检查结果的解释,但检查结果互认涉及的面将更广泛、深度将更深,如不同检测系统中检查结果差异原因的分析,实验误差及可接受范围,甚至分析前质量保证都可能出现新问题,这就要求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不断分析出现的新问题,与临床沟通,邦助临床解决在互认过程中发生的困难,同时也要求临床检验工作者不断学习,医检互认是建立在检验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的,是对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认为是可信的、有效的,对病人诊治过程中是有价值的结果。
医检互认是一项制度也是利国利民的决策。推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助于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借助这一平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检验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医检互认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医检互认工作,提高检验质量,提高医疗质量,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笔者建议,医学检验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支持。有关部门应出台医检互认制度相关的配套规定,把可能涉及的责任等问题明确好,让这一制度真正给患者带来实惠,医检互认对患者来说无疑是件好事,还需要相关法律保护。
参 考 文 献
[1]王羽,张宗久,赵明钢,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0-41.
[2]石凌波,崔伟历,张凤川,等.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控制[M]. 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5.
关于加强检验质量管理,确保医检互认工作有效实施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