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分别用直刺法和斜刺法对400例病人进行大、小静脉800人次穿刺比较。结果显示,直刺法和斜刺法两种病例疼痛不明显,滑动现象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静脉穿刺穿透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小静脉穿刺穿透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直刺法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关键词】 静脉穿刺; 直刺法; 斜刺法
临床上静脉穿刺的方法有直刺法与斜刺法两种,作者将这两种方法对患者机体产生的不良刺激如疼痛、滑动穿透现象进行比较,并从理论上进行综合分析。 1 临床资料 选择400例输入无刺激性液体的住院患者大、小静脉分别用直刺法和斜刺法作800人次穿刺对照。 2 结果 大、小静脉穿刺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和表2。 表1 两种不同方法在大静脉穿刺时效果比较(略) 表2 两种不同方法在小静脉穿刺时效果比较(略) 3 讨论 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与针头在皮下组织内刺激时间,对组织牵拉的程度有关。行直刺法时,皮肤的穿刺点与静脉的穿刺点之间是一条直线,能缩短进入静脉内的距离,对皮下组织和神经末梢的刺激减轻,对肌纤维的牵拉和损伤减少。行斜刺法时,由于针头行走的不是一条直线,所以距离相对延长,对皮肤下组织和神经末梢刺激增多,肌纤维的牵拉和损伤相应增强。而且,当针尖刺入静脉时,因无较硬的组织抵挡,静脉易滑动,使针尖在静脉壁的刺激时间延长,所以,直刺法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斜刺法。 临床上所用的针头由针尖、针梗、针柄组成,针梗为一管形,针尖部为针面,此特点导致两种方法以同样的角度进针时,针梗与静脉之间的实际角度不同,假设以30°角度进针为最佳角度,两种方法的针梗与静脉之间的夹角同样是30°角,当斜刺法的针尖以30°角刺入时针梗与静脉之间的实际夹角大于30°。所以,斜刺法在静脉壁上的滑动现象明显高于直刺法。
当两者的针尖以30°角刺入静脉时斜刺法的针梗与静脉之间的角度是大于直刺法的,那么,当针梗与静脉之间的角度增大时,针梗在静脉腔内长度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假设静脉的穿刺壁与对侧壁为两条平行线,从穿刺壁上的穿刺点向对侧壁作一垂线(实为静脉的管径),当针梗以一定的角度刺入时,把静脉内可容纳的针梗长度作为斜边,构成一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函数Sina=对边/斜边 ,可见当静脉的管径不变时,针梗与静脉之间的夹角越大,静脉腔内可容纳的针梗越短,反之则越长。这就是直刺法和斜刺法在同一直径的静脉穿刺时,斜刺法因角度大而出现易穿透现象。 4 小结 综上所述,直刺法较斜刺法好,其特点是:对组织刺激小,疼痛程度轻,针尖不易滑动穿,透现象少。 静脉穿刺下不仅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而且对抢救危重病人能起决定性作用。同时,静脉穿刺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疼痛是影响患者舒适的主要因素。作为一个护理工作者应立足于科学,为增进病人健康、减轻病人痛苦而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
1 河北新医大学《人体解剖学》编写组.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052~1063.
2 王翔朴,主编.卫生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7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