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鄂西北房县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490 日期:2025-07-18 来源:论文网
作者:向久荣 邓发基 程晓华 易绍海 黄怡

【摘要】 目的 评价鄂西北房县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策略。方法 描述鄂西北房县艾滋病流行状况,回顾该县2004年至2010年间艾滋病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结果 疫情呈现为因农民外出打工、且有偿供血而导致HIV感染和AIDS暴发流行,近几年已处于艾滋病发病、死亡的高峰,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新发感染者以性传播和传播途径不详为主,存在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必须以一系列广泛深入地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为基础,加大综合防治力度。结论 建立有效地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比出台任何方案更重要;同级“多部门”的横向联合日趋广泛,而来自“上层”的逐级“纵向深入”尚有很大拓展空间;拥有足够的经费保障是制约艾滋病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实践 建议
  艾滋病是20世纪末期以来,影响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自1981年发现HIV之后,尽管“科学家对HIV的研究已远远多于其他病原微生物,但从生物学角度讲,预防HIV感染目前尚有很大难度。幸运的是,从社会学角度讲,HIV/AIDS是可以预防的,其预防的手段就在于控制自身的行为,做出安全的行为选择” [1] 。 然而,“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改变,包括终止危害健康的行为、实践有利健康的行为以及强化已有的健康行为”。因此,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失为当前预防控制HIV/AIDS流行的唯一有效的措施。鄂西北房县作为十堰山区HIV感染“重灾区”,通过广泛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鄂西北房县艾滋病流行概况
  房县地处鄂西北,东临荆襄,西通川陕,南倚神农架,北靠武当山。全县辖20个乡镇(场)、304个村和社区、1580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8.8万人,总面积5110平方公里,是湖北省第一版图大县、国家扶贫重点县。
  该县于199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截止2010年10月,已累计在14个乡镇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例数78例,其中1998年至2003年期间发现7例,2004年(被列入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县以后因主动监测力度加大)发现26例,2005年发现16例,2006年和2007年分别发现9例,2008年发现6例,2009年1-10月新发HIV感染者4例;2000年至今累计死亡38例,尚有40例幸存。此外,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8例感染者中,经血液传播51例(其中有偿供血传播43例、受血传播8例),经性途径传播19例(其中婚内性传播9例、婚外性传播10例),传播途径不详8例,三者所占比率分别为65.39%、24.36%和10.25%;职业分布以外出打工农民为主,占90.02%;年龄分布在14-55岁之间;性别分布为男性>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5:1。艾滋病疫情主要呈现为因农民外出打工、且有偿供血而导致HIV感染和AIDS暴发流行,近几年已处于艾滋病发病、死亡的高峰,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新发感染者以性传播和传播途径不详为主,存在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如不及时采取有效地防控措施,必将给HIV感染者/AIDS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2]。
  2 鄂西北房县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实践与回顾
  2.1建立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2004年初,随着艾滋病疫情的日益严峻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房县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和县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办公室先后成立。此后,县政府与各乡、镇(场)政府及县防艾委成员单位年年签订目标责任管理书,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列入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以及为民办实事内容之一,实行年初部署、年中督导、年末考评、定期通报的督导评估制度,着力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确保各项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同时以县防艾办文件逐年下达专项《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并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负责技术指导,县全球基金项目办负责多部门合作项目管理与督导,各乡镇场人民政府和县防艾委成员单位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2.2 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2.2.1启动全县“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 房县每年约有8万农民外出打工,落实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至关重要。
2005年12月底,县政府成立“工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启动会议,要求各乡镇和各部门切实将艾滋病防治知识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之一,以农民工培训机构为基础,力争使每一名外出打工人员接受一次防艾知识讲座,人手一份《农民工健康手册》,免费获得一次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特别是在“全球基金项目”支持下,结合“阳光工程”、“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及“面对面”活动,在车站、工地、厂矿企业、学校、用工单位等场所,采取举办预防艾滋病知识讲座、录相放影、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宣传墙报、咨询、展览,张贴宣传图画,刷写通用标语、口号,制作大型公益广告,印发宣传册(页)、培训教材和读本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地宣传教育活动。
  2.2.2加强以涉性服务人员为主的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在公共娱乐场所摆放防艾宣传教育材料 县CDC结合娱乐场所100%安全套项目推广,定期召开城区87家宾馆、旅社、美容美发店、休闲娱乐会所、桑拿洗浴中心等“公共娱乐场所业主会议”和“涉性娱乐场所同伴教育员培训班”,全面开展外展服务,所有公共娱乐场所摆放宣传材料,定期维护使用20台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先后在数十家涉性娱乐场所和近百名涉性服务人员中开展同伴教育,并确保其100%使用安全套。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公共娱乐场所经性途径传播所致的新发HIV感染。   2.2.3 认真落实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教育 县教育局严格按照《房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县20所中学分别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艾宣传教育领导小组,通过举办班级黑板报、在校园设置固定宣传栏、张贴宣传挂图、播放光盘、请县防艾专家授课、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定期开展防艾知识讲座、不断提高教师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技能、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公益防艾宣传教育活动、会同县全球基金项目办定期开展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督导等形式,确保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2.2.4 结合世界艾滋病日组织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治”的良好氛围,县防艾办每年结合世界献血日、戒毒日、艾滋病日组织多部门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如2007年世界艾滋病日由县防艾委、县全球基金项目办和团县委在西河公园广场举办的“房县青年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奖竞答”,2008年世界艾滋病日由防艾委、县全球基金项目办和县委宣传部在影剧院文化广场举行的“房县党政干部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奖竞赛”等,受众均达1000余人以上。同时利用竞赛活动平台,充分融入县长致辞、青少年佩戴红丝带、集体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部分青年学生的街舞、小品和防艾文艺表演等元素,为现场的竞赛活动增添了不少花絮,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3 对鄂西北房县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体会与建议
  3.1 建立有效机制比出台任何方案更重要 动员全社会参与艾滋病健康教育是落实各项艾滋病防治措施及政策的基础。因此,现有的“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机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要深化。尤其是“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高考命题范围”、“全球基金项目用于多部门合作的资金比例应不低于35%”等类似机制的建立,已经显示其内在的良好运行态势和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2 横向联合日趋广泛,纵向深入尚有余地 如果将同级政府区域内的多个职能部门为实现同一目标任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喻为“横向联系”的话,那么来自上级政府部门或某一战线、某一系统为推动和促进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向基层行使其职能的放大与延伸现象则应比喻为“纵向深入”。而实施党政干部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活动,正是省、市、县各级宣讲团开展逐级“纵向深入”的最佳范例,对于整个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然而,从目前基层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其自身发展仍然处于草创、起步阶段,甚至于停滞不前,经费、人力势必有限,其“纵向深入”力度还远远不够。不仅如此,各级新闻媒体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新闻报道和公益广告宣传的现状也同样面临“纵向深入”不足的实际问题。
  3.3 经费是最重要的支持 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离不开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各方支持。但是,目前最重要的却是来自“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的经费支撑。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逐步加大全民健康教育经费的保障力度,注重专业机构业务发展与学科进步,加强专项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与产出结果评估,不断提升健康教育活动绩效。
参 考 文 献
[1]疾病网·传染病:艾滋病防控的策略[EB].http://www.jibingnet.com/chuanran/ai,2010-8-27.
[2]《健康教育与卫生新闻宣传通讯》[Z].北京: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办,2010.5:28-3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