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体外反搏(ECP)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将70 例UA 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35 例UA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采用体外反搏治疗, 每日1 次, 每次1 h, 总治疗时间15天。35 例仅采用药物治疗的UA患者作为对照。治疗15天后, 所有观察入选患者治疗前后24h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行12 导联24h 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h内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及连续压低持续时间的乘积的总和即心肌缺血总负荷(TIB ) 。结果: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缺血性ST 段变化的次数, 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有所改善, 但体外反搏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反搏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体外反搏(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ECP)是一种无创的体外辅助循环装置。它不仅能改善心绞痛症状,还能增加运动耐量、增强左室功能、持久提高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目的旨在观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ECP是否能进一步减少UA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缓解心绞痛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男34例,女36例,年龄58~79岁,平均65. 4±3. 6岁。入院前48h内均有典型心绞痛发作症状,且ECG示心肌缺血表现。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性别年龄及高危因素等均无显著差异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盐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 使用重庆普施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ECPPSKHEALTH型体外反搏装置,反搏气囊充气,压力取0. 35~0. 45kg/ cm2 , 1次/d, 1 h /次, 15d为一疗程 。所有患者观察治疗前后24h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行12 导24h 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h 内心肌缺血总负荷(TIB)[ 缺血时间(m in) ×ST 段压低值],肝、肾功能、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及凝血检查等。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数据用 ±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24h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h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略)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24h内缺血总负荷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24h内缺血总负荷比较(略)
注: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2例、治疗组3例有轻微上腹部不适,加用护胃药后症状缓解。所有患者无出血及肝肾功能不良反应。
3 讨论
体外反搏(ECP)是在病人的下肢和臀部,缚以气囊袋,此袋与电磁阀和气箱相通,利用自身胸导联检出R波,作为触发信号。在心脏舒张早期启动电磁阀,从肢体加正压0.035~0.045MPa,产生逆行压力波,使动脉内的血液挤向动脉根部。此时主动脉瓣已关闭,驱使血液流向冠状动脉、脑动脉[2]、肾动脉等内脏血管和肢体血管等,在血逆流过程中均能提高血流灌注量,这是治疗缺血性疾病的基本原理。
Masuda等[8]用13NH3正电子断层心肌显像术观察体外反搏治疗后即刻静息时心肌缺血区域尤其是靠前的区域的心肌灌注明显增加,在休息时和使用潘生丁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均明显改善,运动平板和ST段压低1mm的时间均明显延长。疗程结束后,氮氧化物水平增高,神经元介质降低。梁宏等[9]综合冠状动脉造影、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及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的方法,证实体外反搏有助于增加心肌的侧支循环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体外反搏后,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降低,心电图明显改善。说明体外反搏可以起到协同治疗作用,,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ECP可作为冠心病的常规治疗。
参考文献
1 Birtwell.W,et al.Synchronous,pressureassistcounterpulsation.Progr.Cardiovasc:disease,1969,11:323~337.
2 蔡大卫,等.体外返搏对狗的心脏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生理学报,1980,32(4):357~363.
3 Kahn,M,et al. Hemodynamic Effects of ECP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artery disease.Circulation,1973,(11):182.
4 Loed,S.H,et al:Acute Effects of ECP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yoeardial oxygen delivery and requirement in patients with CAD.Am.J.Cardiol,1974,33:153.
5 Solignac,A,et al.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Coronary Hemodynamics and us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Cathet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agnosis,1977,3:37.
6 Mueller,H.Agres,S.M,et al.Hemodynamic and myocardial metabolic response to ECP in AMI in man.AM.J.Cardiol,1973,31:149.
7 Soroff,H.S,et al.Assisted Circulation 11Effects Counterpulsation on left ventricular oxygen consumption and hemodynamics Circulation,1963,27:722.
8 Masuda D,Nohara R,Hirai T, et al.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asation improved myocardial perfusion and coronary flow reserv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na:evaluation by(13)Nammonia 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Eur Heart J,2001,22(16):1451~1458.
9 梁宏,伍贵富.TcMB心肌断层定量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体外反搏促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