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462 日期:2025-07-18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前,医用高等数学的教学滞后于医学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到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存在诸多不足。思考和分析医用高等数学的现状,探索改进和提高其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推动医用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将有利于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医用高等数学; 问题; 对策

   随着医学科学的讯速发展,数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研究。医学科学数量化研究在不断深入,在医学数字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对医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医学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没有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满足不了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因此树立现代教学观念,研究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对策,改进医用高等数学教学,提高医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值得医学院校和高等数学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1 从课程设置的层面

  1.1 问题
  
  虽然在医学院校普遍开设了医用高等数学课程,但校方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下达的教学时数普遍过少,在30~50学时的居多。总的格局是只在新生第一学期开设且只一门医用高等数学课程(大多是只完成微积分学)。教学时数少且学习期限短,造成医学生数学基本功底肤浅、知识面窄、缺乏后继学习能力、不会用数学工具解决医学问题,从而影响将来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1.2 对策
  
  随着医学研究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在医学高等教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重新审视高等数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来认识、以教师配备和课程设置为先导、结合新的目标定位对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切实保障医学人才培养对高等数学教学的需要,发挥其在培养和造就医学高层人才中应用的作用。

  2 从教师层面

  2.1 问题
  
  把医用高等数学课当成普通数学课来上,是医用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一方面是在医学院校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是数学专业出身,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对于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医学方面实际问题,只是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介绍几个医学例题而已,并没有真正把“医用”提到应有的高度,造成数学与医学二层皮,没有达到医学与数学的整合,“医用高等数学”失去了“医用”之意。另一方面是医学院校的数学教师因师生比配置不足,因此教学工作量超大,处于上大合班课、批改大量学生课外作业和考试卷的教学工作状态, 同时医用数学教师也受高校对教师科研上的要求的制约,也要完成学校下达的科研论文任务,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医用高等数学任课教师也只能选择自己的本专业来搞科研,没有格外的精力投入到医学数学相结合的研究中。 再一方面就是医用高等数学的任课教师并不是相对固定的,在综合性院校里医用高等数学的任课教师都是数学系的老师,医用高等数学课作为公共基础课排课一般都是随意和轮换的,所以医用高等数学自然与其它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一样不被专门研究,更不会把数学课与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起来。

  2.2 对策
  
  医用高等数学课程任课教师逐步实现专门化和双学位制。医学院校配备数量充足的数学教师队伍,对年轻且有志于专门从事医用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有计划的减轻其教学任务,留时间让老师跟随本校医学专业本科生修习够第二学位要求的医学专业学分,按学分给付薪酬,且达到要求者授予学历证或学位证,在晋升职称或岗位考核中给予优先。培养一批有医学学历的数学教师,具有医学与数学交叉学科、数学边缘学科的知识,主要从事医用高等数学的教学和开展医学与数学的教学研究,辅助医用高等数学系列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医用高等数学的任课教师也要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为师原则。有意识的积累和查阅医学数学的文献资料、合作参与一些医学科研活动,增加与医学工作者的互相交流,致力于改善纯数学理论的单一授课模式,向医学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转化。医学与数学的真正融会贯通,主导在教师,要求教师自身综合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需要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点点滴滴的积累;需要教师在教学语言的组织中刻意追求用医学现象来说明和解释数学。例如用心率衰竭的发病机制来解释极限概念,在量变的积累和质变的飞跃这个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指导下,给学生描述“在一天天,一日日肌体从完全代偿、不完全代偿到失代偿的代偿功能逐渐减退的量变过程中,总有那么一天,总有那么一个时刻,产生质变达到极限发生心率衰竭”。让学生从医学现象中体会极限所蕴含的精深的思想方法。

  3 从教材和教学内容层面

  3.1 问题
  
  首先,医类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没有象工科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一样,有得到普遍认可、广泛使用的教材(如目前工科普遍使用的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教材)。其次,大部分医用高等数学教材只包括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初步、概率统计初步和线性代数,现代数学的很多有意义的分支内容没有涉及,如模糊数学与诊断、运筹学、最优化和决策论等。而随着医学的数学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未来医学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生对现代数学的内容一无所知,在医学生将来从事医疗和医学科研工作中将因数学底蕴的欠缺而受到限制。

  3.2 对策
  
  各医学院校联合起来,分工合作,编写“医用高等数学实用教程”,分为必修册和选修册。必修册的内容范围在张选群主编的医科高等数学[1]的基础上增加级数。但在各章节难度系数上以工具性数学[2]为原则,注意深度与广度的合理性,注重基础内容的教学,减少定量的严格的定理证明;在概念阐述上要注意经典内容与现代内容的结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介绍和数学模型的提炼;在举例说明和例题及习题选取上突出医科数学的特色,注意加强数学与生物医学的联系,体现生命科学模型的教学[3]。必修册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以微积分+X来选择。选修册介绍医用模糊数学、生物数学模型、数学实验等。选修册的各门学科尽可能多介绍一些当前数学前沿的知识,以广度优先为原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目标,让学生多了解一些数学知识和相关的应用,给学生构建一个知识脉络线索,当学生在未来的医疗工作实践中需要应用某些数学知识时,再进行深入研究。

转贴于

  4 从课堂教学层面

  4.1 问题
  
  目前医用高等数学大多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单向型、封闭性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陈旧,没有体现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没有突出医用数学的特色;教学方法保守,仍然是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探索和思考的热情,结果是不懂数学为何、不明为何学习数学、不知数学对医学何为,严重制约了医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后续专业能力的发展,满足不了医学发展对学生的要求。

  4.2 对策
  
  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把将来要用的数学知识全部掌握,医用高等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奠定工具性数学的基础、开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使医学生学会学习数学、获得在数学大厦里 “寻宝”的能力。

  医用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仍要以微积分为主干,以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为左右翼,多渠道分时段有选择地向现代数学方向扩展。采用班级授课和课外学习小组双轨并行的办法。班级授课不宜采用大合班,最多一个教学班不超过90人;教学计划中一定比例的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外学习小组自学完成。教学中贯彻自主学习的教学原则、建立主体发展教学方式,将启发式、研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和问题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等引入课堂,确保医用高等数学的学习打破传统的被动式,向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转变。其它现代数学类课程采用选修、选学(自学性质的)、系列讲座相结合的办法。自主学习模式下,将有利于夯实微积分主干部分之基础;主动学习氛围中,引导大部分学生有兴趣探索现代数学的方法;探究式学习的积累,培养医学生自学数学的信心和终身学习数学的能力,让有限的数学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医疗工作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张选群.医科高等数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2 萧树铁.面向21世纪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探讨(续三).高等数学研究,2001,4(2):6~10.

  3 张双德. 生物医学的数学化及医科数学教育的改革.工科数学,2002,8(3): 55~59.

  4 马建忠,张泽宝.关于高等医学教育中的数学教育模式的研究.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0,13(5):477~478.

  5 陈立俭.《医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索 .长春医学,2007,5(2):56~58.

  6 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5:50~52.

  7 黄榕波, 王志超. 医药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趋势研究.大学数学,2004,20(4):46~4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