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肛瘘 中医 治疗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中医称之为肛漏。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也有的仅具内口或外口者。内口为原发的,绝大多数在肛管齿线处的肛窦内;外口是继发的,在肛门周围皮肤上,有时不止一个,整个瘘管壁由增厚的纤维组织组成,内复一层肉芽组织,经久不愈。肛瘘多是肛周脓肿的后遗症。临床上分为化脓性或结核性两类。其特点是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要症状,并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到肛门内。
1 肛瘘挂线术
此法早在明代就已采用。《古今医统》中说:“药线日下,肠肌随长,僻处即补,水逐线流,未穿疮孔,鹅管内消。”挂线疗法指利用橡皮筋或药线的机械作用(药线尚有药物腐蚀作用),使结扎处组织发生血运障碍,逐渐压迫坏死;同时结扎线可作为瘘管引流物,使瘘道内渗液排出,防止急性感染发生。在表面组织切割的过程中,基底创面同时开始逐渐愈合。此种逐渐切割瘘道的方法最大优点是肛管括约肌虽被切断,但不致因括约肌收缩过多而改变位置,一般不会造成肛门失禁。本疗法简便、经济,不影响肛门功能,具有瘢痕小,引流通畅等优点。
(1)适应证:适用于距离肛门4cm以内,有内外口的低位肛漏;亦作为复杂性肛瘘切开疗法或切除疗法的辅助方法。
(2)禁忌证:肛门周围有皮肤病患者;瘘管仍有酿脓现象存在者;有严重的肺结核病、梅毒等,或极度虚弱者;有癌变者。
(3)特点:手术简单,操作快,出血少;在橡皮筋未能脱落时,皮肤切口一般不会发生“架桥”;换药方便。
(4)操作方法:以腰俞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取侧卧位病侧在下或截石位。常规消毒,先在球头探针(银质或铜质)尾端缚扎一橡皮筋,再将探针从漏管外口轻轻的向内探入,将食指伸入肛管,协助探针,在肛管齿线附近找到内口,并由内口将探针探出后,将探针弯曲,从肛门口拉出。使橡皮筋经过漏管外口进入漏管,由内口拉出后,提起橡皮筋,切开漏管内、外口之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拉紧橡皮筋,紧贴皮下切口用止血钳夹住,在止血钳下方用粗丝线收紧橡皮筋并双重结扎之,然后在结扎线外1.5cm处剪去多余的橡皮筋。松开止血钳,用油纱条填塞伤口,压迫止血,外垫纱布,宽胶布固定。若以药线挂线,将药线收紧,打一二扣活结,以备以后紧线;也可将药线的一端穿入另一段药线内,由肛门牵出,使线在漏管周围成为双股线,然后收紧,打一活结,每隔1~2天紧线1次,直至挂线脱落。
(5)操作要点:要准确地找到内口,一般在探针穿出内口时,如不出血,证明内口位置多正确;伤口必须从基底部开始,使肛管内伤口先行愈合,防止表面皮肤过早粘连封口;一般橡皮筋在7~10天可以脱落。若10天后还不脱落,说明结扎橡皮筋的丝线较松,需要再紧一次。
2 肛瘘切开术
(1)适应证:低位单纯性肛瘘。
(2)禁忌证:同挂线疗法。
(3)操作方法:根据情况选用腰俞穴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治疗巾,轻度扩肛,将有槽探针(或圆头探针)从瘘管外口轻轻插入,从内口穿出,沿探针走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及漏管外壁,使瘘管部分敞开,再将有槽探针插入漏管残余部分,同样方法切开探针的表面组织,直到整个漏管完全切开为止。漏管全部敞开后用刮匙将漏管壁上的坏死组织和肉芽组织刮除,修剪创口两侧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一口宽底小的创面,使引流通畅;仔细止血,创面填塞油纱条,纱布覆盖固定。
3 肛瘘切除术
(1)适应证:管道较纤维化的低位肛瘘。
(2)特点:可将瘘管全部切除。
(3)操作方法:先从瘘管外口注入1%美蓝,继用探针从外口轻轻插入,经内口穿出。用组织钳夹住外口的皮肤,切开瘘管外口周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再沿探针方向用电刀或剪刀剪除皮肤、皮下组织、染有美蓝的管壁、内口和瘘管周围的所有瘢痕组织,使创口完全敞开。仔细止血后,创口内填以油纱条,纱布覆盖固定。
4 肛瘘切除缝合术
(1)适应证:适用于单纯性或复杂性低位直型肛瘘,如触到瘘管呈硬索状,则效果更好。
(2)特点:疗程短,可防止肛门变形,保护肛门功能,但易感染,无菌操作要求严格。
(3)操作方法:术前需作肠道准备,手术开始同肛瘘切除术,要尽量切除干净瘘管组织,确信无任何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遗留,皮肤及皮下脂肪不能切除过多,然后用丝线作全层间断缝合,伤口要完全缝合对齐,不留死腔。
5 高位挂线、低位切开(缝合)术
(1)适应证:适用于单纯性或复杂性高位肛瘘。
(2)特点:可缩短疗程,保护肛门功能。
(3)操作方法:术前需作肠道准备,手术开始同肛瘘切除术。沿探针切除肛门1.5cm以外至外口的管道及瘢痕组织,肛门1.5cm以内至内口间切开皮肤,挂紧橡皮筋。充分止血后,将挂线以外的切口全层缝合,外盖敷料,包扎固定。
6 肛瘘截根术
(1)适应证:多发性外口的肛瘘,数个外口通于一个内口者。
(2)特点:肛门损伤小,对保存括约肌及术后恢复有利。但对分支瘘管内的腐肉若清除不彻底,创口将难以闭合。
(3)操作方法:择距肛门最近的一个外口纳入探针,寻找内口,切开挂线,方法同挂线术。分别于其他外口纳入探针,探明无另外的内口后,以刮匙于管壁内搔扒,清除腐肉后,放置油纱条引流,外盖敷料,包扎固定。也可将其他分支瘘管切开。
参 考 文 献
[1] 杨永来.改良挂线法治疗肛瘘580例.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6年05期.
[2] 肛瘘的挂线治疗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3]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治近况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6年10期.
[4] 中药分期脱管治疗单纯肛瘘30例临床观察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手术治疗直肠阴道瘘的临床体会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6] 肛瘘合并痔52例手术治疗的体会 《广西医学》2007年08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
- 关于后续关怀对传染病患者的重要性
- 关于椭圆环刚体转动惯量的求解
- 医学分析中不等距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及在SP
- 关于孙伟正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
- 关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300例护理体会
- 关于人性化服务管理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致痛原因浅析及护理
- 关于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浅析与健康
- 关于胰岛素对缺氧/复氧神经元上的HMGB1、NF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
- 关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
- 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预
- 关于CXCR4和VEGF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 关于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中γ氨基丁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