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是妇女疾病中最为常见、发病率较高的病症之一,多发于中青年妇女,常常困扰妇女的日常生活。选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消炎解毒的内服方剂及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温经止痛的外用药敷于痛处联合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妇科确诊为盆腔炎的患者48例,平均年龄为35.6岁。
1.2症状与体征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一侧或两侧小腹疼痛、坠胀、腰痛,口干不欲饮、纳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 治疗处方
2.1口服处方:丹参、赤芍、银花各20g,公英、茯苓、生地各15g,丹皮、木香各12g,桃仁10g,甘草6g,可根据具体病情加味。外用处方:乌头9g,艾叶40g,鸡血藤60g,防风、五加皮各21g,白芷、花椒、羌活、独活、追地风、伸筋草、透骨草各15g,红花12g。
2.2用法用量 取口服方剂各味药物入水煎,每日1剂,分3次温服。取外用方剂各药味用纱布包裹隔水蒸至药物透心,趁热外敷于腹部,每剂用2天,每天敷3次,7天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3.1.1显效 治疗后复查白带常规无异常,小腹疼痛、坠胀症状消失。
3.1.2有效 治疗后复查白带常规基本无异常,小腹疼痛、坠胀症状基本消失。
3.1.3无效 症状无改善,白带常规检查异常。
3.2治疗结果 用药2个疗程后显效2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
4 体会
中医认为盆腔炎伤于风、寒、湿之邪,或饮食七情之变,致脾肾功能失调,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之邪相续而生,积聚胞宫而发病,热毒湿邪是导致本病之因。口服方中,丹参、桃仁活血化瘀,凉血消痛;丹皮、赤芍、生地清热凉血,活血祛痰止痛;银花、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木香行气止痛;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外用方中,川乌、艾叶、伸筋草、五加皮、透骨草、追地风温经、散寒止痛、祛风活络;白芷、羌活、防风祛风散寒止痛,燥湿止带;鸡血藤、红花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花椒温中止痛。本组方药,内服治疗主要是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配合外敷温经散寒止痛药物,通过局部皮肤相关穴位直接渗透和吸收,可循经入络,改善盆腔内血液循环,使脏腑气血畅通,使症状得以改善。内服和外敷相结合,具有全身用药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优势,既能消除炎症,又可以对症减轻疼痛症状,对治疗盆腔炎起到了全方位、有效快捷的治疗效果。
关于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
- 关于解析复方柴胡疏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关于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伴葡萄糖耐量异常
- 对3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原因的浅析
-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126例临床治疗体会
- 关于依托咪脂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门诊
- 关于预防艾滋病孕产妇应采取的分娩措施及新
- 关于两种灌肠方法治疗便秘的临床比较
- 关于单纯跨阶段椎弓根螺钉固定与跨阶段椎弓
- 关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葡萄糖酸钙注
- 关于疏肝健脾合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7例
- 关于银杏叶滴丸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264例临
- 数字X线机(DR)对骨关节创伤多层次影像分析
- 关于持续负压引流与加压包扎治疗帽状腱膜下
- 关于输卵管妊娠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
- 蝮蛇抗栓酶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治疗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