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宫颈疾病的筛查与防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1089 日期:2025-04-25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评价宫颈疾病的筛查在宫颈疾病的防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到2010年9月在我中心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并对筛查结果阳性者进行干预的2000名育龄妇女5年临床观察的资料。结果 80%以上的育龄妇女宫颈疾病筛查结果为阳性,其中这些阳性患者中,90%以上为宫颈炎症性疾病,9%以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0.5%为宫颈癌。对筛查结果阴性者不做任何干预,以后每年定期筛查,对筛查为阳性者进行干预治疗,(宫颈原位癌宫颈癌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不列入本课题)。90%宫颈炎症性疾病好转,0例进展为宫颈癌;CINⅠ80%消退,16%不变,3.5%进展为CINⅢ,0.5%进展为宫颈癌;65%CINⅡ消退,25%不变,9%进展为CINⅢ,1%进展为宫颈癌;56%CINⅢ消退,39%不变,5%进展为宫颈癌。结论 宫颈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宫颈疾病的筛查是防治宫颈疾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宫颈疾病 筛查 防治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人乳头瘤病毒(HPV) 宫颈炎  症性疾病
  宫颈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于女性肿瘤的第2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近几年来,年轻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宫颈疾病中慢性宫颈炎发病率位于我国妇女病首位。并且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发病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国内外研究表明:宫颈癌是一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HPV感染),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典型的病理过程,是一个从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漫长连续发展过程[1]。宫颈良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好,恶变机率低;宫颈癌早期的治疗效果好, 原位癌即CINⅢ治愈率为100%,早期癌治愈率为90%,中期宫颈浸润性癌5年生存率67%,晚期宫颈浸润性癌5年生存率低[2]。因此及时高效进行宫颈疾病的筛查和正确处理是防治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的有效措施。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我中心进行宫颈疾病的筛查的服务对象共2000名,年龄20—65岁,平均38岁,孕次0—8次,产次0—5次,性生活时间1个月—40年,已绝经者绝经时间6个月—15年。
二、研究方法
  1,宫颈疾病的筛查方法
  第一阶梯: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PV检测
  我中心采用现代先进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在显微镜下观测宫颈细胞,查看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因为宫颈癌变最早是从宫颈细胞的异变开始的,同时也进行HPV检测,这样准确度会更高些。
  第二阶梯:电子阴道镜检查
  经过TCT及HPV检测后,如果发现宫颈细胞有异常或有高危HPV感染,则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在电子阴道镜高倍放大40倍下,观察宫颈癌前病变好发区表层的细微变化,对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阶梯:组织病理学检测
  如果阴道镜检查中发现异常应在特殊染色指导下取活检。在阴道镜检提示下,对可疑病变部位多点活检,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宫颈病变。
  经过以上三个阶梯的检查,就可以确定宫颈病变,发现宫颈癌早期,防患于未然。
  2、宫颈疾病的防治方法
  第一类:宫颈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A,对于合并有HPV感染的患者给予奥平栓, 每粒含干扰素6万U ,病人于月经干净后3~4天开始使用, 将药物置于阴道顶部, 以后隔日置药1次, 10次为1个疗程, 共用3个疗程( 3个月经周期),所有病人均被要求于用药后6个月复查TCT和HPV。B,对于无合并HPV感染的患者给予保妇康栓,主要成分莪术油,病人于月经干净后3~4天开始使用, 将药物置于阴道顶部, 以后每日置药1 次, 8次为1个疗程, 共用2个疗程(2 个月经周期), 所有病人均被要求于用药后3个月妇检一次,1年后复查TCT和HPV。
  第二类:CIN的治疗
  A,CINⅠ-Ⅱ应用激光治疗,文献报道,一次性治愈率为76%—98%[3]。此种方法操作简便,治疗精确,组织愈合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所有病人均被要求于手术后2个月妇检一次,6个月后复查TCT和HPV 。(B,CINⅢ转上级医院治疗,本中心负责跟踪随访。)
  结果
  一、筛查情况
  第一类:细胞学筛查情况
  5年期间共筛查服务对象2000名(复查只计算第一次),颈疾病筛查结果为阴性者395名,占比例19.75%;筛查结果为阳性者1605名,占比例80.25%。结果阳性者中,宫颈炎症性疾病1450名占比例90.3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47名占比例9.16%,宫颈癌8名,占比例0.5%。(见表一-1-1)
  表一-1-1
  
  第二类:HPV感染情况
  HPV检测阳性者430名,其中8名宫颈癌患者中均检测出HPV感染,感染率100%,CIN患者感染率95%,宫颈炎症性疾病患者感染率20%,正常宫颈感染率0%。见表一-2-2
  表一-2-2
4      2 治疗后情况
  经过积极的治疗,90%宫颈炎症性疾病好转,随访结果未发现有人进展为宫颈癌;CINⅠ80%消退,16%不变,3.5%进展为CINⅢ,0.5%进展为宫颈癌;65%CINⅡ消退,25%不变,9%进展为CINⅢ,1%进展为宫颈癌;56%CINⅢ消退,39%不变,5%进展为宫颈癌。见表二-1-3
  表二-1-3
  
  讨论
  1 宫颈炎症性疾病是妇女最常见的多发病
  目前已知其致病因素为机械性刺激和损伤,如性交、流产、分娩等引起的宫颈裂伤,细菌和病毒侵入、高浓度酸(碱)性液冲洗阴道也可引起。而患者年龄、初次性交年龄较年轻、妊娠次数均与以上原因相关。对临床慢性宫颈炎谨慎对待、积极治疗,从临床观察慢性宫颈炎比例最大。就诊首诊检出后就应及时积极在门诊给予对症治疗。治疗中依据CIN诊断之级别,参照HPV检测结果,对患者年龄、婚育状况、病变情况、患者意愿做到治疗个体化。
  2 近几年来宫颈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有了提前趋势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早婚、早育、过早发生性行为或者同时拥有多个性伴侣,都会诱发女性宫颈癌提前发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首先与初次性交年龄过早有关。初次性交年龄在18岁以前,其宫颈癌的患病率比20岁以后者高13.3~25倍。这是因为青春期宫颈上皮发育尚未成熟,抵抗疾病的能力差,且青春期少女的免疫系统相对脆弱,易受致癌因素的刺激而患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生殖系统才逐渐发育成熟,从而具有正常的抗病能力。女性本人或其丈夫的性伴侣越多,受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危险性越大,宫颈癌的发生率也越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肿瘤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以前50岁才有的乳腺癌,现在经常出现在35岁左右的少妇身上,原来宫颈癌的发病高峰年龄45~55岁现在也提前到40~50岁。
  3 专家一再强调所有已婚女性每年至少都应该做1次宫颈疾病的筛查,要提高普查意识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2.1%妇女主动要求宫颈疾病筛查,而大多数(81.9%)对检查处于被动服从状态[4]。不少女性对宫颈检查存在心理障碍。有57.97%的女性对做妇科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畏阻感,其中,对此感到“非常畏惧”的占4.97%,“有一点畏惧”的占3.54%[5]。而在已婚女性的宫颈疾病的筛查中,8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宫颈癌的发病几率会大大提高,有调查结果显示,宫颈炎症性疾病如果不给予任何干预,癌变的几率是正常人的7倍。并且宫颈原位癌发展到侵润癌变需要6~10年的时间。如果好好把握住这段时间,现代医学手段完全可以把癌变检查出来。宫颈良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好,恶变机率低;宫颈癌早期的治疗效果好, 原位癌即CINⅢ治愈率为100%,早期癌治愈率为90%,中期宫颈浸润性癌5年生存率67%,晚期宫颈浸润性癌5年生存率低[2]。正因为如此,对女性来说, 宫颈疾病的筛查是一道不可少的“护身符”。
  四、社会因素对宫颈疾病防治的作用
  早婚、多产、多性伴侣、性传播疾病病史、宫颈HPV感染、口服避孕药、吸烟等均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相关危险因素。故约束性行为选择合适的避孕措施,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宫颈癌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章文华等.宫颈病变的概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宫颈病变的诊疗要点》.
[2]章文华等.宫颈病变治疗的几个问题 人民卫生出版社,《宫颈病变的诊疗要点》.
[3]张丽琴.宫颈癌病变的治疗 求医问药,2004年03期。
[4]勾宝华.宫颈疾病患者认知状况与健康知识要求调查,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年09期.
[5]王燕.浅谈宫颈病变的防治 中外医疗 2008年31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