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角质增生性手部湿疹与维A酸联合激素外用的疗效对比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1076 日期:2025-04-25 来源:论文网
作者:郑小勇 陈菊萍 姜燕 李燕华 袁浩琛

【摘要】目的 以临床常用的维A酸联合激素外用的疗法为对照,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单一外用治疗角质增生性手部湿疹的效果。方法 将28例角质增生性手部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单独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对照组为维A酸联合激素外用,治疗21天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在痊愈率上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对角质增生性手部湿疹的疗效甚佳,远优于维A酸联合激素外用。
【关键词】手部湿疹 复方氟米松软膏 角质增生
   手部湿疹一般比较顽固难治,尤其是发生于掌侧时,常伴角质层增生,外用药物治疗更是效果不佳,本科近年来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香港澳美制药厂,商品名奥深)单独外用治疗该型湿疹,效果甚佳,并与临床常用的维A酸联合激素外用疗法进行对比观察。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本科门诊患者,年龄23-51岁,平均病程6月-5年,近期无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正常,2周内未经任何治疗。以指掌和手掌面皮损作为疗效观察的对象,手背部皮损不纳入观察范围。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14例,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单独外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外用3次,角质层厚度恢复正常后每日外用1次,皮疹消退后继续每3天外用1次。对照组14例,采用0.1%维A酸乳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开始阶段每日间隔外用0.1%维A酸乳膏2次和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角质层厚度恢复正常后每日外用0.1%维A酸乳膏1次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各1次,皮疹消退后每日交替外用0.1%维A酸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
   1.3疗效评价及标准:两组均按7天为1疗程,满3疗程后评估疗效。所有病例按如下标准评估疗效。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无瘙痒。显效:皮损消退,无瘙痒,但肉眼仍然能区分出病变区域与正常皮肤不完全相同。有效:皮损及瘙痒减轻。无效: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对两组的痊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治疗组14例,痊愈9,显效4,有效1,无效0;对照组14例,痊愈3,显效4,有效5,无效2。两组治疗期间除涂药部位出现明显脱屑现象外无其他不良反应。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期常有渗出,慢性期则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慢性湿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手部为常见部位,多发生于指背及指端掌面,可蔓延至手背,亦可发生于掌侧[1]。手部为人体重要部位,常要完成握手、抚摸、手势等动作,手部湿疹往往给患者带来长期的困扰和压力[2]。指掌和手掌部皮肤本身角质层极厚,发生湿疹后其角质层更是能成倍的增加,药物穿皮吸收的障碍主要在于角质层[3],因而一般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很难越过这一超厚的屏障。复方氟米松软膏每克含匹伐酸氟米松0.2mg,水杨酸30mg。水杨酸有角质剥脱作用,每日多次外用可迅速去除增厚的角质层。氟米松为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在水杨酸去除增厚的角质层屏障后,氟米松就可以在局部达到足够浓度,从而促进炎症反应消退。0.1%维A酸乳膏亦有显著的角质剥脱作用[4],和糠酸莫米松乳膏联用亦能起到类似作用,经过实际应用对比,疗效远逊于复方氟米松软膏单独外用,观察到的情况是由于对角质层剥脱效果不如复方氟米松软膏,这说明外用药物治疗角质增生性手部湿疹的关键之一在于迅速去除增厚的角质层。经与临床常用的维A酸联合激素外用疗法的对比观察,以及实际应用中观察到的角质层剥脱效果,可以认为复发氟米松乳膏外用对角质增生性手部湿疹疗效优异、有针对性,可作为首选药物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28.
[2] 党宁宁.不同皮肤病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4):221-222.
[3] 靳培英.皮肤病药物治疗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46.
[4] 马振友.最新皮肤科药物手册[M]. 第2版.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205.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