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凡诺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8738 日期:2025-04-02 来源:论文网
论文网: 【关键词】 利凡诺 羊膜腔注射 米索前列醇 人工引产
  0引言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已成为临床上广为采用的方法[1]. 为探索更好的用药效果,我们应用此方法终止中期妊娠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601/200712我站门诊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孕14~24 wk) 150例,年龄17~39岁,身体健康且引产及米索前列醇,无用药禁忌症者.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年龄、职业、孕产次、孕周等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入院后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24 h后米索前列醇200 μg舌下含化,1 h后加服200 μg,严密监护,根据宫缩调整用药情况(无官缩或宫缩弱的1 h后继续含化米索前列醇200 μmg,米索前列醇不超过1800 μg)宫缩调至10~20 s/min. 用药后观察呼吸、脉搏、血压、胃肠反应、阴道出血、宫缩情况以及分娩后胎盘、胎膜完整情况;对照组入院后经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 引产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引产后肌内注射缩宫素,口服益母草促进子宫复旧. 观察指标:(1)注药后分娩时间;(2)产后出血量;(3)胎盘、胎膜娩出完整情况;(4)引产过程中干预情况包括地西泮、宫缩剂的使用等.
  2结果
  两组引产一次成功率100%. 从注药到胎儿娩出平均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28.4 h vs 49.3 h,P&<0.05);产后平均出血量(按胎儿、胎盘排出时进行观察测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96.5 mL vs 168.5 mL, P&<0.05). 观察组无干预情况,对照组有15例因产程较长和官缩弱给予人工破膜,静滴50 g/L葡萄糖加缩宫素10 U,2例静脉推注地西泮10 mg. 两组均在胎儿胎盘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及口服生化汤丸促进宫缩. 胎盘胎膜不完整者行清官术,观察组15例清官,对照组35例清官. 观察组未见并发症,对照组产后出血量≥400 mL者1例. 观察组随访50例,18例阴道出血未超过7 d,20例45 d内月经正常,月经量过多和过少各1例;对照组随访20例,全部阴道出血未超过7 d. 随访患者均于45 d内月经转经.   3讨论
  我们研究表明,利凡诺注射液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可缩短引产时间(P&<0.05),减少引产出血量和提高引产成功率(P&<0.05). 利凡诺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幅度,可使羊水中PGE1,PGF2浓度增加,使宫颈成熟软化及宫颈扩张. 中期妊娠引产术中,由于宫颈成熟度差,应用利凡诺引产可引起宫体部强直性收缩而宫颈扩张迟缓,故引产时间长,胎盘、胎膜残留率高为其不足. 而米索前列醇具有促进宫颈软化作用及增强子宫对内源性及外源性前列腺素的敏感性[1-2],口服有效,吸收迅速,能引起与足月分娩自然生理过程相似的宫颈成熟扩张变化[2]. 利凡诺在宫颈条件差的引产中,引产成功率低,故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可提高引产成功率. 一次用200 μg米索前列醇,未出现强直性宫缩及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可重复使用,且给药方便、价格低廉、作用缓和、副反应发生率低,更适宜初孕妇、瘢痕子宫、宫颈坚硬者. 我们利用米索前列醇的以上特点配伍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妊娠14~26 wk的引产明显优于单纯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 对照组宫颈成熟度差,产程长,而且产程中孕妇腹部疼痛,对瘢痕子宫、宫颈坚硬者尤为不利. 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用于中孕引产术,可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及产后出血量,提高引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由于住院时间缩短,可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有利于产妇术后身体的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紫蓉,杜明昆.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中期引产问题[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0):587-589.

  [2] 沈浣, 王秀芹.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1~14周妊娠与钳刮术的比较[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9,7(12):554-55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