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疱疹病毒4型,人;供血者;聚合酶链反应
0 引言
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非常普遍,但多显亚临床不显性感染和潜伏感染.输血是传播HCMV的主要途径之一.经输血感染HCMV可致早产儿和新生儿畸形,也可引起器官排斥反应.EB病毒在人类也普遍存在,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及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症等,可通过输血感染.为了解西安地区献血员HCMV,EBV感染情况,我们采用PCR方法对献血者血清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0-07/2000-08在西京医院输血科无偿献血员712名,年龄20~50岁,平均37.2岁,经ALT,HBsAg,抗-HCV,RPR等检测均为阴性.
1.2 方法 模板制备:全血经离心分离取白细胞层50μL,加蛋白酶K(10mg L-1 )裂解液150μL,37℃处理30min,用等体积的酚 氯仿 异戊醇(25 24 1)抽提2次,冷乙醇沉淀,真空干燥,TE缓冲液溶解备用.引物合成:选用HCMV-DNA早期外显子4中一对引物进行扩增,以出现426bp的DNA条带为HCMV感染阳性,PCR引物序列为:P1:5’-TAT ACC CAG ACG GAA GAG AAA TTC A-3’,P2:5’-ATA AGC CAT AAT CTC ATC AGG GGA G-3’.选用EB病毒DNA中高度保守区域的一对引物进行扩增,以出现576bp的DNA条带为EB病毒感染阳性,PCR引物序列为:P1:5’-CTT TAT GTG ACC CTT GGG-3’,P2:5’-CTG GGA AAG CTT GAT TGG-3’(上述引物均由西京医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合成).PCR反应总体积为25μL,包括10×PCR缓冲液2.5μL,4×DNTP1.5μL,引物1,2各1.0μL,模板10μL,Taq DNA聚合酶1U,用去离子水补足反应体积,无菌石蜡油30μL覆盖,进入PCR循环,循环参数为:95℃5min,94℃1min,58℃1min,72℃1min,共32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扩增产物分别用20g L-1 琼脂糟电泳后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2 结果
献血者血清中HCMV-DNA及EBV-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5.0%(107/712)和6.3%(45/712),随献血者年龄增加,阳性率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之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HCMV与EBV在临床上对于免疫功能缺陷与器官移植者是重要的病源,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为了减少或防止HCMV及EBV的广泛传播,对输血前血样的筛选或对献血员进行献血前检查是防止经血传播的有力措施.PCR法被认为是目前高敏感性的基因检测手段之一,但各地报道的HCMV感染率差异较大,除与不同的地理环境,献血者居住条件及营养状况等有关外,可能与不同PCR方法使用的引物有关[1,2] ,从不同的检测材料来看,一般在血清中HCMV-DNA检出率要低于在白细胞中的检出率,可能与白细胞是HCMV的主要潜伏部位有关.而EBV在健康献血员中的感染情况在国内报道较少.从本结果看,西安地区献血员中存在有较高的HCMV及EBV感染率,因此,在免疫缺陷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及婴儿等特殊易感患者输血时,应对献血者血液进行HCMV及EBV的检测与筛选.
参考文献
[1]潘存梅,尚世强,洪文澜,余钟声.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巨细胞病毒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3):136-137.
[2]李春英,喻东威,吴秉仁,吕春兰,钱永刚.献血者血清与外用血白细胞中HCMV-DNA检测的对比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0;13(3):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