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素敏,贾瑛,李文献,刘继中
【关键词】 膝关节
关键词: 膝关节;骨肿瘤
0 引言
膝关节周围是骨原发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病变组织广泛侵袭,切除肿瘤造成骨与软组织缺损,各种重建方法都需最大限度地保留膝关节功能.如何采取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是临床骨肿瘤保肢手术的重要内容.
1 对象和方法
1992-05/1999-03,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64例接受保肢手术治疗.男38例,女26例;骨肉瘤52例,恶性骨巨细胞瘤5例,尤文瘤3例,母细胞瘤2例,原发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手术方式:异体半关节移植术37例;异体骨段移植术16例;复合异体骨段的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3例,动力旋转铰链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3例,国产铰链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5例.早期均以长腿石膏托或支具固定6wk,期间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和踝关节屈伸活动.手术6wk后尽可能使膝关节的运动范围达到0°~90°.术后3wk即在CPM机上行膝关节屈伸锻炼.异体骨段移植术,手术后1wk内患肢仍相对制动,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和踝关节屈伸运动.1wk后在CPM机上行膝关节屈伸锻炼,锻炼循序渐进,3wk后患者可完全负重.复合异体骨段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及铰链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wk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和踝关节屈伸运动.1wk后在CPM机上行膝关节屈伸锻炼和负重练习,3wk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锻炼,手法牵拉和松动挛缩的软组织、屈伸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超过90°,患肢完全负重.
2 结果
术后3mo内,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影响肢体康复训练的进程和效果.本组术后早期感染3例,皮肤坏死4例,其中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异体半关节移植3例.伤口内血肿形成2例.术后3~6mo之后的异体骨骨折、骨不连、内固定断裂及关节退变和不稳是最终导致膝关节功能不良的晚期术后并发症.骨不连3例,内固定断裂2例.依据Enneking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术后功能评价标准,不同手术方式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优良率分别为:异体半关节移植术48.6%,保留自体髁部关节面的异体骨段移植术81.3%(13/16),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90.9%(10/11).19例发生上述并发症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优良率为36.8%.
3 讨论
我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不但要求保肢手术具有不高于截肢术的肿瘤局部复发率,而且要优于假肢的肢体功能.如何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康复训练程序应是骨肿瘤医师与康复医师重点研究的内容.为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术后康复应尽早进行.异体半关节移植需修复交叉韧带,早期均在石膏固定6wk、韧带愈合后再开始膝关节康复训练.CPM机可控制膝关节屈伸的范围、利于组织愈合,目前手术3wk后即在CPM机上行膝关节屈伸锻炼.患者对术后康复锻炼的理解和掌握及康复医师坚持随访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膝关节周围骨肿瘤手术的肢体康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