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比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5644 日期:2025-03-02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心绞痛
  摘要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住院早期48h内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近、中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所有临床确定为UA患者入院24h内采空腹静脉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对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患者则按随机原则分为辛伐他汀10mg组与30mg组:①10mg组52例,辛伐他汀10mg.d;②30mg组53例,辛伐他汀30mg.d。分别于服药后3个月、6个月时复查血脂,同时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辛伐他汀10mg与30mg均能有效降低UA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其中30mg组降低TC及LDL-C疗效明显优于10mg组,2组之间各时间段的达标率差异显著(3个月时TC为30.8%比17.6%,LDL-C为32.7%比19.2%,P&<0.05;6个月时TC为41.2%比25.5%,LDL-C为47.1%比27.6%,P&<0.05);随访期间辛伐他汀30mg组心肌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及血管重建率明显低于10mg组。 结论 2种剂量辛伐他汀应用于UA早期均能安全、有效降低UA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辛伐他汀30mg疗效明显优于10mg。
  
  关键词 :心绞痛;脂类和降血脂药;心血管事件
  他汀类药物的出现,无论在降脂领域还是在冠心病预防和治疗领域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近几年来,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防治方面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旨在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近、中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进行比较。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近年住院的UA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1] 诊断标准;并于入院24h内采空腹静脉血查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者,依随机原则分为10mg组和30mg组。①10mg组:入选52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2.3岁。②30mg组:入选53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2.8岁。入选前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避免使用与他汀类药物有协同诱发肌病的药物。
  
  1.2 方法 ①所有入选者均分别在知情同意后按随机原则于48h内给予辛伐他汀10mg与30mg口服,1次.d,均为晚上顿服,服用半年;其他治疗按UA治疗常规。②患者分别于服药后3个月、6个月复查血脂、血常规、肝肾功能,并行临床症状如心绞痛发作及因此需再次住院治疗的情况、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血管死亡 等随访。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ˉx±s表示,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基线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危险因素、并发症等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2.2 辛伐他汀两剂量组不同随访时间血脂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表1显示,辛伐他汀10mg和30mg1次.d均能有效降低UA患者TC及LDL-C水平,随访期间随时间延长2组HDL-C水平有逐渐增高趋势,甘油三脂(TG)有逐渐降低趋势,但两者在6个月的随访期内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
  
  2.3 辛伐他汀2种剂量对UA患者降脂作用分析 表2显示,辛伐他汀30mg1次/d口服6个月对UA患者的降脂疗效明显优于10mg组。
  
  2.4 辛伐他汀10mg组和30mg组对TC及LDL-C达标率的影响 表3显示,辛伐他汀30mg组在3个月、6个月降TC及LDL-C疗效均明显优于10mg组,2组之间各时间段的达标率差异显著;但按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所要求的降脂治疗靶目标值来分析,辛伐他汀两剂量组的达标率仍偏低。
  
  2.5 辛伐他汀10mg组和30mg组随访期间情况 表4显示,辛伐他汀30mg组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明显低于10mg组(P&<0.05),其余各指标2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入选辛伐他汀10mg组的52例UA患者有1例在3个月时因冠心病死亡;30mg组53例UA患者中1例因冠心病在3个月时死亡,1例因脑血管病在6个月时死亡。   表1 辛伐他汀10mg和30mg组各随访期间血脂水平比较(略)
  
  与基线值比较:*P&<0.05,**P&<0.01
  
  表2 辛伐他汀2种剂量6个月降脂疗效比较(略)
  
  表3 辛伐他汀治疗后2组TC与LDL-C不同随访期达标率(略)
  与10mg组比较:*P&<0.05
  
  表4 随访6个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略)
  
  2.6 不良反应 10mg组出现食欲减退1例,30mg组出现食欲减退2例、腹胀1例,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肝区不适、肝转氨酶升高及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由不稳定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等多种因素参与的病理生理过程。β-羟-β-甲基戊二酰辅酶A(HAM-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防治中,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已被许多大规模临床实验结果所证实。辛伐他汀作为他汀类药物的一种,近年来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除调脂作用外,辛伐他汀还具有: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②抑制炎症反应;③稳定斑块,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④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减少血栓事件等作用[2~4] 。
  
  本组UA发病后48h内应用较大剂量辛伐他汀(10mg和30mg)并观察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经过6个月的随访表明,10mg与30mg辛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C及LDL-C,同时对HDL-C升高及TG降低也有作用。其中30mg辛伐他汀1次.d疗效显著优于10mg,但按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所要求的降脂治疗靶目标值衡量,达标率仍偏低;从这点看,目前临床所用的他汀类药物剂量偏小。本研究中两剂量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少,长时间服药耐受良好,表明在UA早期应用较大剂量辛伐他汀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这与国外近期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因此,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应适当提高辛伐他汀用药剂量,以达到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满意地控制和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2] 孙 瑜,柏 愚,赵仙先.他汀类药物的调脂外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24(1):4-7.
  
  [3] 曾群英,麦炜颐,李玉杰,等.两种剂量辛伐他汀治疗115例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J].新医学,1999,30(11):631-633.
  
  [4] 李 媛,田文华,王 莉.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2):137-13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